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简易入门法

         近年流行“知识管理”(Knowledgement Management)。作为管理人的你,是否觉得既想进一步认识,但又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以下对“知识管理”的一些介绍,可为你提供一些线索。

  管理大师为作俑者

  罗兵咸永道会计事务所的企业知识管理部总监余月辉谓:“知识管理其实早已存在,若泛义来说,自有人类以来已不断进行。但正式用“知识管理”一词来形容这过程则始于管理大师彼德.杜拉克(Peter Drucker)。”杜拉克早于四、五十年代率先提出“知识员工”(knowledge worker);在六十年代提倡“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七十年代有“知识企业”(knowledge organization)及八十年代出现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识管理”的定义

  时至今日,各界公认的“知识管理”仍未有定论:对不同的公司的企业,“知识管理”的定义不同。余月辉说:“以前人们多提及“资讯管理” (Information Management),现在再上一个层次便是“知识管理”(Knowledgement Management)。在为此下定义前,要先为“知识”下定义:运用资讯来增值,这些资讯已转化为知识(putting information into content to create some form of value)。“知识管理”就是管理当中的过程。”“知识管理”有四个步骤:

  (1)开发知识(generate knowledge)
  (2)组织知识(organize knowledge)
  (3)发展知识(develop knowledge)
  (4)分发知识(distribute knowledge)

  余月辉谓:“笼统来说,“知识管理”就是运用以上四个最基本的步骤将企业中的知识资产(intellectual asset


s)管理,使之能增长?增值,要有回报。若单只运用而没有增长,如则不可当作“知识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一定使企业有所增长,不论是利润(profit),还是利益(benefit)。”

  举例说,普通翻阅资料,只可作运用资讯资源,不是“知识管理”;而个别员工运用资料或知识,并将之传播给别的同工,令他的知识基础扩阔,使他可为客户服务,这延长了过程,知识不单再只存在于个别的员工,同时亦因此伸延到所服务的客户或市场,这就是“知识管理”。

  如何为“知识管理”作准备

  余月辉说:“若一家企业在要有系统的进行“知识管理”,它必已有相当的资讯和资料。”它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它要检视现时的生意:如(1) 经营的是哪类的生意? (2) 谁是它的竞争对手? (3) 外围客观环境如何:哪些对它有利?哪些对它不利?
哪些需要克服?哪些是它的竞争优势? (4) 它要获得甚么成果? 然后发展出一套“知识管理”的策略。余月辉忠告企业在最初阶段,切忌太大野心,以一些易见效的目标先进发。

  再者:它要在员工中找出可为企业推行“知识管理”的人。这些员工不一定曾修读“知识管理”的课程,最重要是有兴趣担任这些角色;但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当然可为他们带来方便。在初期,“知识管理”核心小组可能只有一至两人,他们在“知识管理”管理书籍上被称为“知识管理的鼓吹者”(knowledge champion),在企业四处推动和鼓吹。

  第三,企业要发展“知识管理”的架构(structure),以资讯密集或是人力密集。不同的取向有不同的结果。如有企业采用资讯密集的,会采用储藏方式(store house approach)将以往手写的报告,输入电脑系统中,让其他员工可接触,但不一定达到再产生新知识的效果。另外,有所谓点入方式(pointer approach),企业内某些专才,企业可将他们曾做过或处理的工作项目目录在电


脑系统详列,当个别员工想就有关的工作作谘询,便可点入该专才人员的联络网或电邮与他接触,请教或谘询。

  余月辉谓一般在“知识管理”的方面较成功的企业,均兼用上述两种方式:既有资料库,也鼓励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这混合方式的好处,对尤其是顾问公司或行业他的工作内容会不断有变更,但员工可参考类似的经验,或向曾做过相同或类似项目的同工取经。

  最后,但又最重要的是管理高层的支持。在推行“知识管理”的过程,没有管理高层的支持,可以说困难重重。管理高层要明白“知识管理”为企业带来好处,而以身作则去支持。第一,他们乐于与其他同事分享知识,以前人们的晋升是靠他们的独特知识,但在“知识经济”这已改变。第二,管理层最主要营造相关的公司文化,首先要支持“知识管理”的主动性(initiatives),这牵涉人力资源的奖赏制度,如当员工分享了知识或经验,他们有相应的回报或认同,这令传授者及被传授者取得双赢局面.同时要经常有相关的正面讯息,令他们不同担心。第三,要建立互信文化和气氛:同工之间要有很强的互信,不怕因分享了知识而在有需要时不获得帮助。管理层本身就要成为最积极的knowledge champion,才可推动“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先驱者

  余月辉谓在“知识管理”的范畴,最先进的国家要数美国,接着的是瑞典。在亚洲区,日本与南韩都做得不错。而据罗兵咸永道会计事务所在一九九九年九月份的调查显示:现时在互关网上有关“知识管理”的网页已有三万七千九百个,而已出版的书籍也多达二百六十六本。

  由资讯科技的带动,全球化的发展,促使知识经济的出现。新的游戏规则,令企业要转化为知识企业,推动了知识管理。然知识管理却不一定是高深,就连茶餐厅也可推行……

  相连关系

  罗兵咸永道会计事务所的企业知识管理部总监余月辉谓:“管理学术界对有关“知识管理”的概念作出着意的研究是近十年的事。


“知识员工”、“知识经济”、 “知识企业”和“知识管理”是相互关联的。它们的出现主要原因是:由于资讯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急促发展;另方面经济转型,日趋世界性,这驱使我们进入资讯年代;而电脑系统这些工具令我们有效地运用资讯,这又引发经济另一次转型:我们的工业、服务业及资讯业所应用的知识,都变得知识密集。不论是员工或企业,它们的知识内容(knowledge content)都增加了。

  例如从前一个工人要用手亲自在机器旁边开关,现时已可在空调房间以电脑控制台开关了。他的工作及其过程已包含了许多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不一定源自这个工人本身,可能是集合了其他人知识内容的成果。由是而出现了知识企业及知识经济。因此如果企业在这个年代不好好地管理原有的知识资产及内容,它便很容易了丧失竞争优势。

  余月辉认为香港现时的失业现象,是因她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有很多的生产程序已不在香港进行,所以如果一些公司可成功地转型,配合现时的经济转动,运用它的知识内容,适应这急剧的转型速度,便可生存。在外国许多的生产企业已经转型。

  新的游戏规则

  对内而言,由于现时工作的知识内容多了,企业要抓稳(capture)工作力量(work force),尤其是它的专业知识。对一家企业来说,在内部管理员工的形式也要改变。同样地,在知识经济的模式下,客户和市场也在转动,企业也要因应他们的客户和市场的变动而改变以作出配合性的服务。跟不上改变的企业,便会被淘汰。

  不一定是只限于大公司,只要在知识经济的模式下,大小企业都要依从新的游戏规则。余月辉谓:“构成“知识管理”的重要成份是知识传播(knowledge transfer)和知识分享(knowledge sharing)。小如茶餐厅,由一家四经营。爸爸要教儿子如何向供应商结帐,这已是知识传播。由口述直接传授,其实这最好


的知识传播方式。如新伙计来上班,儿子口述茶餐厅的日常经营事务和老板脾性等,这也是知识传播。只不过现时一般的管理书籍,多以大企业为主。事实上,知识传播每分每秒都在进行,简单如看映带学烹饪就是。”

  “在香港可能许多的家族生意,就已进行着这样的知识传播。在稳定不变的营商环境下,这些企业可延续下去。但当外围营商环境的竞争已变得激化时,它们要因应变化而改变,要保持或取得新的竞争优势,要发展业务,它们就不能忽视“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工具

  “知识管理”的成果非于短期可见。当然如建立资料库,让员工取得资讯,提高营运效率,这是些显易可见的成效。但真正做到人力、客户?市场以及企业等三方面的知识资产的交流;引发知识的创造,及为企业增值及增益,最快的也要三年的时间。若企业要做出一些快收效的成果,以作为推广“知识管理”的说服工具,无可置疑会即时采用内联网(Intranet),因为它的成效是员工们可在日常操作上感受到。一旦员工习惯内联网带来的“分享文化”,往后有关“知识管理” 的推动就会较有支持。

  赶上“知识管理”的潮流

  现时在管理界,“知识管理”已成为流行用语,若不跟上去,便会落伍。美国在这方面是最先进。瑞典的几家公司很积极推行“知识管理”,甚至在它们的年报上已刊出有形资产(财务)和无形资产(人力,客户和企业)的表现,重点落在无形资产上。这也反映了当地的投资者认同“知识管理”的概念。

  香港在“知识管理”的方面是刚起步:逐渐有企业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政府现时许多的资讯已透过互联网传送;也着力推动电子商贸;现时出入口证已全面电脑化,这除了增加效率外,也令资源获得更好的管理,亦方便数据分析。这些已是“知识管理”的一部份。香港现时的趋势是由互联关系(inter- connectivity)牵动。因企业发觉有些“知识管理”的做法在外国已推行,而另方面它们的外国同行或伙伴


要它们使用同一系统。此外在香港也开始了一些“知识管理”论坛。而半方面机构如生产力促进局也推动有关“知识管理”的活动。看来香港的管理界要在方面急起直追了。

  知识资产

  “知识管理”其中一环是有关管理“知识资产”(Intellectual Capital).这包括了三方面:

  (1)人力资产(Human Capital)-源自员工的知识资产;
  (2)客户/ 市场资产(Client/Market Capital)-源自客户/ 市场的资讯而得来的知识资产;
  (3)企业资产(Organization Capital)-结合企业整体运作和积累而来的知识、经验的知识资产。在这三者间,除了相互间的两者有结合沟通和交流外,最好的“知识管理”就是将这三者结合,成为企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