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广告营销的三大悖论

在中国的营销界,海尔集团的声誉日渐高涨,掌门人张瑞敏更有些“中国韦尔奇”的觉得,那张威严、庄严的脸充溢着责任感和城府深沉的外延,似乎已成为企业家兼思想家的意味。对众多的国人来说,海尔是完美的,无论是产质量量、营销理念、指导者的魅力、媒体运用的水平……都毫无瑕疵。但是,自己眼中揉不得沙子,在多年冷静观察海尔集团营销与广告思绪之后,得出海尔营销广告的三大悖论,供大家参考。本文的意义不在片面批判海尔,而是提示其醒悟,及时调整思绪,将企业做大做强,真正地“走向世界”,为国人增光。

产品:第三世界走高端,兴旺国度走低端——坑

海尔刊登器产品起家,张瑞敏1986年将76台不合格的冰箱砸烂的事例如今以编入了经典的营销教材,传达的概念是企业必需依托产质量量打天下。砸冰箱竖立了海尔电子产品的声誉,也使海尔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一个高质量、口碑良好的产品与品牌笼统。对国人来说,海尔产品的价钱比同类产品高一些是能接受的,由于购置海尔产品的同时能感遭到海尔产品面前的质量、品牌价值、效劳水平。
在海尔的营销战略中,只要三分之一的产品是国际消费、国外销售的,另有三分之二的产品需求区分在国际、国外消费,并销售到国外。依照海尔在国际走高端的思绪,我们应该能推断出来海尔在国际市场上走的是高端路途。理想恰恰相反,海尔在纽约百老汇买了最昂贵的办公楼,运用拿周薪的美国员工,却在消费、销售低端的电器产品。资料显示,海尔在美国最滞销的产品是115美元的迷你冰柜,供大先生在宿舍运用,滞销水平是:一年售出2亿美元。
从2亿美元的销售额上看,海尔的业绩是不错的,目前,海尔曾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洗衣机制造商,也是世界第二大冰箱厂家。
但效果是:异样的品牌,为何在外乡做高端,而在国际却做起了低端?我们知道,高端产品定价高昂,不在于销售量的多少,其目的是攫取最大的利润。而低端产品由于定价昂贵,消费者容易接受,其目的是追求更大


的用户群。在中国榨取暴利、在美国微利运营,这种舍本逐末的现象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句老话——“衰老爬外”。对这种压榨自己而把最大的便利性留给本国人,自己谓之为:“坑”。

广告:以肆意夸张为能事——蒙

与海尔产品战略相得益彰的是海尔的广告战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正是外货自强的时代。以四川长虹为代表的彩电行业、以顺德格兰仕为代表的微波炉产业、以奥妮皂角洗发水为代表的日化行业纷繁支撑国际品牌掩盖全国的阴影,在国际迅速崛起,使国际构成了一道消费外货的热潮。
正是在国人呼唤外货、对洋货一片置疑的背景中,海尔的影视广告喊出了“走向世界的海尔”,以国际化的面具向世人展现海尔的久远规划。甘于与洋货为伍,很冒险,不过高风险异样意味着高收益。海尔的国际化战略能够成功了,在这次玩火中,海尔无论销量、知名度都有很高的提升,为如今的一个跨国公司笼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效果是,海尔终究有没有成为世界品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洋货烟雾迷漫的市场上,海尔能否具有了应战国际品牌的实力?能否在海外确实有很高的知名度呢?或许,在开拓海外市场的时分,海尔是成功的。由于事先的中国假货横行,没有哪个国度的消费者会以为中国能造出适宜的电子产品来,是海尔补偿了这个缺陷,另很多消费者大开眼界,成为海尔培育的第一批忠实消费者。
但是终究事先的海尔有没有成为“世界的海尔”呢?最近的美国商业周刊的一则报道让我们明白了海尔当年广告的战略,就是“蒙”,由于时至昔日,海尔依然有如美国西部的一个普通牛仔,虽有型,却无多少佳誉。以下是商业周刊的原文:
许多剖析家以为,海尔应该主攻家用电器,并不应该把鸡蛋放入太多的篮子。慕尼黑市场剖析师Frank Oerthel说:“海尔必需树立自己的品牌。”海尔在美国和欧洲市场还没有名牌声誉。……
纽约Prudential Securities公司剖析师Nicholas P. Heymann说:“作为品牌,海尔


还不行。我不以为顾客会破费很多钱购置他们历来没有听说过的品牌。”
——商业周刊 于 March 25, 2002 at 07:57:22:

营销:虚张气势——骗

对中国人来说,财富500强是一个新名词。《财富》500强评选也仅仅降生了十年,不要说对中国人,哪怕是关于世界来说,异样是一个新颖物种。十年前的中国,市场经济刚刚启动,人们刚刚从物质与肉体的贫乏终摆脱出来,觉得四处都是春天,当年邓小平南巡时,《人民日报》的一个社论的标题如今看起来依然浮光掠影:西方风来满眼春。市场经济唤醒了国人的财富梦想。初期,人们所能触及的是百万富翁之类的团体暴富,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逐渐发现了“大财富”的概念。1998年始,《财富500强》末尾吸引国人的眼球。
鉴于国人盼望中国企业做强做大、进军财富500强的心思,2000年底,海尔在各大城市拉横幅,庆贺其全球营业额打破500亿。且不说这500亿和财富500强中有多大的相关性,单单凭海尔这么鼎力度地宣传上就能发现海尔大有“越明年,问鼎财富500强”的野心。
海尔的这招属于剑走偏锋,在国人绝后高涨的财富梦想中,海尔圆了一局部渴求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消费者的梦想。于是,我们在企盼,等候2001、2002、 2003年财富500强的发布,并真心希望海尔能和松下、SONY、三星站在一同,成为电子巨头。适得其反,经过我们漫长的等候,海尔依然不时在财富榜外有力徘徊。历年的财富500强中,海尔终是榜上无名。假设说2000年海尔的业绩是真是的,那就意味着海尔四年来毫无出息。
海尔以弱小的媒体宣传攻势诈骗了众多的消费者,让我们这些渴求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人们内心遭到极大的损伤。

结语

很遗憾,我们不能为海尔在“拐”的方面找到什么好的资料,由于惯例了解的“拐”与贩卖人口有关,依照我们的阅历,海尔目前并未触及人口之类的贩卖活动。
我们不需求来讨论海尔产品的质量终究好在何处,只需


要问一问我们周围运用海尔产品的人的运用体验便知结果。宿舍的一台海尔小海象热水器,一年坏两次纯属正常。而海尔小神童洗衣机则是明天修好,明天再坏,循环往复,连电器行的人都惊扰了,天天喊着我们换洗衣机。
关于海尔目前深陷营销困境的风险性十分容易了解。比如男女谈恋爱,在最后接触的时分,男女双方都在尽量挑着对方的缺点,并缩小这些缺陷,看看自己能否能顺应对方。当完全进入角色以后,男女双方因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从此便变得感观才干片面下降,所及之处即使是缺陷,也异样欣赏有加。关于海尔与消费者之间的觉得也是一样,目前消费者与海尔产品的接触曾经超越10年,理应进入热恋期,双方均是两眼冒绿光,全然不顾对方的缺陷。而从植物的角度上说,交配时的植物最软弱,由于留意力过于集中,弱化了周围环境,因此给天敌以最好的捕食时机。也就是说,假设海尔不时习气于这种低质拙见、广告不知所云的形状,能够关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并无大碍,但是一旦被外来的侵略者盯中,海尔的末日便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