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科学思维方法的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以实事求是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起点邓小平以实事求是为理论基础来设计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来构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一、实事求是原则:以实事求是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起点邓小平以实事求是为理论基础来设计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来构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他指出:“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是实际出发。”这些论述蕴含着一个重要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其答案不是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之中,而是存在于人们创造新生活的实践之中;只有从本国的实际出发,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本国活生生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找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答案。就是说,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起点,是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的基本线索。
    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邓小平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蓝图时,首先深刻地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实际。从国内来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计划。”从国际来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我们制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上的。”实践是实事求是的核心,是实现求是去非的关键环节,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十五年来,我们党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正是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第一,坚持实践标准,检验传统理论是非。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段时间,历史的重负仍强压着人们,中国仍在步履蹒跚地艰难前进。邓小平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旗帜鲜明地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从而端正了思想路线,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清扫了基地。第二,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邓小平多次强调,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没有一股子闯劲,没有一点冒险精神,就干不成改革开放的大事业。农村联产承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大举措都是解放思想,大胆试验的产物。第三,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注重“走一步,看一步”,强调“关键要善于总结经验”,要在新的实践中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邓小平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勇敢的创举”。他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邓小平认为,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论,才能真正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第四,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反对形式主义。邓小平特别强调实干,注重实效。他反对会议太多,文章太长,讲话太长而且内容重复、缺乏新语言的形式主义作风,提倡说短话、写短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他主张不搞争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江泽民多次强调: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于落实。这正是邓小平的以实事求是为基石,注重实效、力戒空谈的思想风采。
    二、人民利益原则: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一,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核心,重新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首要任务、第一位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他澄清了以前人们关于社会主义的种种模糊观念,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核心问题是人民共同富裕。
    第二,以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确立国家的大政方针。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完全是从人民利益考虑的。“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只有发展经济,才能逐步使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幸福。为什么要实行改革?这完全是人民的心愿。“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而不选择资本主义道路?“道理很简单,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制度的选择建筑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基础之上,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有了最深厚的现实根基和理论根基。
    第三,以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实践经验为依据,制定党的方针政策。邓小平和人民心连心,他深入实践,深入群众,能够亲身感受到时代的步伐,人民的呼声。他热情支持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并进行加工、抽象和升华。农村联产承包是农民的创造,邓小平以敏锐的眼光认识到它的巨大生命力,给以赞扬和扶持“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乡镇企业是农民自己首先搞起来的,邓小平以十分喜悦的心情予以肯定:“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央有点功绩的话,就是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搞特区是广东人民首先提出的,邓小平慧眼识珠,充分支持,并高屋建瓴地加以概括,起名叫“经济特区”,针对一些人对特区的担心和责难,他旗帜鲜明地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总之,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邓小平视线的集中点,也是产生和形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深厚的源泉。
    第四,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判断和衡量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就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邓小平反复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动摇,不能改变,其根本理由就是我们的路线政策见效、对头,代表了人民利益,得到了人民拥护。
    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即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是互相依存的三个环节,即从发展生产力出发,通过综合国力增强这一中间环节,最后落实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说,生产力标准是出发点,人民生活水平标准是落脚点。“三个有利于”标准归根到底是人民利益标准。
    三、宏观战略原则:高瞻远瞩,立足全局,着眼未来邓小平是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战略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特别是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总是表现出一个战略家的宽阔胸襟和远见卓识,表现出非凡的战略头脑和战略艺术。邓小平的宏观战略思维原则内容博大精深,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综合考察,有以下特点:
    第一,大开放的思维视角。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进步,社会生产大大发展,国际分工日益精细,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达到空前程度,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不能没有中国。邓小平突破前人狭窄的、封闭的思维定势,确立以全球为参照系的大开放的思维视角。1983年10月1日,他给景山学校题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不仅是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而且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统一、现在和将来统一、中国和世界统一的恢宏阔大的世界观,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包容量大的、全方位的崭新思维方法。正是在这种思维方法指导下,我国形成了面对全世界的,涉及各个领域的,形式多样的,双向交流的,由开放一点(深圳等)、到开放一条线(14个沿海城市)、再到开放一片(海南特区)以至形成沿海、沿边、沿江的全方位的立体开放新格局。这种大开放的思维方法适用其他一切领域,它是当代中国人应当具备的思维模式。
    第二,宏观思考,大局着眼。邓小平分析复杂问题时,总是立足宏观,把握大局,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做到胸有成竹,遇险不惊,当机立断,举重若轻。1989年春夏之交,中国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党中央遵照人民意愿,果断地制止动乱,平息暴乱。西方国家借机对我国进行制裁,掀起一股反华浪潮。在国际上,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正在发生急剧变化,社会主义正遭受严重挫折。这种情况在我国人民内部思想上引起了混乱。邓小平及时指出:对国际局势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这是处理国际问题的原则,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方法。它要求我们站稳立场,深谋远虑,客观地、辩证地分析形势,“不能看成一团漆黑,不能认为形势恶化到多么严重的地步,不能把我们说成是处在多么不利的地位”,“我们可以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他提出关键是把经济搞上去,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好起来。”“不论国际大气候怎样变化,只要我们争得了这一条,就稳如泰山。在当时的严峻形势下,邓小平提出“十二字”方针,对稳定局势、稳定人心起了关键作用,也是从宏观上、大局上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典范。
    第三,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邓小平观察和处理问题,总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事物存在的条件,把握其内在本质。同时,强调事物是发展的,要向前看,注意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充满信心地迎接未来。比如,关于中国和前苏联的关系,邓小平提出“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因为60年代前半期的中苏争论,“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今天,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我们的思想不能僵化,不能停留在过去。“历史帐讲了,这些问题一风吹”,“重点放在开辟未来的事情上。”邓小平强调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理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我们不能要求马克思、列宁为他们逝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第四,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毛泽东曾赞誉邓小平“棉里藏针,寓柔于刚”,就是说,原则问题决不让步,具体问题灵活处理。在国内问题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维护国家稳定,这些原则是坚定不移的,为实现发展的大目标,其手段又是灵活多样的,如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发展,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发展多边外交,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等等。在对外关系上,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这个原则立场是坚定不移的。
    为了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在世界上要善于自处,面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的实际,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尽可能利用外部世界一切有利因素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全面系统原则:坚持一系列两手抓,促进社会协调发展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根据新的实际,提出“两手抓”。两手抓既是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战略方针,又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它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坚持全面性,反对片面性。两手抓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从横向看,两手抓适用于各个方面。比如,一手抓四个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市场,一手抓计划,如此等等。从纵向看,两手抓适用于各个层次。比如,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就精神文明建设来说,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扫黄;就建设来说,一手抓思想道德建设,一手抓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如此等等。从矛盾的性质看,两手抓既适用于同一性为主的矛盾,也适用于斗争性为主的矛盾。比如计划和市场,矛盾双方以同一性为主,相辅相成,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矛盾双方以斗争性为主,相反相成,使四项基本原则不断加强,资产阶级自由化不断削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点、两手中,是有重点的,“有时这只手重些,有时另一只手重些,要根据实际情况。”总之,两手抓是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邓小平认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一系列的两手抓,就可以达到系统整体最优化,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从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考察,诸种两手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属于物质文明建设的范畴,和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力要素相对应;二是改革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体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打击犯罪,属于制度建设的范畴,和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三是进行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和社会形态中的思想上层建筑相对应。可见,各种各样的两手抓,归根到底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建设一起抓,包括了社会形态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基本要素,反映了社会全面现代化的要求,反映了社会诸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全面配套、协调运作的过程。
    第一,物质文明是制度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基础。邓小平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物质文明对制度建设和精神文明的作用表现在:
    一是提供物质前提。离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类就无法生存,当然就谈不上制度建设和创建精神文明的活动。二是提供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然而,“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精神生活的丰富,最终也要靠物质文明的发展,“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了,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三是提供检验标准。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政治、经济制度是否优越,精神文明是否先进,要以“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归根到底,要看是否有利于物质文明的发展。
    第二,制度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一是保证有合理的体制和社会运行机制。邓小平说,中央关于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三项决定,“都是为了使我国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是保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开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稳定。没有团结稳定的政治环境,没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是空话。因此,必须加强各方面的制度建设。
    第三,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和制度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它渗透于物质文明和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其作用表现在:一是精神动力作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有一个动力系统。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风尚、组织纪律等,就是动力系统的主要内容。二是智力支持作用。人的实践活动,除了需要动力系统,还需要一个能力系统。劳动者的教育科技文化水平,就是构成能力系统的主要内容。邓小平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三是思想保证作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有一个方向问题,自不必说。物质文明本身没有阶级性,但有一个为谁服务和谁享有的问题即方向问题。邓小平揭示了这个深刻道理:“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总之,两手抓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建设在内的系统工程,也是邓小平思维方法全面性系统性的集中表现,它揭示了社会系统各要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