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创业 除了激情还需什么?

“海归”创业 除了热情还需什么?
 明天开幕的科博会上,一场名为“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及国际科技项目交流会”吸引了不少“海归”创业者的眼球。为了促使高新技术落户北京,也为了吸引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主办方为近200名参会“海归”和150多复杂位的300多名代表布置了专场洽谈会。

在诺大的会场上,记者却发现了一个幽默的现象:设置在最后几排的国际投资公司展台门庭若市,美不胜收,不少国际中小企业代表排着队,神采飞扬地推销着自己的企业及产品。可与之构成对比的是,本该“唱主角”的海外留学人员代表团展台前却显得有些热闹。

    来自荷兰的刘颐博士是第一次参与科博会,她带来了有关医药的项目。几个民营企业代表下去,第一句话就直奔效益主题:“你的项目多长时间能有报答?”对方听到回答“三到五年”后,随即扭头就走。

    与刘博士有异样境遇的大有人在。虽然被布置在会场前五排,但许多留学代表区域却是门可罗雀。有的代表无事可做,末尾相互聊天;有的甚至干脆离去,留下一张空旷荡荡的展桌。

    如何使高科技项目

    不再“曲高和寡”?

    “中国卖出八亿件衬衫才干出口一架空客380”,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的这句话让参会代表翟红波浮光掠影。

    如何更快地使“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发明”?作为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协会秘书长,翟红波向记者反映了“海归”创业者共同的困惑:高科技项目谁来投资?

     私营中小企业追求短、平、快;银行存款需求抵押;国度虽为海外留学人员大开免税等政策上的优惠和方便之门,但是“万事扫尾难”,假设团体创业连启动资金都难以筹集,又何谈免税?“虽然我们有很好的创意和浓重的兴味,但由于启动资金较高,企业、银行大都不情愿介入”。

    症结在哪?翟红波以为,中国风险投资的观念亟待改动。他说,风险投资就应该关注有潜力但未成熟的朝阳产业,而在我国,风险投资投入时间太晚。国外很多公司则依照国际惯例,经过参与企业管理来停止风险控制。除了


风险投资环境的树立,他以为,国度还应该无看法地停止倾向性的引导和鼓舞。

    如何使供需双方完成最有效“对接”?

    “‘海归’创业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沟通和了解”,这是中国旅美科协工程学会副会长季鹰博士给记者的答案。

    由于海外留学人员带来的多是高科技项目,哪些项目好,哪些项目有出路,很多投资方对某些专业范围不甚了解,让资金、市场和科研人员之间出现了断档。

    “这种交流会缺乏中间的人才”,季鹰以为,除了政府行政力气的推进外,还需求专业人士的介入、认可和评价。

     高科技项目进入市场呼唤“伯乐”,季鹰建议,政府树立专家库,引进更多的专家深化接洽,而不是让海外科技人员破费少量的精神去做普及、宣传的任务。同时,政策鼓舞也应该谨防平均化,“必需以专业为龙头,约请跨盛甚至跨国的同行专家搭建协作单位、投资方和市场的沟通桥梁”。

    相似这种综合性的洽谈会着实激起了“海归”的创业兴味和热情。翟红波也以为,在洽谈会的设置上应分得更精、更细,例如把IT、生物医药等分门别类展现,并做成引荐会的方式,从而促进供需双方更快、更有效地“对接”。

    如何使市场的游戏规则更规范?

    据了解,北京市至今共约请了近400名携带高新技术项目的海外留学人员与1000多家国际企业停止了详细项目洽谈活动和留学人才招聘。

    但是热情之余,“海归”们也有顾忌:如何防止自己的技术被合法“拷贝”?

    有一般海外留学人员遭遇了这样的效果:与企业协作初期,双方很愉快;可当企业取得技术后,便翻脸无情,将技术投入方“一脚蹬开”;或许以公司破产方式,重整旗鼓,堂而皇之地对科技项目停止剽窃。

    “我们呼唤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呼唤对企业股东合法权益的尊重;同时,政府应该为海归开拓特定的申诉渠道。”翟红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