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的创新精神

海信的创新精神
 2002年5月15日的《海信时代》以《数字科技的攻坚兵》为题讲述了海信技术中心科技标兵佘智勇的故事。

  在DB-318S和DB-518C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开发周期短,研发人员不足,佘智勇一个人承担了所有软件开发和主要硬件设计开发工作。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事实上在跨国公司中,它需要一个规模巨大的团队才能完成。

  从那以后,佘智勇就只有放弃节假休息,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直至这两款产品通过了青岛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证明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当鉴定结果出来时,佘智勇终于可以笑着说:“这就值了。”

  在海信集团临时追加的DB-2001HDC电视机顶盒开发中,佘智勇又承担了前端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开发工作。他在很短的时间内,仅通过一次PCB板设计,就完成了需要几轮开发的设计要求,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保证了青岛有线电视台的HDTV电视试播工作。

  2001年,海信技术中心根据开发需要,将原来的数字所分成数字电视所和数字显示所两个专业研究所,佘智勇变成了数字电视所副所长。分拆后至少在短期内造成了开发任务重、开发人员短缺、人员思想起伏大的现状,而佘智勇新官上任又缺乏管理经验,然而最后他只说了一句话: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解决。”

  1998年,佘智勇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拿到硕士学位。他的成绩优异,许多跨国公司都渴望得到他。他最终选择了海信,因为他“相信海信的发展潜力,认为自己在海信会有一番大的作为”。

  很难确切地说明,为什么佘智勇这样的人在海信能够如此普遍。有时候我们相信这是企业文化的培育,有时候我们相信这是人力资源战略的成功,但更多时候我们应该相信,是海信的创新精神的氛围让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快慰。

  创新的过程就如同战争一样,包括长期的沉闷、单调和短暂的强烈爆发。当工程师们惊呼“找到啦”的时候,他们获得


了一种突破性的发现。就在他们惊呼的瞬间,一次技术创新就变成了历史,从指缝间滑落,变成了过去。

  创新就是努力地、不停地去将更多的技术变成历史。它需要人们努力工作,而且代价高昂。最重要的是,它要求工程师们不能懈怠,必须保持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快乐。

  周厚健说:“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是没有出息、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创新精神和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技术创新战略。”

  2002年11月,海信集团开始设立科技创新奖,最高奖金高达50万元,最低也有4万元。

  2003年1月,第一届科技创新奖有了结果,海信通信公司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杨文琳和她的小组成为最幸运的人,他们拿走了50万元,留下的是海信决策层对于海信成为“知识工厂”的渴望。

  杨文琳获奖的原因,是她和她的小组开发出了C2101手机,这是国内第一款CDMA彩屏手机。

  作为青岛海信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杨文琳,曾经开发完成了国家863项目、海信彩色掌上电脑(HPC)、嵌入式操作系统。《海信时代》说她“为海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

  2001年,海信集团任命杨文琳为海信通信公司技术副总经理,由她主持海信移动通信产品的开发工作。这是同日本日立公司合作的项目,在合作的过程中,日本人坚决要求完全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杨文琳与海信研发人员一起认真分析双方的研发现状,及时正确判断出了海信研发人员的研发实力,表示“绝不照抄照搬日方的东西,要做出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移动电话”。

  杨文琳带领海信研发人员,策划开发最新的CDMA手机产品,在产品开发中更多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到了后来,海信CDMA手机研发人员的技术实力使日本人逐渐转变了看法。

  2001年,为了使海信通信公司获得国家CDMA定点生产许可,杨文琳高度重视、狠下


苦功,最终她在定点申报材料中的解说“给国家计委、国家信息产业部及其他相关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了高度评价”。最终,考察小组一致认为:“海信的自主研发实力、技术掌握程度和开发环境是目前国内最好的。”

  那年8月,海信成功获得了国家CDMA手机定点生产许可。杨文琳主持设计的海信第一款CDMA手机C2101也成为中国联通CDMA网络测试使用的唯一基准手机和重点推荐产品。正是这款手机,使杨文琳成为最幸运的人。

  在第一届科技创新奖公布的那一天,幸运者还有很多人,他们身上的创新精神,代表着海信的绝对速度,代表着海信恒久不变的法则。
  多年来,海信集团一直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孵化新产品、以新产业为推进器的发展战略。近两年,海信每年获得的专利都超过了100项。

  海信的创新精神是海信的灵魂,技术创新又是产品质量的根。周厚健曾经说:

  “如果把一个企业比做一个木桶的话,技术是桶底,其他都是桶帮。因此,技术便是产
品质量的基础。

  技术创新的能力是核心能力,只有建立在这个能力基础之上的质量管理体系,才是有效的。一件新的好产品,是消费者的需求。新,靠技术的推陈出新;好,除了满足消费者价格接受程度外,就是在品质上超越消费者期望的要求。”

  在海信,在江西路11号,对新事物、新技术的好奇成为那些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正如海信的那句口号——创新就是生活所表明的。

  从1992年以来的十几年间,海信已经变成了一部创新机器,一家真正的“知识工厂”。要确切地说出海信为什么拥有这种特异的创新精神,几乎是一件很难一下子说清楚的事情。

  创新是海信的生命。海信的创新法则是——速度,绝对的速度。对速度的执著,对创新的偏爱造就了今天的海信。

  不断地创新。这就是海信的命运,也是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