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树上长的蔬菜

    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的西股村是远出色名的燕子村,每天,燕子在村子上空自在飞舞,这里每家屋檐下少说都有几个燕子窝。

  西股村村民:“燕子特别多,他们都说我们是燕子村嘛,一家屋檐下有十九窝、二十窝的。”

  记者:“这有四个窝。每个角上都有,飞出来了。 里边还有啊,还有好几个。你看那有只燕子在里边。 那有燕子。”

  记者:“这些燕子在你们家多长时间了。”

  西股村村民:“从小时分就在我们这里。”

  记者:“不时就在你们家,往常用管他们吗?”

  西股村村民:“也管它们,它们抱出小鸟来,一旦要是掉上去,我们给他扶上去。”

  在这里,人与燕子就这样不时谐和相处,但是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燕子竟和村子里的一个产业发生了联络 。

  王坟镇的西股村盛产香椿, 2008年5月10号,记者离开这里采访时,西股村村主任吉文章正在教几个年轻人如何采摘香椿芽。

  西股村村主任 吉永章:“你像这个树你知道怎样掰吗,掰掉这个,可以再掰掉这个,留个小芽,还能活。你要全部掰掉,全部掰掉就死掉了,知道了。”

  大家如今掰的是二茬香椿,二茬香椿冒出来的枝芽较多,假设掰的时分不留意,有能够影响明年的收成。

  吉凤:“这个中央是正头,从边上冒出来就是二茬,二茬最多能冒多少?冒好多呢,全部都冒出来能冒十来个呢?”

  记者:“全部都掰光了呢?”

  吉凤:“全掰光了这个树就像这个一样就干了,就干了,就明年再不冒了,就死了。”

  王坟镇西股村种香椿的时间不短,掰二茬却是近几年的事。

  香椿芽,被称为“树上蔬菜”,西股村的祖辈就有种香椿的传统,那时只是房前屋后大批种植,不时没有构成规模。

  吉永章主任:“那时很少,就房前屋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吃,送亲戚冤家。”

  西股村山区资源丰厚,1999年,村主任吉永章去寿光蔬菜市场调查,发现那里香椿卖得很好,就鼓舞村民应用荒山开展


香椿种植。

  吉主任:“全是荒山,如今都变成香椿树了,村里出了政策,谁开的,一分钱不收,还绿化了荒山。”

  以前老百姓房前屋后种的都是这种大香椿树,这些大树高有一二十米,以往掰起香椿芽来十分费事。

  记者:“以前怎样摘? ”

  吉凤:“使钩子,搭梯子,爬到树上去。”

  李作彪家里原先就有二十几棵大香椿树,村里召唤大家上山种树后,他就揣摩着假设把大树变矮一点,掰起芽不就方便了。

  李作彪:“这个树上的种子是不是能出啊?把它种在地里做个实验试试。”

  第二年春天,李作彪种在地里的种子全部长成了小树苗,李作彪把它们全部移植到了山上。李作彪活期对小树停止修剪,把树的高度控制在2米左右,这样不但采摘方便,还添加了产量。

  李作彪:“大树变小树以后,你像这棵树不超越2米多,采摘的时分很省劲的,掰过去以后把这个一掰就可以了,很省劲的。”

  马家梢村村民 马一军:“一高了就可钏棘分出的芽也就多了,芽多了采的叶也就多了。”

  李作彪的实验成功后,大家都学他上山种了小树,如今西股村的香椿面积曾经开展到一万多亩,并且带动了全镇的香椿种植,户均支出3千多元。

  村民:“大户就支出7、8千元,就一个时节。”

  李义兴2002年末尾上山种小树,那时大家只掰一茬香椿,一个月上去能赚了个2、3千元。李义兴发现,在一茬的香椿掰完一个星期 后,边上又冒出了一些新的香椿芽, 他想能不能再采一次呢?

  李义兴:“市场大,头茬完了,你要把二茬掰上去,你还要继续挣钱。”

  过去由于大树很高,老百姓很少掰二茬香椿,如今大家又怕掰了小树上的二茬,对树有影响,所以没人敢掰。

  李义兴:“都不敢掰,为什么怕把树掰了到时分太阳一晒就晒死了。”

  李义兴决议冒一次险,他从一局部小树上掰了100多斤二茬香椿芽,连夜送到了青岛市场。

  李义兴:“夜里两、三点末尾卖,不等天


亮,全部批发光了。

  他们反而喜欢二茬,二茬生临时短、嫩,头茬气温低。”

  二茬的香椿芽相比头茬肉厚,但由于长出来的时分气温曾经降低,生临时短,所以也很鲜嫩。

  这个颜色好、嫩、肥、根粗,这个如今就是2.5元左右,刚末尾时7、8元。”

  西股村村民 李霞:“青岛人说我们香椿小时分是个美人,长大了老了还是个美人。”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

  李霞:“他们说我们香椿好吃。”

  看到李义兴掰二茬能卖钱,一般胆小的村民也跟着掰了二茬,到了第二年,那些掰了二茬的小树都没有死,张望的村民也末尾担忧肠掰二茬香椿了。

  记者:“刚末尾还不敢掰是吧!”

  吉孟庆:“是。怕掰以后树不行,有阻碍,后来怎样敢掰了,有掰的,掰掰试试。”

  记者:“如今掰了二茬以后比以前能多收多少钱?”

  吉孟庆:“多收1/3”

  二茬香椿的产量要比头茬大,自大掰了二茬香椿芽,农民的采收时间延伸了半个月,支出也添加了,从清明节不时掰到五月下旬,一个半月的时间,王坟镇的老百姓就能掰出6、7百万元来。

  村民 吉孟龙:“二茬比头茬量还要大,能冷静分之一。”

  种植量大了,加上生态环境好,西股的香椿在外也有了名望,吸引了各地经销商前来收买,大家想到应该给香椿注册一个品牌,这时人们想起了村里的燕子。

  西股村村民 不祥田:“燕子吃虫,燕子多虫子就少。”

  李义兴:“香椿和燕子相反相成。”

  2004年,西股村村委会注册了西股香椿和燕子村香椿两个商标,把燕子和香椿捆绑起来共同打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