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案例:劳模营销

        年近不惑之年的张行长,在银行工作了20年。凭着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好学上进、敬业爱岗多次获得各种荣誉,曾获得过“全国劳模”称号,这些光环在她的头上闪烁了许多年,她因此一步步走向领导岗位,成为一家分行的副行长。
  银行改制后,逐渐向市场化商业化迈进,很多人认为,单靠苦干加实干的老黄牛精神不足以适应现在的形势了。营销已成为银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她这个劳模的份量也看轻了,似乎劳模已经是一个过去式,在市场经济中如何更好地发展业务才是领导和员工最关注的。
  但是对于张行长来说,之所以成为劳模,不仅仅是行动上的,还有思维上的,她一向以自己活跃的思维为自豪,所以当旧的奶酪失去后,她没有一丝的恐慌。除了抓紧时间补上营销这一课外,她在具体操作中努力开拓思路。
  经过调查和观察,她发现,市场经济越发达,人们对诚信的需求越大。自己何不在“劳模”这个头衔上做做文章呢。于是她在自己的名片上,用加粗黑体字写上了“全国劳模”的字样,每当名片递出去后,都会引来第二次目光,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是要让客户在很短的时间里很快将自己记住。
  开始的时候,有些领导和员工不理解,认为她是搞个人主义,但时间不长,劳模效应就开始显现了,她拜访的客户,成功率达到80%以上。还有一些客户指定要到“劳模”所在的行开户。客户说:有劳模的银行让人放心,跟劳模打交道心里觉得踏实。
  一段时间后,大家没有异议了,不仅如此,只要跟张行长一起出去,大家都积极地“推销”这位劳模:“这是我们张行长,全国劳模呢。”员工们说:“跟着张行长出去,我们也多了几分自豪,好象自己也成了劳模,底气特足。”

【点评】经济越发达,社会对诚信度的要求越高。荣誉不仅仅是一本烫金的证书,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谁先意识到这一点,谁就会在营销中抢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