时代呼唤再造中国创新文化的辉煌

时代呼唤再造中国创新文化的辉煌

  科技在中国的命运,是对创新与文化互动的一个最好的诠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的繁荣与起伏深刻影响着科技的发展,其中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许多成就至今还令我们感慨和赞叹。特别是我们的先哲在认识自然现象中归纳整理出来的整体视角、辩证思维、因地制宜等认识方法,不仅为我国天文学、医学、农学、工学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和方法基础,而且在今天仍然表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后现代性。从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辨,到汉代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再到宋明理学家的“万物一体”论,整体、和谐、统一的思维方式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过程。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正是得益于这一精深文化的滋养。当代科学已达到了一个分水岭,若要继续迅速进步,它们就必须统一起来,科学的融合可以开创一个新的复兴,这个复兴必须基于科学技术的整体观。这将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可能会重新获得其生命力。
  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封建帝制对人们的思想形成了强大禁锢,历代王朝对新兴产业和科技成果的出现也往往视而不见。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中庸、偏重实用的思维习性,与近代科学执着于理性和实证探讨,追求启蒙,实现大众理想、人格自律的模式虽然在目标上不完全相悖,但却是很不一样的思想传统,影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生与传播。明代以后,当局者还以妄自尊大的观念、大一统体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关闭了我国与世界交往的大门,中国与世界科技发展和工业革命失之交臂。正是因为在新科技知识和工业革命面前闭塞耳目、鲜有作为,造成了中国在工业文明发展中一直处于落后的局面,也饱尝到很多苦果。历史的教训令后人刻骨铭心,没齿难忘。
  今天,我们又面临着历史性的重大机遇。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预见到,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未来30—50年里世界科学技术会出现重大原始性创新突破。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将是发展最迅


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领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洁净高效能源和环境技术等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人类将继续拓展对宇宙空间、海洋、地球深部的研究探索,将更加注重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对物质世界本质的不懈探索和对数与形及其逻辑推演规律的研究,仍将是科学界最感兴趣的基本问题。未来科学技术很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脑与认知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乃至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领域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发生新的突破。现代科学和技术所引发的重大原始性创新导致的生产力根本变革,也必然导致全球生产关系的全面调整和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这种高速的变革,使得先进国家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能占据绝对的支配地位,后进国家不仅有后发优势,而且在某些领域还有可能具备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并产生突破。能否抓住这样的历史机遇,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次历史性挑战。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是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导引。比如,有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才有两汉农业文明的成熟;有了魏晋时代的思想解放,才有唐宋经济的繁荣;有了宋明理学和人性学说的矛盾冲撞,才有康乾盛世的歌舞升平。今天,突破传统文化中的相对僵化和保守,重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再造中国创新文化的辉煌,对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弘扬,都将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与一般生产性活动最大的不同在于,创造性活动及创造性成果的出现,更多地体现人们思想火花的迸发,这与文学、艺术等领域是相通的。特别是尖子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往往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的水平,就决定了一个研究集体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位置。重大科技项目的成功,关键也在于尖子人才的选拔和使用。特别是在当代创新活动中,人才的创造性意义和


决定性作用更加突出。在国家层次上,这些年来我们常常谈到硅谷的创新,谈到美国雄厚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实质上支撑硅谷乃至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世界各国的无数尖子人才。据了解,全世界科技移民的40%被吸引到了美国,在全美从事科学和工程项目工作的人员中有72%出生在发展中国家,目前仅在硅谷地区供职的中国科技人才就已超过10万人。 2001年我曾经参加过我国一个科研项目的验收,这个项目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我们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感到十分忧虑,因为参加这个项目的 90%博士已经到了国外。大家知道,项目的鉴定更多地意味着评论过去,而创造未来的很多人已经流失,项目的意义何在?怎么能不感到痛惜!
  认真分析我国人才流失的原因,我们不能不看到自身在管理理念上的落后,关键问题就在于重物轻人。一位华裔科学家在谈到中国的基础研究问题时,曾深有感触地说:国内有些研究单位十分重视研究设备的拥有和配置,他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实验设备和仪器,好像这些才是研究所的实力和水平。应当说他们重视的不是人才,而是设备。但是,即使是最先进的设备,几年以后也会变得不先进了。没有人才,即使有最先进的设备,也不会产生出什么像样的研究成果。国内一位电信领域的著名企业家也对我说,有的同志十分关注国有资产的流失,但在他们的企业里,国有资产主要就是测试仪器和设备,几年以后因更新换代将会变得一文不值,真正宝贵的资产就是企业内从事创新活动的人!美国微软的员工只有1.6万人,公司的固定资产也就是计算机、服务器以及一些房产,加起来不过几亿美元,但其市值已高达700多亿美元,其核心要素也就是拥有一批软件业的顶尖人才。因此,我们必须彻底转变“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作为科技工作的主线。
  第二,造就开放的科学环境。现代科学越来


越趋向于复杂和综合,许多重大科学成就的取得,往往都是来自于交叉和边缘学科。同时,科学与技术的互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都已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因此,以合作与竞争互动为特征的科学家群体,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主导性力量。如大家熟知的美国桑塔费研究所,从事复杂科学研究的这一团队不仅包括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物学学、计算机专家,还包括一些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哥本哈根学派、卡文迪许实验室、布尔巴基辩论会等等,也都体现了科学家集体的创造效应。几年前,我参观了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多媒体实验室,看到从事多媒体的研究人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哲学、心理学、宗教、儿童、艺术、生物、物理学方面的专家,真正搞计算机的并不多元化。每周几次的免费午餐会,往往出现激烈而友好的争论。看过以后,我确实相信,这种大跨度、多学科的撞击一定会产生创新的火花。在我国,封建文化传统的残余根深蒂固,小生产的影响仍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和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创新,门户主义、小团体主义和行会思想时有滋长。与国外学术活动非常频繁的情况相比,我国学术界闭塞现象还相当严重。部门与部门之间、研究所与大学之间、研究室与研究室之间、研究室内部不同科学家之间、课题组与课题组之间学术交流不多,跨领域、跨学科的交流更少。在当今大科学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已成主导的情形下,在科学研究国际化的趋势下,开放是创新的灵魂和源泉,对此我们切不可忘记。
  第三,倡导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科学思想。对真理的执著追求是决定原始性创新取得成功的精神条件,而怀疑和批判则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本出发点。科技事业的真谛在于追求真理。今天的科学春天,是布鲁诺、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无数科学家始终如一、执著企求、无私奉献迎来的。不断开放的环境,不断更新的知识,要求我们必须永远保持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这也是我国科研活


动面临的现实问题。一个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文化环境,对于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来说极为重要。由于知识更新加快,新一代人才从小学到大学、到研究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已更新几个轮回。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对在小生产条件下形成的对权威的崇拜会进一步弱化。过去那种做事、评价和决策最终取决于权威的习惯做法,应当让位于科学、民主的方式和机制。我们一定要营造一个平等竞争、推陈出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环境。
  我国科学界比较缺乏应有的批判精神,这与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中庸思想不能说没有一定的联系。我们的学者面对自己的导师、同行、学术前辈和学术权威,往往总是碍于情面,不具备应有的科学批判或学术批判意识。我们的科研项目几乎无一失败,并且往往总是“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等等,这不符合科学探索的客观规律。总之,当今不断开放的环境,不断更新的知识,要求我们必须永远保持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无论是大科学家还是刚刚步入科学殿堂的年青人,无论是科技管理者还是科研人员,在讨论科学问题上应当是完全平等的,特别是给青年科学家以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应当以权威压制人,以名望排挤人,以资历轻视人。
  第四,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燥习性。数学大师霍金在《果壳中的宇宙》一书中引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里的一句台词:“即使把我关在果壳里,仍然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这就是科学探索至尊至上的理想境界,是世界上所有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自由王国。相反的,如果没有耐得住寂寞的气度,没有超凡脱俗的冷静,就只能永远与科学无缘。当然,我们并不鼓励人们禁锢在科学的象牙塔里,但每一个迈入科学事业殿堂的人,首先要以科技人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不忘对科学真、善、美的追求,不应当把人文性与科学性分离甚至对立起来。因为只有把科学内化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才能有产生科学思想的热情和灵感。我们鼓励科技人员要有成就感,但要避免单纯追求名利;我们鼓


励和支持有管理才能的科学家担任领导干部,但要避免“学而优则仕”的倾向。如果过于追逐名利,甚至于对名利的追求超过了对科学的追求,科学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价值。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古今中外科学界的通性。比如,二战期间,美国数万名科学家放弃各自的研究偏好,主动投入到“曼哈顿计划”中。我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的研制中,也同样汇集了全国科技界精英,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人间奇迹。人们常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永远有自己的祖国。当今科技全球化趋势带给人们新的视野、新的理念,但国家利益的政治主张从来就没有过丝毫的减弱。对于每一个投身于科学事业的人们来说,爱国主义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永远都将是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不朽的内核。
  继承和发展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为人类文明做出过灿烂的贡献,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优秀文化结晶。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和国家面向新世纪、面向全球化所做出的重要战略抉择,关系到国家昌盛和民族兴衰。在这史无前例的征程当中,我们要历经一个又一个未知的挑战和困难,迫切需要我们在创新战略方面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在创新文化方面有一个大的突破。我们既要有秉承先辈精髓的民族自信,又要有与时俱进、海纳百川的开化气魄。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国当代科技界的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