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营销人才稀缺为什么

音像营销人才稀缺为什么

“什么样的产品应摆在前面,什么样的产品应实行低价策略……音像产品的营销是一门跨领域的学问,它需要复合型的人才。然而,现在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音像行业发展的瓶颈。”5月20日召开的全国音像连锁经营座谈会上,多家音像经营单位的掌门人对音像营销人才的稀缺问题忧心忡忡。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对文化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大。顺应这一形势,许许多多的年轻学子将目光转向了文艺类院校,而相应的在高等院校中,不仅文艺类院校大量扩招,许多原先并不涉及文化艺术领域的院校也纷纷涉足文化艺术教育领域。
然而,在当前文化艺术教育整体发展的同时,也明显存在着“冷热不均”的现象。绝大多数报考文化艺术专业的学生,都把眼光投向了比较“风光”的艺术创作类专业。比如2004年,北京电影学院的报考人数达到破纪录的1.8万人次,其中报考表演系的就有8000人。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考生中关注文化管理、文化经营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院校在专业设立方面,更多的也是关注艺术创作类。除传媒经济等少数专业已经开始逐渐走向正规化外,文化经营人才的培养从整体而言,仍然缺乏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培养的层次也比较低。比如,在演出经纪、艺术品营销等诸多领域,除中央戏曲学院、南京大学等开设了具有针对性的本科专业外,以培训为主要形式的“应急式”教育仍然占了绝对的比例。而对于音像行业而言,这种“应急式培训”则成了所能看到的全部教育形式,作为一个行业,它尚未进入教育者的视野之中,更不要说细分为“音像制品营销”、“音像制品推广”等更多门类了。
造成这种“冷热不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却又基数较小的特点不无关系,发展迅猛使得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更显得较为有限,而基数较小,又使得社会对这一产业的价值认识不足;现有的文化艺术类教育比较浮躁,许多年


轻人把艺术创作当成实现人生价值的“捷径”,而许多院校也从经济效益出发,急功近利地对待文艺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再就是许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是脱节的,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不太容易迅速地反射到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对于这些问题,单凭市场自身的作用恐怕缓不济急,有待包括音像经营企业在内需要大量文化经营人才的单位与教育机构加强沟通,互递信息。文化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将与教育部门协调,共同解决文化经营人才的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