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工作要点

2006年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工作要点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团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之年。2006年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对青年就业问题所作的重要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36号文件以及国家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培养创业型青年人才为主线,以实施“成功创业计划”为突破口,以创造就业岗位、促进青年就业为目标,帮助20万名青年掌握创业本领,扶持5万名青年创办小企业,培训下岗失业青年30万人次、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50万人次、进城务工青年300万人次,开发就业岗位30万个,提供就业服务300万人次,力争使服务对象的再就业率达到60%。

  一、大力扶持青年创办小企业。联合劳动保障部门推进“成功创业计划”,切实抓好确定扶持对象、开展创业培训、推行创业导航、实施创业见习、进行创业孵化等关键环节。采取重点考察、组织推荐、举办创业能力竞赛等方式,确定培养对象,建立相应的青年创业人才库。以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为主要形式,为青年创业培养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举办第三届中国青年创业能力大赛,通过层层选拔,帮助青年以赛带练,在竞赛中提高创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战能力。引入青年创业导师制,组织青年创业导师和培养对象进行结对,由青年创业导师向培养对象提供至少一年的陪伴式创业指导,并深入到青年创办的企业中,就他们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会诊、提供对策。确立一批企业作为青年创业见习基地,为培养对象提供战略研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岗位的锻炼


。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基地,采用市场化手段组织培养对象进入基地创业。争取企业支持,在重点联系城市启动实施“宝健自主创业项目”,帮助一部分青年创业者从事相关领域的创业活动,为他们降低准入门槛,提供创业扶持。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实施“中国青年创业专项贷款项目”,帮助重点扶持对象获得创业贷款,解决创业过程中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稳步推广“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承办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全球大会,继续办好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新近归国留学人员同城聚会等活动,搭建青年创业平台,推动大批青年创业人才脱颖而出。

  二、不断提升青年就业能力。从办学方向、硬件设施、师资队伍、教材编印、学员管理等方面指导各地加强青年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团校、青少年宫、青年就业服务中心等团属阵地的作用,推广省市团校办职业技术学校的做法。争取职业培训机构的支持,加强对青年就业能力的培训。实施“百万下岗失业青年技能培训工程”,指导各地青年就业培训基地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确定培训项目,对下岗失业青年开展操作技能培训、市场适应力训练,并强化需求约束,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势施教。采取项目化运作方式开展培训工作,推广“订单式”培训,使青年就业培训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有效对接。抓好“玫琳凯培训项目”和“中青奥美项目”等示范项目的实施,帮助接受专门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的青年到合作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上岗。在部分大中城市建立青年技能培训基地,加大培养青年技能人才、青年技工的力度。推进“新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对农村青年进行以农业实用技术、农产品加工营销和就业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千宫百万”行动和“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帮助青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素质拓展证书,为他们顺利就业打下


基础。筹建青年职业学院,为更多的青年接受就业和创业技能培训创造条件。

  三、为青年就业创业牵线搭桥。继续抓好以省际工岗快递、省内工岗快递、网上工岗快递为主要内容的“工岗快递”行动,进一步推进青年劳务协作区建设,加大信息沟通和交流,帮助青年跨地区、跨行业顺利就业。继续实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促进计划”,引导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和向城镇转移。继续实施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和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为大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要求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继续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广泛开展教育、医疗、扶贫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大力开发农村卫生、社区治安、城市帮教等公益项目,帮助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特别是大学生实现阶段性临时就业。以《青年就业服务中心管理条例》为依据,推动107个重点联系城市加强青年就业服务中心的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并指导其普遍建立青年就业和再就业需求档案,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发布制度、企业空岗及用工登记制度,加强信息员队伍和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为青年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发挥“彩虹工程”在中介服务中的积极作用。依托中国青年创业网、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网、中国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网、彩虹网等网站,分层次发布招聘信息,有针对性地为青年就业服务。

  四、对特困青年实施就业援助。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将钱物、岗位、技术、信息、政策等送到特困青年的手中,为他们提供就业援助。定期组织走访特困青年,动员各类优秀青年、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等采取“一助一”长期结对等方式,帮助特困青年解决生活难、培训难、就业难等问题。依托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建立进城务工青年维权服务站,建立共青团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队伍,帮助青年解决就业和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通过开展“手拉手”活动等,促进下岗失业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的子女健康成长,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加大对青年就业创业观念的引导力度。围


绕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精神,在青年中大力宣传“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宣传自主择业、灵活择业、自主创业等新的就业观念,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起自食其力、劳动光荣和临时就业、阶段性就业、弹性就业都是就业的观念。采取宣传典型、举办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青年进行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教育。评选表彰第三届“中国青年创业奖”,举办青年创业论坛、创业大讲堂、对话会等,对青年开展创业意识教育,激励更多的青年走创业之路。

  六、建立健全青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机制。统筹兼顾,探索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省、区、市团组织加入政府就业工作联席会议,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共同规划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全国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强化团内各条战线的交流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会议,研究工作进展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建立片区联席制度,强化各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健全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组织体系。集中培训工作骨干,确保工作部署在基层得以全面落实。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与有关部门共同组织编写《中国青年创业状况白皮书》,通过系统科学的调研工作,为各级团组织谋划工作提供参考。开展“青年创业行动检查督导”活动,把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实施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团组织的一项重要指标。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表彰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优秀组织单位和先进个人。发挥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中国项目工作办公室作用,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