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减法思维模式

杂交水稻——减法思维模式
□思维情境

 

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雄蕊、雌蕊都在一朵花里面,雌雄同株,没有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小到细菌,大到人,近亲繁殖的结果是种群的退化。但是水稻因为花小,其杂交是当时公认的世界难题。袁隆平不信这个邪,他突发灵感:专门培养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雄花退化的雄性不育系,没有自己的花粉,这样不就可以做到杂种优势吗?功夫不负有心人,1972年,袁隆平的学生李必湖在海南发现一野生的雄性不育系水稻“野败”,杂交水稻的研究之路便豁然开朗了。

(摘编自《赤子》2004年10月)

 

□思维原理

 

当事物以某种固定态势或完全要素存在的时候,我们不妨动用一下“减法思维”,打破原有态势的稳定结构,减去某种构成要素,使旧有事物的属性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思维过程,正体现了“减法思维”的特殊功用。水稻“雌雄同株”似乎已成固定态势和完全要素,袁隆平院长所突发出的灵感之光,实际上是“减法思维”的闪动:打破雌雄并立的固定态势,减去其中的雄性要素,使水稻也能异体杂交。他成功了,功在他的“减法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在生活中也常会应用,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

 

□思维启迪

 

正向:“减法思维”是摆脱思维定势、寻求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反向:“减法思维”有时会限制“加法思维”的作用,形成新的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