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幸福——互补思维模式

认知幸福——互补思维模式
□思维情境

 

    一家报纸开展“什么是幸福”的调查活动,该报记者随机采访了街上的行人,下面是他们的回答。

    “有钱就是幸福。”一个悠闲的穷人说。

    “有闲就是幸福。”一个匆忙的富人说。

    “有工作就是幸福。”一个下岗工人说。

    “不上班就是幸福。”一个忙于工作的人说。

    “父母在就是幸福。”一个失去双亲的人说。

    “能看见东西就是幸福。”一个盲人说。

    “星期天妈妈能带我去公园玩就是幸福。”一个孩子说。

                  (改编自《广州日报》2005年1月9日)

 

□思维原理

 

    人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无奈:“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于是,人们自然会向往又有时间又有金钱的时刻,这种“向往”的想法我们称之为“互补思维”,即人们在拥有一个东西的时候,还会想拥有另一个东西。或者说人们在拥有某个东西的时候,还会觊觎或渴望与之相对的、还不拥有的东西。悠闲的穷人没有钱,他拥有的只是贫穷,所以根据“互补思维”的原理,他一定会渴望拥有与贫穷相对的富裕。“互补思维”的最大特点是“优势互补”,思维结果是通过“互补思维”,以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反之亦然,而形成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和驾御。比如,创业团队是企业创立发展乃至成功长大的核心因素,也是一个公司人力资源的核心。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建立优势互补、专业能力完美搭配的“异质性”创业团队是保持创业团队稳定的关键。在创建一个团队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相互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考虑成员之间的知识、资源、能力或技术上的互补性,充分发挥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优势。成员的知识结构越合理,创业的成功性越大,这种互补将会有助于强化团队成员间彼此的合作。

 

□思维启迪

 

正向:“互补思维”表明,有差异才有互补,因此它的功能在于让个体生出飞翔的双翅。

反向:“互

补思维”也制造思维的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