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条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教育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开放的在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探求活动中自我积累和完善与发展的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了利用创设条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利用开放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里,学生的学习就会情绪高涨,对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高,因此,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创新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难激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因此,我们教师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去信任、尊重每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如在教学求“商的近似值”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计算:10.92÷6.2(保留二位小数)。教学时,我不作任何暗示,而是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尝试着完成。一般学生按照常规的计算方法思考,要保留二位小数,必须除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而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却打破了思维定势,别的同学还在进行计算,他们去很快说出了答案:商的近似值是7.6,我问他们是如何得出来的,他们回答说:他们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后,再通过比较余数是否达到除数的一半来判断是“四舍”还是“五入”,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老师“先入为主”的观念相约,利用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迸发出了创新的思维火花。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要束缚住学生的手脚,而应该让学生大胆思维探索,这样,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运用提示激励,使学生乐于创新。

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应用激励性语言,并适当进行提示,可以撩拔学生的创新欲望。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把一个长25厘米,宽10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锯成若干个小正方体,然后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求这个大正方体的


表面积。”

学生见了这题陷入了沉思。有的学生问,“老师,这个大正方体的棱长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求出它的表面积?”我没有下面回答学生的提问,而是要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我并提示学生,“将这个长方体锯成若干个小正方体,然后再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什么是原来长方体是相等的”

班级里登时活跃起来,有的学生提出:将长方体拼割成正方体后,体积是不变的,我对这个学生进行了表扬,并鼓励学生继续认真思考,同学们认真讨论,最后得出了答案:将长方体拼割成正方体后,体积是不变的,原来长方体的体积为:25×10×4=1000(立方厘米),因此可得,将这个长方体锯成若干个小正方体然后再拼成一个大正方体的体积也为1000立方厘米。而1000=10×10×10=10 3,因此可得,这个大正方体的棱长为10厘米,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则为:10×10×6=600(平方厘米)。

因此,我们教师如果能运用激励并加上适当的提示,不仅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还能联系学生创新的情感。

二、利用开放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创造性思维是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它不仅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而且能产生新奇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我们在小学教学实践中,提倡思路的多、新、奇、活,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1、让学生在“猜”中学习新、奇的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让学生大胆猜测、假设、提出一些预感性的想法,实现对事物的瞬间顿悟,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了“行程问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人从甲地出发,越过一座山到乙地去,整个路程共27千米,且都是上坡路和下坡路,共用了7小时,又知道他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每小时行4.5千米,照这样计算,他由原路从乙地返回甲地要用几小时?”

这题一般解法为:设从甲地去乙地时上山的时间为X掌上明小时,则得方程:


 3X+(7-X)×4.5=27

整理得:3X+31.5-4.5=27

解得:   X=3

即上山去时上山时间为3小时,下山时间则为:7-3=4(小时)。去时上山的路程为:3×3=9(千米);下山的路程为:4.5×4=18(千米)。因为他返回时,原来下山的路程改成了上山的路程,要用的时间为:18÷3=6(小时);原来上山的路程改成了下山的路程,要用的时间为:9÷4.5=2(小时)。这样,他从乙地返回甲地时要用的时间为:6+2=8(小时)。

这样解答显然较为麻烦,我启发学生能否想出更巧妙的解法?学生经过思考并讨论,学生提出认为可尝试用整体分析的方法进行解答。我请他说出解答方法。他说,因为这个人是“原路返回”,因此可知道,他去时走的“上山”路正好是回来时要走的“下山”路,同样,他去时走的“下山”路正好是回来时要走的“上山”路。因此,从整体上看,他往返一次所走的“上山”路和“下山”路都恰好是27千米(分别各为一个全程)。

因此可得,他往返一次所花的总时间应当是:

27÷3+27÷4.5=9+6=15(小时)

而他去时共用了7小时,从往返一次所花的总时间减去去时的时间,即为由原路从乙地返回甲地用的时间,因此可得,他由原路从乙地返回甲地用的时间为:15-7=8(小时)。

这种解法真是简洁并且巧妙,我和同学们都给以了热烈的掌声。

2、让学生有“变”通中学习灵活的解题思路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这样的观念,对于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在在乎他优秀的成绩,而应该在乎他优秀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由正及反、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迁移变通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如教学了“百分数的应用”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将浓度为45%的盐水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浓度为36%的盐水,若再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浓度将变成多少?”

应该说解答这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将求助的目光投向


了我,我没有马上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启发学生,将浓度为45%的盐水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浓度为36%的盐水,后来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再进行稀释,两次稀释加的什么的量是相等的,而什么量未曾发生变化,并请学生思考能否运用份数进行思考并解答。

学生经过讨论,最后找出了答案:因为将浓度为45%的盐水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浓度为36%的盐水,后来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再进行稀释,因此可得,两次稀释加的水的量是相等的,而盐的量未曾发生变化,因为45%= 9/20 ;36%= 9/25 。第一次加水稀释时,盐没有发生变化,为9份,而盐水却从原来的20份变成了25份,增加了:25-20=5份,即增加了5份的水,而第二次稀释时,加入同第一次稀释时相等的水,这时候盐没有发生变化,又要增加5份水,这时候的盐水为:25+5=30份,因此可得,第二次稀释后,盐水的浓度则为:9÷30=30%。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从各种角度去研究问题,定会使学生迸发创造的火花,产生创造性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