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层面──企业文化更重要的一面

非正式层面──企业文化更重要的一面在我看来,企业文化的真正作用在于把正式的理念推广与非正式的信仰结合起来。
  最近,我到浙江,见到了那里的很多同事。会后,大家轻松地在一起,我在这种场合的交流中感受到了他们感情中流露出的更美好、追求中更深远的东西。由此感到,体验一个组织能否不断完善自我、健康成长,可能需要正式、非正式的两个层面作参照。
  人其实永远活在正式和非正式两个层面上。一个人早晨上班,这是正式层面的工作,是在组织行为规范下的活动。下班以后,或与同事三两小聚,或与家人享受亲情之乐,或自己沉静休憩,这些在我看来,是正式组织边界以外的事。企业往往关心员工在办公室里的事,关心他们在正式会议上的意见,往往忽视非正式意见的存在,这样的企业,其信息的交流是不完善的、不全面的。企业中不同层面的经理人的隔膜也往往由此而生。有些企业组织鼓励人们积极沟通,强调尽量避免在非正式场合发表与正式组织目标不同的观点,这并不是想要消灭非正式的意见和评论的存在。企业活动是有组织的群体行为,个人行为在群体行为规范下就一定受到许多约束,要有释放的地方。健康的企业组织会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减少非正式的消极情绪,并缩小正式组织目标与非正式评论的距离。
  正式活动的典型形式是开会。开会的内容之一是讲话。讲话的意图之一是做指示。想通过一两次会议解决企业的问题往往是天真的,企业中命令形式的会议和讲话往往达不到效果。如果是在军队,命令式的会议一般会奏效,这是军人的天职所决定的,可企业不应有这样的期望,不论听讲话的人看起来多认真,做指示的人一定要估算一下,这样的讲话有多少内容人们真的听进了心里,会真的转化为行动,会议休息时大家会在走廊里有什么样的议论,否则可能真的白费功夫。可是,如果把会议变成不那么拘谨的、启发式的、讨论式的、人人参与式的,把正式的会议变成有点非正式的,会议的情形就会真实得多,效果就会好很多,正
式的与非正式的两个层面距离就能拉近很多。所以,在统一目标和规则的条件下,企业中能营造出具有人性化的轻松、愉快、开放和有活力的工作方式是很要紧的,企业越是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就越是这样。
  现在,企业越来越推崇健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有许多正式的推广方法,会议、标语、企业刊物、职工联谊活动等方式,大多数企业都在搞,也容易让人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存在。可困难在于,并不是企业在形式上推广什么,什么就真的成了企业的核心文化,形式上的企业文化往往成了骗人也骗己的东西。企业文化的真正作用就是把正式的理念推广与非正式的信仰结合起来。文化的诱导和渗透力最强。如果企业文化在非正式层面的行为上看不到,这一定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如果员工在非正式层面上的表现行为与企业自认为的文化差距太大,这个文化一定是假的文化;如果企业推崇学习文化,只能表现在企业正式组织的训练班上,而看不到员工在非正式层面上认真地收集资料,在家里和出差的飞机上读书学习,这个学习文化就一定还没有形成。所以,对企业文化的感受,在非正式层面上往往比正式层面上还要深刻。
  企业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用不记名的方式,是想把非正式层面的意见提到正式层面来认识、解决。因为非正式层面的意见与企业的正式目标不一致,对企业是有害的。如果两者拉开了很大距离,非正式层面的意见就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左右正式层面的意见,企业组织就会涣散。同样,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好的企业,它的员工不仅在工作的正式层面上认真努力,在非正式的层面上的相互交流过程中、在亲朋好友中、在自己内心里,真诚地热爱自己的企业,充满信心和激情地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这种保持逻辑一致性的行为,是企业组织发展的高境界。
  我在与浙江同事的交流中,感受到了很多正式层面的企业目标与非正式层面的评论和意见的一致,这是值得高兴的。但在任何企业,这两个层面的关系都是动态的、变化的。继续推动两者的统一是我们还要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