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俞敏洪的内伤

     是出国潮带动了英语热,是英语考级成就了新东方,是俞敏洪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中国培训产业平地一声雷,因为业绩突出成功海外上市,因为上市成功不仅使俞敏洪成为中国“教师首富”,而且使新东方似乎从此天下太平,再无纷扰了。

    但是,上市,也是把双刃剑。就如同新东方一样,从来都是危机与希望并存,内忧与外患不已。最适合拿来与俞敏洪比喻的,是古
希腊神话中的“阿基里斯之踵”。因为脚后跟没有被冥河水浸泡,即使周身刀枪不入,但还是具有了明显的缺陷和天生的弱点——俞敏洪创业伊始,就遭遇了一种划时代的大是大非的诘难与拷问。可惜的是,他不能、没有和无法回答我们很多人也模棱两可的问题。

    产业化之虞:教育?还是培训?

    俞敏洪的头衔里有一个“教育家”的称谓。但实际上,他充其量是个“培训师”,因为学生海量,抑或可以称为“培训大师”。原因很简单,他的“教育内容”是技能而非学术。于是,他做出的全部贡献并非“通过英语教育来提高国家的软实力”。于是,他的新东方就成了GRE、托福、雅思这些“中国高教成果收割机”的“辅机”。

    教育者,教养化育也。在新东方,尽管俞敏洪反复地强调要建立“非功利”的“有点高尚”理想主义的新架构,但是,高尚的价值追求和理想的献身精神就总是与新东方无缘。这是因为,俞敏洪本人就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好学生”,而他创业的初始动机也并不“远大”,这种“胎”里带来的先天不足,是新东方“闹待遇”、“分钱不均”等等“没文化”现象在险象环生中将俞敏洪拖入更深的泥潭的“病理”。

    于是,就像当年孔子因为收了学生的肉干(学费)而使得人们指责他的教育家 DNA不纯一样,俞敏洪难以逾越的,是教育的商业化悖论——俞敏洪曾表示想把新东方办成中国最好的私立大学,对呆板的中国教育体制做个补充。在他心目中,私立大学“代表了很高的办学境界和理念”,但他不会不知道主流的私立大学都是非赢利的,从哈佛、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


、普林斯顿到MIT……更不可能是上市公司。据统计,美国非赢利和赢利性质的私立高校分别为2307所和2584所。赢利性高校的学术贡献与非赢利性高校根本没有可比性。而这个没有钱就一天也玩不转的新东方,能够教养化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吗?能够锻炼和考验出一个杰出的教育家团队吗?能够成为名垂青史的教育大家吗?

    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已经进行了很久,尘埃尚未落定。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如果将我们的教育真的推向市场,真的以效益论成败,真的以功利论英雄,那就真的是教育的莫大悲哀了。

    而如果教育不做大手术,不从指导思想上进行彻底的改变,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教改方向和教育自身发展等问题上还是难以自拔,无法走出困境。一句话,如果中国教育改革到位,根本就不会给新东方这样的培训机构造成机会。而如果新东方在应运而生中走得这么远,它已经对中国的培训产业做出了贡献。

    被混淆的,是俞敏洪自己没有弄清楚的一个界限:培训与教育,是两回事。尽管培训根植于教育,但新东方真正做的,从头至尾都是培训而非教育。前者,给人以技能;后者,是教人做人的。

    被割裂的,是教育本身一直也没有解决好的一个矛盾。在中国这样一个重修养(道德)而轻技术的传统文化作用下,从古到今都没有摆正关于技能与修养的关系,正像我们仍在赚钱与理想中间骑墙一样。所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饱学之士,就与正直无邪的寒士划了几千年的等号;所以,这个在利润滚动下隆隆驶来的新东方快车“谋杀”了俞敏洪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