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营销:“公益”与“利益”的矛盾

公益营销:“公益”与“利益”的矛盾
  《新营销》:公益营销投入的周期比较长,短期内并不能产生明显效果。而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希望自己的营销投入能很快地产生良好的回报,这与公益营销的持续性和长期性矛盾吗?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这一对矛盾?
  张敏:公益营销要求回报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公益营销也的确可以产生短期的回报。既然公益营销可以理解为一种事件营销,那么要求短期效果也是正常的。只是,公益营销只是所有营销方式中的一种,在营销这个大领域里,公益营销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并不是企业营销的全部,也不是必然的组成部分。因此,企业不应该寄予公益营销给自己带来太多的回报。事实上,不论公益营销做得多好,它在企业的营销手段当中,始终处于次要地位,因为消费者首先看到的往往是一个企业的广告。
  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觉悟的提高,以及企业自身要求的提升,公益营销可能会越来越多。因为在一个产品同质化的时代,品牌的力量主要来自客户关系,消费者主要通过对企业的认可来认识产品。我们中国的企业之所以品牌力不强、议价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大家对企业的认识不够。
  《新营销》: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公益营销?要从哪几个方面和角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公益项目或活动?
  张敏:实际上,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选择营销行为。有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一种能产生短期效果的公益营销;有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一种长期的公益营销。一个企业最合适的营销方法是什么,企业可以选择公益营销,也可以选择其他营销方式,这是一个层面;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公益营销,或者需不需要公益营销,这又是一个层面。
  比如企业在淘第一桶金的时候,可以通过公益的内容和公益的手法来实现短期效果。我们曾经在北京做过一次活动,叫做“胖人关怀公益大行动”,通过公益活动帮助企业宣传一种新的减肥产品。我们首先通过报纸刊登广告,称肥胖是世界医学上不可忽视的难题,而北京的肥胖现象非常严重,接着我们举行了一次分量最重的聚会,有效地造成一个新闻事件。然后我们开展免费减肥大行动,给那些肥胖人士免费减肥,结果平均每人减了4﹒9千克。10天以后,产品销量上升了40倍。这就是公益营销带来短期回报的一个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