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断想

 (一)

  “创新”一词在社会上正被广泛应用。面向新世纪的青少年研究,以素质教育为重点,正在向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课题拓展。考究“创新”这个词汇,虽然讲的都是“创新”,但存在着几种不同的概念。

  第一种创新概念,指的是一种创新精神。如经常用的“要开拓创新,不要因循守旧”,“要创新,不要保守”等等。

  第二种创新概念,是泛指创造任何一种新的事物,强调创造力。这种创新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社会事业。

  第三种创新概念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一种传统的概念。是对科学发现、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等科学技术上创造性成果的一种泛称。

  第四种创新概念是西方经济学熊彼得的“创新理论”中提出的一种概念,是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应用的,主要应用于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

  创新的上述几种不同的概念,各有其应用的不同领域和范围,但它们的共性是明显的,即都包含创造性的意义。我们研究青少年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特别是指创造力的培养。

  (二)

  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的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回眸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任何经济和发展都离不开生产力,即人这一重要因素。所不同的只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不同而已,尤其是对青年的素质的要求。一个民族要对人类作出贡献,列于世界先进民族的行列,同样离不开人的因素,但关键的一点是一致的,即这个民族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全面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这中间,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养成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方面。

  人类在农业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和进步主要依靠劳力,特别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在工业经济时代,不仅要求有一般的劳动力,而且还要有掌握技术的人。今天,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知识和创新是时代的特征。这一时代,社会发展和进步需要的是


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人,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年人。这些人明显地表现为知识广博与高心理素质的结合,突出地表现为具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高素质的人最重要的、最基础的、最直接的素质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已成为世纪末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面对着新的世纪,从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到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都要求人民群众要有创新精神,要培养创造力。事实证明,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意识为先导,并且伴随着创新意识推动创新实践活动的。这中间,青少年是思想最活跃,最具创新精神的重要群体。

  (三)

  在我国,今天的青少年,将是二十一世纪中国迈向现代化,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从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开始,就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青少年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巨大社会工程。

  青少年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个方面都有关,但教育对它的影响最大,也最为明显。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学校教育,它明显表现为过于重视对青少年的知识教育,而轻视和忽视对他们的创新教育。有句顺口溜:“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它很形象地描绘出了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使之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发展。使成长中的青少年缺失了创新精神。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今年起,部分省区的高考课目开始实行“3+x”,这就是我国为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而进行教育改革的标志之一。这种改革,可以大大张扬青少年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也为培养青少年成为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合格劳动者作了很好的导向。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正越来越多地坚持青少年全面素质的提高。它包括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


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同时,素质教育又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突出发展相结合,使培养的人才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既具有相对宽广的人文精神又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一方面得力于学校教育的改革,另一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青少年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即学习观念的转变。

  青少年学习观念的转变,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学校教育思想的改革。笔者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作出考虑:

  第一,由依赖型学习观向自由型学习观转变。

  依赖型学习观指的是一种学习上无自立性,无主动性,呈现被动、依赖等品质和特征的学习观。其依赖性常常表现在“四个依赖”上,即在学习上几乎完全“依赖课堂,依赖教师,依赖书本及其标准答案,依赖死记硬背”。这种学习观是传统的应试教育造成的,它使青少年缺少了自主性,多了依赖性,当然也就没有了创造性。

  自主型学习观也称为主体型学习观,表现为自觉地、能动地、有目的地从事学习活动,自觉而有目的地学习、个性化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等。青少年确立这种学习观,就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产生创造力。自主型学习观在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中起到动力作用。

  第二,由知识型学习观向智力一能力型学习观进而向人格学习观的转变。

  知识型学习观是一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学习观。当前,我国教育中青少年的“高分低能”、“眼高手低”或“高不成低不就”等现象均与此有密切关系。

  智力一能力型学习观强调既重学习者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开发(包括文化知识和职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又重学习者职业适应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的提高,它满足了现代社会能力本位人才观对学习所提出的要求。

  人格型学习观不仅重视知识和能力的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而且更重视受教育者人格的健全发展,它要求“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当代青少年唯有树立这样的学习观,才能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


四有”人才。如果说智力一能力型学习观体现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使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用之才的话,那么人格型学习观则将学习的目的提升到学做真人,积极构建“四有”合格劳动者主体人格这一更高的层次。这种学习观是青少年创新精神,创造力培养的基础。

  第三,由封闭型学习观向开放型学习观转变。

  封闭型学习观是一系列“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观的总称。开放型学习观则是与之相对立的一种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学习观。其含义是指各种课本外、课堂外的,特别是市场经济和高科技时代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新文化和新成果等,通过敞开的学习大门进入教育的视野,被青少年所选择、所吸纳。同时,对青少年的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技能学习提倡坚持开放性、多元化,以适应现代社会职业的需要的。这种学习观对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四,由传承型学习观向创造型学习观转变。

  传承型学习观表现为重视学习在继承人类文化成果、传递生活经验方面的独特作用,但却忽视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发现和创造,即创造性的培养。今天,我国学校教育的改革也在针对这种学习观进行反思。

  创造型学习观是从适应与发展两大任务出发,既强调继承与适应,又强调创造与发展,它重视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辩证关系。继承性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而创造性学习则是继承性学习的发展,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更具价值的学习活动。青少年只有掌握创造型学习,成为创业型劳动者,才能为社会所接纳,所需要,才能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种学习观对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培养起导向的核心作用。

  第五,由学会型学习观向会学型学习观转变。

  学会型学习观是一种“教什么学什么,学什么会什么”的观念,它用“学懂”、“学会”来回答学习上的“学得如何”的问题,往往突出了实用,而忽视了创新。会学


型学习观不仅包括“学懂”、“学会”,而且还用“懂学”、“会学”来回答学习上“如何学”的问题。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要学会学习,要讲求学习的方法,要善于学习。

  面向新的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爆炸”,新的职业、新的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产生,人类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青少年面对业已到来的学习化社会(即终身学习)和知识经济时代,唯有“懂学”、“会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地延伸和拓展职业时空,才能在一定的职业环境和条件下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着更多的创造。会学型学习观是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培养的目标定位,青少年确立会学型学习观,将为青少年树立“终生学习”的全新教育思想和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前苏联作家柯契托夫在《青春长在》一书中写道:“人类中有三种创造者:一种是不断地、顽强地劳动,集中意志和力量,常年累月,突破一点而达到伟大的目标:另一种人是靠天才的火花:第三种人是两者兼而有之:或者通过顽强的劳动而获得令人耀眼的天才火花,或者相反,天才的火花推动创造者去顽强劳动,常年探索,照亮他的发明创造的道路。”循着柯氏的思路,我们1结合中国青少年的现实,作些思考。

  柯契托夫所论及的三种创造者,第一种人为最普遍,他们相对比较缺乏悟性和左右逢源的思路,但他们有顽强、坚韧、百折不挠的精神,有坚持到底、重点突破的意志和力量,因此,他们依然会取得令人瞩目的创造或可观的成就。这一类人是值得尊敬的。今天,我们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不断增强观察力、思维力、意志力、坚毅力,成为对事业契而不舍追求的人。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提升青少年的创新能力。

  第二种人靠的是天才的火花,这就使人难以断定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定位。因此,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


质教育的时候,要特别关注这种人的思想素质,以正确引导他们的创新实践。

  第三种人,是创新的典型代表,是创新人才的理想模式,是创新活动的杰出表现,是创新成果的可靠源泉。这种人借助顽强的劳动和天才的火花互激互励,使创造性不断增长,使无效劳动或低效劳动的耗费大幅度地降低,以使自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富于创造性的活动之中。当一个人的创新活动形成上述的良性循环状态时,劳动与创造也将逐渐融为一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几乎每一位不断地向社会奉献创新成果的人都无愧为真正的劳动模范,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全身心投入创新的典范。因此,我们对青少年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时,要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创造一种和谐的外部条件,让青少年在努力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投身创造实践,把知识与顽强拼搏的精神结合起来,真正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合格的“四有”劳动者。

  创新能力源于创新实践,世界许多对创新思维和实践研究有一定造诣的顶级大师们,发掘、总结出的创新实践的技巧、思路、方法、内容十分丰富。这对我们今天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其中尤以美国奥斯本的集体智慧法(又称BS法或头脑风暴法)对诱发智慧联想、激励潜能开发堪称创造力开发的一绝。而美国创造学家戈登的综摄法(或译作类比法、分合法、提前法),也是已趋于成熟并有比较完整体系的创造技法。至于德菲尔法以发挥“群体智慧” 为宗旨,促成一个特定的专家系统的创造力尽可能接近完美。这种方法,在我国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日本学者片方善治创立的系统观点开发创造性的方法(又称 ZK法),动员集体的每一个人在尽可能地做到发动联想、积累联想、丰富联想、融及联想(产生新联想的苗头)的基础上,把握从集体联想的碰撞过程中已经显露出来的目标,然后借助每个人尽可能地发挥个体优势加以思考,之后再观察事物,再次进行思考,如此反复,使富于个性创造的主观性与富于活力的被观


察对象的客观性逐步臻于统一,以促使创新思想的产生。最后,再将各自产生的创新思想在集体进行交流,并在实践中经过归纳整理使之进一步达到完善。这为我们在科技创新中运用联想的原理,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综观中外专家关于创新的实践活动的技巧和思路,结合我国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笔者认为下列与创造力开发有直接关系的观念是带有启示性的、可操作性的。可供参考借鉴的。

  1、激发—让青少年关注灵感、直觉。它有助于诱发青少年发展探索性思维,特别是生活中的“一闪念”、“超感觉”,常常是创新的前提(或前兆)。

  2、问题发现—鼓励青少年问题发现。让青少年主动、敏锐地从看来无问题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或可供改进、改革、更新、发展方面的构想。

  3、诱导—鼓励青少年由此事物“牵动”、与彼事物有联系的线索,从而引发新的结果或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4、假想—鼓励青少年展开想象和猜测,这种想象和猜测应是含有预见性、科学性的。

  5、模仿—鼓励青少年参与包括对形态结构、色彩、原理、性能等的模仿。

  6、综合—鼓励青少年学会信息综合和创意综合,以引发认识的飞跃和重大发现的综合。

  7、组合—鼓励青少年将两种以上事物或产品要素进行组合包括功能组合、功能引用、功能渗透、工序组合等等。

  8、联想—鼓励青少年由此事物及他事物的想象。包括从对结构变化的追踪朔源中得到启迪和作出发现的结构联想、规定了范畴或指向创意的强制联想和不定框框、不设前提、不受限制的自由联想等。

  9、案例分析—鼓励青少年参与有典型化意义的事物或事件进行分析,以融发深层次创意的思路。

  10、移植—鼓励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将整个领域的原理、技巧、方法、材料和结构引向另一个领域去思考等。

  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与他们的创造力开发紧密相连。江泽民在199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校庆100周年时提出的“四统一


”,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为我们进行青少年素质教育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新思路,今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发表的重要讲话进一步落实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方法。这两个讲话是跨世纪研究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南。笔者对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粗浅认识是学习江泽民两个重要讲话的体会,以此求教于专家,以为面向新世纪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作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