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创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人类在迎接新挑战、解决新的矛盾或问题时,必然要对旧生产力、旧的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创新文化是指人们在创新活动中的文化实践,也包括相应的实践成果,包括在思想观念、认知方法、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制度模式等方面的转变或提升。创新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侧面;它即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或制约创新过程,又作为一种渗透到创新主体的潜在因素,影响创新者的行为和表达。在当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各国政府可以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手段来保护本国的商品,来抵制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流动,但唯一没有办法控制流动的就是人才。这种争夺既是基于优越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更是基于和谐、宽松的文化环境。我们认为,创新文化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创新文化建设必须在体制机制、文化环境、价值观念等几方面,下大气做扎实的工作。同时创新文化建设还要融入社会整体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中,以及文化创新的整体实践中。为此,我们应当深入贯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把吸引、发现和培养一大批尖子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倡导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加快建立有利于激发和释放创新活力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科技发展以跟踪模仿为主到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
  第一,加快建立开放的科研机制和宽松的科研环境。当代科学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综合和相互渗透。这种趋势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学科、新的领域。这些新的学科领域正是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竞争最激烈、最能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在这种情形下,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科学文化环境对科技的发展极为重要。未来一个时期,解决开放的问题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将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要努力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壁垒,摒弃“山头主义”式的管理构架;在科研机构实施聘任制,建立公正、公平和透明的选聘机制,真正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选拔尖子人才;制定鼓励政策,


以加强和促进科技系统内部的开放,包括研究人员之间的开放,专业领域之间的开放,研究机构之间的开放,以及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开放。要大幅度加强科技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技计划和科学工程;欢迎国外科学家参与中国的科技计划;鼓励科学家到国际学术组织当中担任职务,鼓励把国际学术机构的办事机构设在中国。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要为科学家创造良好宽松的科研环境,鼓励科学家自由选题和探索”;“中国政府支持科学家在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的结合上开展基础研究,尊重科学家独特的敏感和创造精神,鼓励他们进行‘好奇心驱动的研究'”。这为我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指明的方向。自然科学的发现与发明,从来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科学研究面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各方面的复杂问题,选题的多样性、发散性是必然的。而且由于科学探索所特有的不确定性和非共识性,“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我们应当更多地注意自由选题,给从事前沿探索的人以更宽松的环境,并且在竞争的基础上,不仅对项目,也对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给予稳定的支持。
  第二,确立公平竞争的机制。通过近一个时期的探讨,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创新体系和管理机制,应当本着“开放、流动、公平、竞争”的思路进行构建。国家将促进各类创新机构在开放的条件下加强能力建设,在流动的前提下加强资源配置,在公平的环境下鼓励参与,在竞争的基础上择优选拔和支持。不断开放的环境,不断更新的知识,要求我们必须永远保持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小人物和青年人的创新灵感。在科学研究中,一些具有很强学术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小项目,常常能够对科学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据有关资料分析,20世纪中后期,美国基础研究中的重大科学成就,75%来自于不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小项目,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也大都来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不单是一种现象,而且有可能是一个


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我们要使那些有独立思考、独创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进入我们的视野。几万元、十几万元的支持经费,有可能使他们步入科学殿堂,孕育出伟大的科学家。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民主精神,鼓励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不要求全责备。要鼓励年轻人敢于探索,敢于提出新观点,敢于面对失败。实际上,创新活动不可能有 100%的成功率,科学探索也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失败者。我们要引导科技界认同和接受这样一条铁律。
  第三,改革科技评价机制。科技评价问题既是一个管理操作问题,也是一个文化建设问题。我国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存在一定弊端,突出表现在为减少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不重视新人的原始性创新,将很容易导致创新思想受到扼制,使得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处于创新思维最活跃时期的年轻人往往难以脱颖而出。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壮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们更要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创新目标,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为社会和科技界公认的科学评价体系。比如,要对创新性强的小项目、非共识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对高技术研究成果的评价,要从以发表论文数量和水平为主转变为以获得发明专利为主,鼓励科技人员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回报;注重对于科技人员个人或团队素质、能力和研究水平的评价,注重研究人员对创新实际贡献的评价,改变现行奖励制度中按照科研人员排序进行奖励的做法,以利于推动形成研究团队,促进科学家之间的协作;建立国际同行评议专家库,邀请国外专家参与评审。重要项目聘请国外专家参加评估,以便选准具有国际科学前沿和创新性的课题,提高立项评估的公正性;加强对评估过程的监督,积极探索建立评审专家信誉制度,扩大评估活动的公开化程度和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减少各种不正之风和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当前要特别针对科技界的学术浮燥、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切实解决科技评价中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


尊重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使科技评价不仅关注直接的、近期的和显性的价值,更要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形态。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言:“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我们相信,在这种氛围下,一定会有更多的学人能够集中精力于科学本身,能够耐得住孤寂的煎熬。
  第四,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这是目前我国创新体系中较为薄弱的一个关键环节。大家知道,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与国际水准相接近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要让我们的科研人员超越国际先进水平是难以想象的。事实上,正是由于我国科研基础条件的相对薄弱,许多科技人员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往往输在了起跑线上。同时,由于部门分割、体制封闭,我们在科研投入方面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也很突出,甚至有个别机构和专家学者垄断把持由国家财政投入所获得的科研设施和数据资源。比如,Modis卫星接收系统在美国共有16套,形成了覆盖全美的数据服务网,满足军民两用需求。英国、法国、德国等大部分欧洲国家均各有一套,通过共享也满足了需要。但在我国,目前已经购买了17套,仅在北京地区就有8套,各部门、各地区还有80套的购买计划,重复分散现象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加快建立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有效的共享机制十分迫切和必要。我们将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府支持科学技术发展、扩大公共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着力于营造有利于科学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并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那些“小人物”们提供更多公平参与的机会。
  第五,强化对全社会的科学普及机制。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科技进步的两个基本体现,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创新”为“普及”明确方向,丰富内容;没有创新,将无所普及。“普及”是“创新”的基础和目的;没有广泛的普及,民众对科技将失去兴趣,创新将得不到社会的支持。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实际上,科学普及的内在价值远远超出科技应用


的范畴,它所蕴藏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将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奠定最广泛、最坚实的社会人文基础。科学普及可以带动整个民族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激发人们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和尊重科学、崇尚理性、实事求是的价值观念。所以我们要求把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都与科技普及密切结合起来;整个科技界都要明确地把科技普及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和职责,努力破除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迷信,揭去科学技术的神秘面纱,使科学技术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从神坛上走下来,走进民众、走向社会,确保科技发展始终为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在创新文化建设中,敢于跨越、敢于争先的民族自信心不可或缺。我始终认为,民族自信心是一个民族强大的潜在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在正确思想的引导和相适宜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总结“两弹一星”的经验,一是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在研制“两弹一星”中,我们的科学家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民族自信心、极大的勇气和魄力。今天大家谈“两弹一星”已是司空见惯,但是回到四十多年前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在当时经济和科技十分落后的发展水平下,我们的科学家有这样的勇气是何等不易!今天我们的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经济、科技、教育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完全有条件能够把原始性创新工作做得更好,能够把前人,把外国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做得更好。一个民族只有树立了自信心、自豪感,才是主体意识健全的民族,才能在多极化的全球格局中有所作为,才能为民族、为国家争得自己应有的地位。
  同志们:一个民族在科技方面的作为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命运。这在过去是如此,在今天和将来也都是如此。创新文化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源源不断地输出有竞争力的人才和成果的温床。在当今原始性创新已成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核心的年代,在知识产权已成为重要财富源泉的年代,在人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的年代,构建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这已成为一个民族决胜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我们科技界乃至全社会都应充分认识创新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积极参与创新文化的建设,谱写华夏文明新世纪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