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明星主持人创业成就千万身家

李静:明星主持人创业成就千万身家采访过李静的记者说,她是一个最不像创业者的创业者。在东方风行公司,她的官方称谓不是“李总”,而是&ldq

李静:明星主持人创业成就千万身家

采访过李静的记者说,她是一个最不像创业者的创业者。在东方风行公司,她的官方称谓不是“李总”,而是“静姐”。面对商业类杂志的采访,她甚至会表现出一种抗拒。可是她的东方风行在国内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中,规模和收入仅次于王长田的光线传媒。她旗下包括《超级访问》、《美丽俏佳人》、《情感方程式》等多档节目,仅靠内容销售和广告,年利润近千万元。

梳理李静的创业史,前半场和商业的重合痕迹并不很明显。2000年,李静拉上妹妹和一个老同学,再加上戴军,四人制作出《超级访问》。主持人李静红了,可就是没钱。当时电视节目跟电视剧不一样,电视剧拍完一次性卖给电视台,拍到中间没钱了还可以选择不拍。电视节目要先和电视台签约,节目免费提供,电视台则给你几分钟贴片广告,管你卖广告赚不赚钱,你必须一直录下去。所以李静每周都为下周制作节目的费用焦虑。最落魄的时候,她外债200多万元。

后来穷极思变,她跑去跟电视台谈判:5分钟的贴片广告全给电视台,只把其中30秒作价付费给李静。对电视台来说,这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节目收视率高,广告收入进账,收视率低,直接下档。电视台同意试一试,每期节目给李静这边2000块钱。就这样,李静成了全国第一个把节目卖给电视台的人,这一卖还卖了50个台,一期成本3万元的节目能卖10万元。制作不愁了,很快,收视率节节上升的《超级访问》还拉到了大红鹰的冠名。

买节目的电视台不乐意了。可这时李静已经有了卖方市场的底气。凭着自己的商业方向感,她找到了一种卖节目的新思路。不过,这还远远算不上成熟的商业模式。

让李静由明星主持人和节目制作人彻底转型成为商人的契机发生在2007年。当时,李静的东方风行旗下已经有包括《超级访问》、《美丽俏佳人》、《情感方程式》等多档节目,华谊兄弟传媒表示出浓厚的收购兴趣,也正是这时候,李静在饭局上认识了红杉资本中国创始和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她最终选择了与红杉合作。

之后,李静确立了以节目内容为支撑,发展自有品牌和商品零售的模式。而这正是出于沈南鹏的建议。沈南鹏先帮助李静成立了东方风行商贸有限公司,与之前的东方风行传媒公司独立运作核算;然后建设乐蜂网,搭建起电子商务的平台。李静不懂电子商务,沈南鹏就为她挖来了百思买的运营总监负责乐蜂网的管理和运作;李静对毛利率等财务数据全无概念,沈南鹏就为她推荐了财务总监……

李静自有品牌J-plus的第一款主打产品精油就是一个成功的操作案例。先是在她主持的《美丽俏佳人》上陆续播出精油专题,介绍精油的各种用法,进行市场预热,然后该款精油登录乐蜂网进行销售。2009年,该款精油的销售额就已达到几百万元。由于是自有品牌,据称J-plus的毛利率可达40%以上。

最近,沈南鹏还将李静推去了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除了李静天生的商业方向感外,应该说正是沈南鹏的加入和专业规划,让李静得以真正从商业角度调整并发展自己的公司。她没让沈南鹏失望。2009年,东方风行传媒成为“为数不多的投资人投资后第一年,实际实现业绩超过当初给投资人提供的财务预测的中国公司之一”。

【链接】

说到电视制作人和主持明星创业,李静的“前辈”杨澜同样借力资本,其商业之路却远比李静坎坷。

丈夫吴征就是杨澜的“投资人”。他们一起创办阳光卫视,原本准备通过观众付费和广告收入两种途径实现盈利。这种模式在中国却太超前,阳光卫视开播三年亏损资金超过2亿港元,杨澜只能忍痛转手。接下来,杨澜夫妇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和资本运作,计划打造跨媒体平台。问题在于这些项目间缺少内在联系和核心驱动力,所谓的规模根本无法带来收益。

关键时候,丈夫吴征无疑是杨澜最坚定的支持者。资本没有弃杨澜而去。

后来杨澜决定重做电视节目——《天下女人》,将职业女性作为自己的受众群。围绕这个定位,杨澜自己在职业女性领域的影响力才得以完全发挥,阳光媒体纷繁复杂的业务才找到了支点。

通过作为重要枢纽的“天女网”,杨澜得以整合电视、电子杂志等资源,打造一个中国职场女性的多媒体社区;杨澜还在尝试与中信银行共同推出中信女性信用卡,准备与中粮集团共同开发针对女性的葡萄酒产品……

李静和杨澜的人生经历各不相同,最后重合于节目制作人和主持人身份上,商业路径则是一个向外扩散一个向内深耕、一个无限延展一个致力精准,因为有了资本助力,最后殊途同归地通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