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获季节的意外之举

深圳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创新投)总裁陈玮已正式辞职,他将不再进入其它的政府背景的创投机构或外资机构,而是自己募集资金成立一只美元基金与一只人民币基金。

  “主要是为了个人价值的实现,现在筹备工作都在进行中。”陈玮表示。

  2002年,陈玮接替阚治东,出任创新投总裁。此外,陈玮还兼任中以基金合伙人、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会长。他所在的创新投是本土最大的创投公司,而且,正在迎来收获的季节。

  “陈玮离开创新投,对于一些人而言还不太理解,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离开深圳创新投那么大的机构?但实际上,政府创投难以挽留真正有才能的人,这必然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一位政府创投人士表示。

  机制不灵活

  创新投在2001-2004年连续被国内创投研究公司清科评为“中国前50家创业投资公司排名第一”,陈玮本人也被评选为2003年十佳本土创投。

  其在任时,深圳创新投所投资的同洲电子与潍柴动力等已分别在中小板与香港成功上市,其中同洲电子获得了约30倍的回报。

  在过去的几年中,创新投投资了不少项目,在许多人看来,收获的季节快到了,而作为负责人的陈玮却选择了离开,这正是一些人不太理解的。“政府创投的机制不好,致使报酬回报低是其自立门户的重要原因。”一位了解他的人士这样表示。

  陈玮也对本刊记者表示,“政府创投的机制确实不灵活,现在世界通用的都是有限合伙制,这必然是一个方向。”

  “通常政府创投的薪资,视地方不同有区别,做得级别高的有10-30万元年薪。但假如在外资创投,一个普通投资经理就有约20-30万元的年薪,还有分成。”上述政府创投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深圳创新投的激励模式为:个人约2%左右,通常盈利的8%是由公司员工整体来分配,在外资创投中则是20%的收益作为提成,由少数几位合伙人分配大部分收益,两相比较差距很大。而且,加上国内的征税之后,个人实际拿到


手里的比起外资创投差距更为悬殊。即使是像软银亚洲这样知名的外资基金,其总裁阎焱领导的团队在获得足够实力后也自立门户,并将软银亚洲更名为软银赛富。

  另外,“政府作为出资者无疑会对投资有自己的意见,很多地方政府创投只答应投向本地的企业,不以经济回报为导向,深圳创新投好一点,政府对于地域投向方面没太多限制,但无疑地,政府会对项目的投资有许多影响,使投资决策不灵活,而自己募基金就好很多。”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介绍说。

  比如,“投资的项目超过了一定的额度都必须要深圳国资委的审批。”创新投的一位人士称。

  中国创投业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世界各地的钱都在寻找去往中国的渠道。

  。 。 。 。 陈玮在海外有熟络的人脉,之前首家韩国创投基金与国内晨达创投的合作,便是陈玮介绍而谈成的。

  “假如有合适的机会,我们也会考虑去自己募钱,以后从政府创投出来的人明显会越来越多。”上述政府创投人士羡慕地说道。

  陈玮曾在兰州商学院做过15年会计老师,1999年从荷兰国家商学院学成回国来到深圳。陈玮坦言:“自己一心想要打工,从未想过做企业负责人,机会和运气就把我一直推到现在。”常言久病成医,陈玮介绍创新投的经验是“久治成医”,“我们曾‘治死’太多‘‘病人’’,很多教训都是花钱买的,不是听来的。”

  陈玮在两个月前刚履新时接受媒体采访称,深圳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正在与日本软银集团旗下的一家香港上市公司——软银发展谈判合资成立创投治理公司。新公司有望在今年9月深圳高交会期间正式成立,公司正式名称为创新软库创业投资治理公司,合资规模为2亿元人民币,深创投占50%的股份。新公司将受托治理境内外的创投资金,形成一家合资的创业投资(基金)治理公司。

  在内地创业板迟迟未出来之前,深创投一直觊觎香港创业板。其中与软银的合作更是如虎添翼———软银发展与香港金惠投资公司互相交叉持股,后者是


香港的一家证券经纪公司,在投资退出方面优势在先。

  在深创投遴选、投资和培育的一批创新企业中,深创投接洽项目超过3000项,涉及投资金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项目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及其他创新行业分别占59%、19%、17%和5%。

  但就是这么一个巨大的王国,陈玮竟挂印而去。

  未来趋势

  实际上,政府创投机制不灵活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陈玮将成立的基金即采用有限合伙制。“假如要国内有投资经验、分析能力与市场观察能力和项目判定能力的人在行业有更好的个人发展,这就要给他们更高待遇。实现有限合伙,可以对治理团队中贡献大的人实施更好的奖励。”北京嘉富诚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锦桥表示。

  机制不灵活使得政府创投难以留住好的人才。不过,创投引导基金这种模式一直是陈玮所倡导的,“假如引导基金有合理的架构,而且觉得我们也不错,当然有合作的机会。”陈玮说。

  引导基金是指,一部分由政府出资,但是所签约的基金治理机构却是独立的,正在草拟中的《引导基金指引》中,相关条款既与国外接轨,基金治理机构除了收取约2%的治理费外,还可以拿到已归还本金后盈利部分的20%作为回报。

  作为这样的引导基金的治理机构也就是独立的治理团队,既不在体制内,也和在政府创投中的回报不是一个概念。

  现在一些地方已经成立了引导基金。2006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组建“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为10亿元;2006年9月,北京市海淀区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06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正式启动,规模为 10亿元;今年3月中关村也成立了逾5亿元的引导基金。

  “原有的政府创投形式或将没落,可以预期,一些优秀的人才将会自己出来募基金或者独立成立治理机构来操盘。”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不过,“想要自己募基金必须要在产业里有长期的积累,跟过去的业绩情况也相关,没有实力的人是难以进行此举的。”清科公司董事总经理康中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