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创业需找准沙滩和时机

海归创业需找准沙滩和时机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态势喜人。根据“之华媒体”的报道,面对这块充满活力的巨大市场,大批海归创业者

海归创业需找准沙滩和时机
  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态势喜人。根据“之华媒体”的报道,面对这块充满活力的巨大市场,大批海归创业者纷纷回国寻求商机。海外教育背景、全球化经验赋予了他们在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
  尽管中国在全球享有“创业家友好型地区”的美誉,但正如古语所说,(在中国)一切皆有可能,但一切皆不容易。一系列关键性因素的组合才有可能推动创业者走向成功。毋庸置疑,海归人士熟悉中国,也了解外部世界;当“聪明地运用好两个世界的差异”转化为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时,海归创业者自然就领先了一步。
  万古科技即是这样一家海归人士创立的企业。作为一家人力资源软件提供商,万古科技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北京,并在上海、广州、成都和天津设有办事处。
  万古的合伙创始人之一崔琨曾经游学于欧洲和加拿大。他和合作伙伴发现一种在华跨国公司共同的“燃眉之急”,“由于各地法规的不同,中国拥有着最复杂的人事管理制度,”许多外国公司迅速意识到在华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严重的系统缺失问题,迫切需要“一项全球软件解决方案”。
  之后,万古成功开发出一套全新的e-HR系统,它能使客户的所有职能部门可以共享一个数据库,从而实现对薪酬管理和其他人力资源事务管理的有效系统性解决。
  万古逐渐赢得了一长串“耀眼”的客户名单:福特、丰田、GE医疗、飞利浦、NEC、礼来制药、诺华制药、中国电信……荣获2008年度“大中华区最佳e-HR品牌奖”的万古如今开始涉足于亚太地区的市场,已向印度、韩国和日本的客户提供软件解决方案。
  在未来,万古计划走向一个更加全球化的市场,崔琨相信,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高的定制化服务使得万古比起国外软件品牌显得更具优势。“在和跨国公司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积累起了其他国家的法规知识,例如在税务方面等;”崔琨说,“我们还能针对客户(软件)安全考虑提供咨询,在未来我们将致力于满足每个客户在特定方面的要求。”
  发现一个独特市场、并取得先行者地位是许多海归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另一个例证来自“去哪儿”(Qunar.com),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旅游搜索引擎网站。
  “去哪儿”由美国人戴福瑞(CEO)、中国人庄辰超(他曾在美国华盛顿供职于世界银行)以及马来西亚人Douglas Khoo在2005年合伙发起成立,它为中国的旅游者们提供了一种全新工具,消费者能对机票、酒店和旅游配套服务等进行实时的比价。
  “去哪儿”正是看好了在中国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一族所释放的巨大购买力。“旅游与人们的购买力息息相关,”“去哪儿”CEO戴福瑞解释道。全球经济危机中,来自中国消费者拉动的休闲旅游业在第三季度逆势上扬,“现在,大约三分之一的在线休闲旅游业务来自中国。”
  目前,“去哪儿”还无意提供双语的旅游搜索服务。戴福瑞相信,专注于中国市场能让“去哪儿”避免重蹈其他搜索引擎业者的覆辙,在他看来,后者由于摊子铺得太大反而最终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戴福瑞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洛杉矶人,经常往返于各个国际航班,深谙旅游业与奢侈消费的密切联系。目前,“去哪儿”单月访问量已经达到3500万人次。“我们的广告商既包括旅游业、也涉及非旅游行业。那些奢侈品牌广告商也非常觊觎我们的目标客户,”戴福瑞说,“这种营销上的交叉效应会带来巨大红利。 ”
  另一个致力于将企业资产的交叉效应最大化的人则是 “一嗨租车”创始人、CEO章瑞平。一嗨租车成立于上海,拥有50多个车型、总计超过4000辆轿车,提供从私人自驾、司机代驾到自助式租车的一系列服务——自助式租车类似于中国版的Zipcar服务模式——从而形成一种汽车的共享文化。
  2002年,美国汽车租赁巨头赫兹在中国市场铩羽而归,原因在于美国的租车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中国的商业环境与美国大相径庭……当时,信用卡交易和个人信用等都还不存在,”章瑞平解释道。
  如今,不仅网上交易变成日常生活稀疏平常的一部分,而且中国已经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10月份汽车销量同比上升了75.8%,达到了946,000辆。
  汽车销量的剧增虽然带动了汽车服务产业的发展,但在章瑞平看来,这种趋势对中国来说将是灾难性的。“看看中国的停车难、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等问题……比起美国70%的汽车保有率,中国的汽车保有率目前还只有4%。假如我们的汽车保有率扩大一倍或两倍,带来的社会和环境的后果将十分严重。”
  章认为中国的城市不适宜提倡一户两车。“我们的使命就是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
  他相信,在中国发展汽车租赁的条件已经成熟。人口密度高,交通工具的配置不平衡,转移车辆所需的人力在中国又相当廉价;其次,电子商务成为公司运营重要的一环(如今一嗨租车90%的订单都来自在线订单);又如,新推出的Zipcar服务模式又适逢GPS、智能手机和无线电的广泛应用……“现在正是将汽车共享概念付诸实践的最佳时机。”
  章瑞平在上海出生长大,后在美国生活了将近20年。创业前,章瑞平在美国创立了一家软件公司,专门从事地面运输车辆调度软件的开发工作。“了解汽车租赁业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如何避免在中国犯错误都是非常有益的经历……在未来10到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市场——我们现在正成为‘ 弄潮儿’,”章瑞平称。
  中国政府也日益重视不断壮大的海归群体。仅在上海一地,留学人员联合会预计到2010年该市的海归总人数将达到10万人。另外,中央和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切实推动海归回国创业——其中包括最高可达50万元的创业基金、免税条款、营业场地免租,等等。
  不仅有政府资助,许多海归创业者也是风投公司的宠儿。例如,“去哪儿”新近获得高达1500万美元的第三轮融资,由纪源投资领投,梅菲尔德基金、金沙江创投和特纳亚资本合伙参与,这笔资金将用于树立品牌、市场营销和业务拓展。
  还有很多海归创业者在中国获得了商业成功以外的尊享。“海归中有很多人富有国际经验和专业技术,而且他们对产业标准的制定、流程和和法律法规等都有很多心得,而这些正是目前中国亟需的,”中国经济网副总编谢宁说道,“因此,他们有着大量参与推动产业标准制定等议政机会,这也是吸引海归回国创业的因素。”
  虽然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海归创业者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回到国内,许多海归需要经受一次逆向的文化冲击,”一位在中国具有资深创投经验的人士Richard Cant说。“在中国,要使本地公司接受‘西方的观点和思维’依然不是一件容易事,哪怕带来这些观点和思维的是华人。那些在国外出生的华裔(例如俗称的ABC’s、CBC’s等)面临的挑战则更甚。”
  《中国创业者:来自40位国际创业先锋的经验之谈》一书的合着者安若丽(Laurie Underwood)说,对于中国的创业者,最好的办法是“在核心实践中坚持国际商业标准,同时又尽可能地去适应当地规则”。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范悦安(Juan A. Fernandez)也同意这一点,“中国并不是一个可以迅速学习和掌握的市场,有时候业务拓展极其缓慢,有时候却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在中国创业成功有哪些必要的因素?保持耐心,把握好事局进程的节奏,并随时准备好作出快速反应,同时还要保持一种平稳、积极的心态。”
  的确,中国并不合适那些遇到意外障碍便会血压骤升的人。在更多的情况下,许多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聪明的方式”得到解决。比如,万古科技不久将发布被称为“第三代e-HR系统”的产品,它本身主要的功能是为客户削减维护成本,并内置一种防盗版的设计,自然地就将自身知识产权很好地保护起来了——而对全球软件开发商而言,知识产权保护都是重要的关切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