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推动人类文明

  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文化的进步必然包容当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当代的科技创新在与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和主动的角色。
  先进生产力的出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总要寻找它的落脚点,而且往往在最适宜的文化环境里实现突破。一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不仅影响科技知识和成果的出现,更会影响到科学知识的传播以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的转化。工业化的历程告诉我们:越是创新活跃的地方,就越容易形成产业革命的广阔舞台,越容易形成创新集群以及各类资源汇聚的经济中心;一旦创新活力丧失,就面临着在竞争中出局的危险。十八世纪以来,世界的科学中心和工业重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强弱转换的结果,其中无不包含着深厚文化的根由。
  ──英国是借助工业革命崛起的第一个国家。十七、十八世纪,那里有较为宽松的宗教背景,有培根、莎士比亚等人推波助澜的人文主义思潮,为牛顿、胡克、波义耳等科学家们进行自由的科学探索并提出有创见的理论提供了优越环境。海上贸易的扩大使先进的市场意识、商贸手段大行其道,为纺织机、蒸汽机等技术的发明和产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科学大师与企业家的竞相辈出,造就了英国当时的世界科学中心和产业贸易中心地位。但在此后,由于绝大多数科学探索活动封闭在皇家学会的小团体里,学术与生产相对脱节,导致英国的科学及工业技术逐渐丧失了早期的领先优势。
  ──德国的科学发展得益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横扫欧洲的启蒙运动,以及康德、黑格尔等思想家对科学方法的总结和传播,也得益于歌德、席勒等人领导的浪漫主义运动。在十九世纪,德国科学家将大学教育与专业研究室结合起来,为学院文化注入了创新要素,大批青年人才有机会直接参与科学前


沿的探索活动。这一模式催生了现代大学和研究开发机构,开辟了优化小环境、培养创新人才的先河。从这里走出的一大批人才成为德国崛起的重要力量。德国实现了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和生产体制的变革,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并在有机化学和煤化学研究方面有所超越,发展了合成化学工业,使之成为重要的出口工业,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突破口。1875年左右,世界科技中心由英国转移到德国。1895年前后,德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英国。但是科学的繁荣不代表强大,到后来,德国科学也饱受人种优异论、法西斯政治等极端主义的摧残,两次大战彻底改变了德国的命运和德国人的心态。
  ──美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是文化与创新互动的结果。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这决定了其文化的包容性,反过来又变成了文化促进创新的重要条件。开放性的移民文化为各种文化观念的撞击创造了条件;人们在竞争、迁徙中形成的实用主义思想观念,导致了更加重视策略、看重效果的行为模式。因此,以市场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探索管理机制的创新在美国都得到鼓励。上个世纪初,许多技术发明并不是发生在美国,却在美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产业化,如内燃机和电力的普及带动了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美国较早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科学管理,高生产率和便宜的商品是美国经济崛起于世界的有力武器。美国企业还较早地将研究开发机构纳入企业,并且成为企业的核心部门,解决了科研和生产的对接问题。在美国,“大科学”和开放式研究机构的形成,使科技与经济、政治、社会,特别是由于美国地位变化所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风险投资不管其源于何处,在美国可得到最快的发展,成功地实现了金融、投资和科技成果、人才的有效结合。二战后至今,虽然不断受到其它工业化国家的挑战,但美国在主要高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从后进国家追赶并超越先进国家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后发国家都是以科技进步为经济发


展的动力。可这里同样也出现了“李约瑟式” 的问题:为什么新的工业革命不是发生在初始科技和经济领先的国家而是在别的国度?我们还可以深入追问:同样是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科技创新会有不同的结果?有很多学者对这类问题做了深入分析,众多结论都直指文化环境这一潜在的、深层次的因素。大家公认,现成的以及正在形成的文化可以从观念、制度、方法、习性、价值多个层面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起阻碍作用的。所以,一个社会越是希望科学技术健康发展,越是希望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走向成功,就越应该关注如何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