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技术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这是由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规律所决定的。但这丝毫不意味着高等学校在技术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无关紧要的,更不享味着高等学校培养工科学生 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相反,理工科院校承担着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光 荣任务,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高等学校工科招生人数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都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长。1996年招生人数已达36,7万,扩招后已突破40万。此外,我国工科在招生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在世界上一直是最高的,为35%以上,而美国仅为8%左右。但数量不等于质量,如果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大量工科毕业生进入企业之后,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的高等学校应当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努力探索培养未来工程师的有效途径。

  1.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精神。对于理工科院校来说,首先应当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不把学生看作消极的被管理的对象,不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具有创造潜能的主体,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让学生真正主动地、生动活泼施发展。在学校里如果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儿童,就会发现儿童的天性中蕴含着创造的潜能。他们在绘画和游戏中,在搭积木、堆沙土、玩泥巴的过程中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但是经过小学、中学、大学漫长的学校教育,在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下,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不是越来越旺盛而是变得越来越枯萎了。据某所工科院校从事数学教学改革的教师反映,当教学方法从注入式改为启发式,让学生大胆想象、推测一下数学推导的结果可能如何时,长期习惯于教师一步步推导的学生顿时感到手足无措起来,竞无人敢于发言。工科院校比较注重培养


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一言堂,课堂气氛显得过于机械和死板。长期如此,其后果必然造成学生智力上的被动性和依赖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发展,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根本无从谈起。

  2.在有条件的大学中应当营造文理工交叉的学术氛围。一个人的创造力和他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是有密切关系的。我国50年代受前苏联的影响实行院系调整以来,综合性的大学过少,单科性的大学过多,学生的知识固然学得很专深,但知识面却极为狭窄。学工科的学生理科基础很弱,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更为薄弱,加之缺乏法律、经贸、管理、环保等方面的知识,遂造成了学生“狭窄于专业”的现象。过去的专业设置又往往是根据部门、行业、工艺、产品划分的,因此学生学“机”的不懂“电”,学“电”的不懂“机”,这种现象又被称之为“专业的狭窄”。我国近年来专业目录的压缩和调整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样一种局面。看看我国老一辈的科技工作者,如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等,大多知识渊博,能吟诗作赋,文笔优美。为了培养大量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国际竞争需要的一流工程技术人才,在理工科院校特别是重点理工科院校,必须把营造文理工交叉的学术氛围作为培养工科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环境条件来抓。应鼓励实行学分制,以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完整性。应通过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把学科交叉的学术气氛烘托得浓浓的。因此,笔者认为,创造型人才与其说培养莫如说熏陶更为准确。至于一般工科院校,理科和社会人文科学力量较弱,但可以充分借鉴周边院校的教育资源解决。北京市学院路地区的十几所院校之间实行互相选课的办法,就有助于教育资源共享,有助于改变单科性院校的弊端。

  3.开设培养创造力的专门课程。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为工科学生开设创造学已坚持了多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有些学校为学生开设思维科学、创造力心理学


,科学方法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能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从某一学科如思维科学或心理学、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人的创造性思维其实并不神秘,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科技发展史上许许多多发明创造的生动事例都向人们揭示了创造性思维的奥秘。把创造性思维的规律很好地加以总结并有意识地传授给青年学生,就可以帮助他们在创造发明的崎岖道路上逐渐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4.专业教育、课堂教学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高等工程教育是工程领域的专业教育。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工程师,在学校里应当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由于工程的领域是极其广阔的,学生只能在某一个工程领域内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获得一技之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四化建设服务。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决不是要脱离专业教育去另搞一套。而是应当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工科学生的专业教育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所以,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也决不是要脱离课堂教学去另搞一套,而是应当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的。强调专业教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是当前工程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近年来,在高校进行的教学改革;如专业目录的调整、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加强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百、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改革都有利于对工科学生更好地实施工程教育、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要有所创新。同时还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只有到工矿企业中去,才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亲身体验生产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发现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因此,创新决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体现在教学、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其中,专业教育和课堂教学是主战场


、主渠道。不抓主战场、主渠道,就是舍本求末。在突出了主战场、主渠道的基础上,则应当提倡多样化、个性化。

  5.通过制度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的制度作为强有力的保证。发展高科技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时效性强、投入大、风险大等。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所以很容易产生新的创意、新的设计、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为了更好地挖掘、保护、扶植青年学生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必须从建立相关的制度着手。 (1)对那些确有发展前景的新创意、新设计、新产品,应允许持有专利的在校大学生办公司。如清华视美乐是我国第一家在校大学生组建的创业公司,核心技术是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经过8个月的攻关后,己取得生产许可证。该公司先是利用上海一百250万元风险投资起步,现在公司又获得了3000万元二期投资,将产品的全部知识产权卖给了著名家电企业澳柯玛集团。(2)未毕业的学生也可以自主创业,保留一定时间的学籍。保留学籍制度的实施,将激励那些敢于创新的学生脱颖而出,美国之所以能出现比尔·盖茨、戴尔这样的人物,是因为美国高等学校的管理制度灵活而有活力,只要有了制度的保证,中国的大学也可以涌现出这样的人物。但是,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这种措施本意在于为少数优秀学生提供一种创业的机会,而不能提升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因为学生的任务主要仍在于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3)建立大学生创新基地。这种作法类似于德国的发明人俱乐部,其宗旨在于让学生有一个交流创新思想,实现技术创新抱负的实体。每个学生或一组学生可以在研究课题申请报告得到批准后得到一笔鼓励经费。(4)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渠道。有经济实力的学校可以建立这样的基金会,也可以吸引国内甚至国际的企业对有发展前景的产品进行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