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的防范与诊断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由于缺乏财务预警机制,没有考虑到负债经营的“度”而使企业陷入债务困境,给企业带来了破产危机。财务部门作为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由于缺乏财务预警机制,没有考虑到负债经营的“度”而使企业陷入债务困境,给企业带来了破产危机。财务部门作为财务信息的传导中枢,应主动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充当风险发现的第一反应人.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并对症下药,使企业能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建立财务“预防”机制,正确把握企业负债经营的“度”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决策时,首先应该考虑企业举债的规模和偿债能力,一般而官,确定负债规模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警惕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影响。尽管财务杠杆效应能够有效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但风险是与收益并存的。当企业面临经营的低谷时,过多的利息会加重企业负担,引起债权人的不信任,使企业陷入债务危机。
    (2)防范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实施负债经营而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财务风险有两种表现形式:现金性财务风险和收支性财务风险。前者是现金流入不足.无付现能力;后者是一味追求财务杠杆收益,盲目加大负债筹资,导致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而营业收入又未见增长,致使入不敷出,资金日益见绌,企业无法运转。
    (3)关注财务拮据成本。它是企业出现支付危机时付出的成本。一种情况是企业负债越多,支付的利息越高,越难实现财务上的稳定,发生财务拮据,致使企业在原材料供应、产品出售等方面因不信任而受到干扰,最终会越来越加大资本成本率。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公司破产.可能被迫以低价拍卖资产,支付法律上的费用,从而增加公司的财务拮据成本。
    二、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的“诊断”机制,应用财务指标体系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分析
    科学有效的财务预警要对企业举债的“度”进行充分考虑,还需要建立“诊断&rdqu
o;机制。笔者介绍两种方法:
    1、安全等级法。企业安全程度可通过计算经营安全率和资金安全率两个指标综合分析得出。通常经营安全率用安全边际率来衡量。
(1)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
=1—保本销售额/正常销售额
    安全边际表示正常销售量再降低多少,企业才会发生损失。差距越大,说明亏损的可能性越小,企业的经营也越安全;由于正常销售额是一个相对稳定值,因而可推断出:安全边际率越大,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小,企业安全程度越高。人们总结出企业安全程度的判别标准如下:
安全边际率
40%以上
30%-40%
20%-30%
10%-20%
10%以下
安全等级
很安全
安全
较安全
值得注意
危险
    (2)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资产变现率=资产变现金额/资产账面金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一般而言,当资金安全率﹥0时.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可以采取适当的扩张策略;当资产安全率﹤0时,表明企业已潜伏财务危机.企业应积极改善资金结构。
2、财务诊断坐标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获利水平和偿付能力的综合体现。在预知企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可以通过考核企业获利水平及偿付能力来进行。如下图:                          ↑Y坐标:偿债能力
                    B  ┃      A
                  ┃       X坐标:获利水平
━━━━━━━━╋━━━━━━→
                   C   ┃       D
                        ┃
    A——健壮型企业。无论获利能力还是偿付能力都较强,企业可以继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以保持增长的趋势。
    B——经营脆弱型。这类企业由于有较强的资金实力或其他方面原因,虽然经营状况较差,但财务运转尚好,管理当局应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获利能力。因为如果获利无保障,偿债能力量终也会受到影响。
    C——危险型企业。无论赢利水平或偿债能力都存在较大问题,处于破产的边缘,管理者应努力进行整顿。
    D——财务脆弱型企业,企业虽有一定的获利水平,但在资金运筹方面陷入了困境,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偿债能力。
    此外.短期偿债能力一般可看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根据国际惯例.流动比率一般为2,速动比率一般为1.现金比率一般为20%。比率过高,虽然偿债能力有保证,但说明企业有较多资金沉淀在流动资产上,影响其获利能力。长期偿债能力一般可使用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国际公认的资产负债率为50%-60%,利息保障倍数应大于1。企业在确定负债规模时,可据以作为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对以上方法不能孤立地应用。要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应将各种指标综合利用、具体分析,方能得出科学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