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制约了中国企业创新

2010年12月,美国《新闻周刊》评出全球十大创新企业,微软凭借其革命性产品无线体感游戏手柄(Kinect)荣登榜首,苹果与谷歌则一如既往占据前几位。值得关注的

2010年12月,美国《新闻周刊》评出全球十大创新企业,微软凭借其革命性产品无线体感游戏手柄(Kinect)荣登榜首,苹果与谷歌则一如既往占据前几位。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HTC(宏达国际)、比亚迪、海尔首次登上榜单。
中国企业与《新闻周刊》及“创新”联系在一起,印象中这是第一次。在我看来,这份榜单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势必引发人们对创新的再度关注,并最终对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但是创新在中国,并未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观念。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创新还显得那么青涩。一个问题是:什么束缚了中国企业创新的步伐?
有人说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是中国人普遍缺乏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而这又可以归结为教育的失败。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中国有13亿人,却至今未培养出一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得者。
的确,教育的失败,是中国人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源。
创新是一个系统性社会工程,不是弥补一个两个短板就能解决的问题。宏大的命题可以交给专业人士去研究,我这里仅从企业的角度予以思考。
我认为,在回答“什么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创新”之前,应该首先搞明白“为什么要创新”——这涉及到创新原动力的问题。
对于“新”这个字,中国人并不陌生,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可谓日新月异,用一句唱词形容,那就是“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看不尽说不完的胜利消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小时候物质贫乏的记忆尚未散去,身边的新事物已经层出不穷。开汽车、住楼房,过去许多人想都没敢想,而今已是“ 司空见惯浑常事”;至于电脑、手机、数码相机这些潮人必备,亦是“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果谁有兴趣,可以清点一下身边有多少东东是最近20年才出现的,也许会有惊人的发现。可以这么讲,“新”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的主流方式,如果一个人身边没有5件以上近10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这个人基本上已经 OUT了。
新,其实就是创新,就是社会进步。
就企业而言,市场竞争归根到底不就是竞争谁更会创新吗?以大家都很关注的汽车市场为例,每年上市新车型都在百款以上。曾几何时,一款普桑就在中国畅销十几年,而今已成“黄鹤一去不复返”。在社会呈现出加速向前的态势之下,如果你不创新或者创新得比别人慢,你就有可能被人甩下,甚至淘汰出局。所以,创新考验的不仅是企业竞争能力,还有生存能力。为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
平心而论,当我们把中国企业放在全球市场的大背景下观察,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还很不足。
什么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创新?
首先是观念不足,“创新”至今并未成为深入人心的观念;其次是人才不足,作为创新担当者的高端人才依旧十分匮乏;再次是氛围不足,中国至今未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和社会氛围,侵犯知识产权的事情依旧屡见不鲜。
先说观念不足。“创新”常常和“创造”联系在一起,虽说我们曾经高喊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但是“人民”并未因此而创造出一个漂亮的世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创造”是一个政治概念,而非社会概念。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才发现“中国制造”与世界的差距,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才关注创新并检讨我们的发展战略。是遭遇了多次反倾销等不公正对待之后,我们才明白国际市场的竞争,不是比谁的产品更便宜,而是比谁的产品更优秀。
再说硬件不足。与创新观念不足高度关联的,是中国创新人才的严重匮乏。人才是创新的担当者,失去人才支撑创新就成了空话。目前,有远见的企业对高端研发人才争夺十分激烈,但是,由于人才总量不足,导致人才争夺战变成一些人频繁跳槽的表演。每每在这个时候,人们最痛恨的就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时至今日,虽有不少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有的号称“研究院”),但是,这种研发机构到底有多大的“含金量”,是否建立了配套的激励机制,仍是大大的问号。以我亲历为证,大多数中国企业的研发机构仍停留在“模仿和消化”阶段,鲜有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开发。正是因此,海尔、比亚迪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创新企业”才格外难能可贵。以大家最熟悉的海尔为例,其“双动力”洗衣机、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超静音洗衣机,均属于“原创型”产品,和其他企业以“ 追随型”产品为主迥然不同。正是这类产品,支撑起海尔全球领先的创新形象。
最后是创新环境不足。止于目前,中国仍未形成成熟、规范的创新氛围与机制,“山寨”比比皆是,侵权随处可见,鲜有人愿意为5年、10年之后的技术去付出,人们更愿意做的是投机取巧和立竿见影。遗憾的是,仍有人固执地认为,中国企业不应严格执行WTO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对于侵权最好睁只眼闭只眼视而不见。于是,中国始终陷在“竞争力不足——侵权——竞争力不足”的恶性循环中出不来。
只有创新才有竞争力,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这是中国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必须建立的观念。对于那些仍然沉醉于“营销崇拜”的企业来说,到了需要警醒的最后时刻。为什么总有企业上演盛极而衰?为什么我们的产品无法赢得国际市场的尊重?为什么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一切一切的答案,都在于创新能力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