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创新的文化桎梏

挣脱创新的文化桎梏我们在大力发展和培育创新文化的同时,不能不注意研究影响创新的文化桎梏,也就是影响创新的文化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在促进我国古代汉唐盛世、康乾盛世等诸多辉煌形成的同时,也给社会进步带来相当大的阻抗。只有剔除传统文化中影响创新的糟粕,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培育创新文化,也才能更好地催生创新动机与创新行为。
  那么,有哪些文化糟粕影响着创新文化的生成呢?笔者认为,重要的在于以下一些方面。
  唯命是从的伦理道德。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严格的等级观念。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君要臣往西,臣不能往东;君要臣打狗,臣不能喂鸡。俯首听命、唯命是从,这是从政者的唯一选择。否则,你就不能在朝廷为官,哪怕一天,也都难以为继。这种伦理文化,流传甚广,甚至可以说绵延不断影响到今天。唯上、唯书的现象,是这种伦理文化的演绎;弃个性、重服从的现象,是这种伦理文化的演绎;而论资排辈、迷信权势的现象又何尝不是这种伦理文化的演绎呢?
  视创新为命的已故著名科学家王选,生前就曾号召大家向权势挑战搞创新;我国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青岛港吊车司机许振超,练就那么多的“绝活”、搞了那么多的创新,也绝不是唯上唯书、惟命是从的结果。大量事实表明,等级森严、惟命是从,创新意识就会湮没在“框框”之中;摈弃个性、屈服权势,创新人才就将止步于“杠杠”之外。要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氛围,就必须向惟命是从的伦理道德告别。
  随大流的思维习惯。“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有分量,其中不乏积极意义,很值得今天倍加重视。但也不可否认,许多负面的东西也与这个“同”字相关,比如:不前不后随大流、不冒不闯跟人走,反倒被认为最保险、最安全;“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被奉为做人做事的至理名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成为很多人的行为准则……。这样的文化心理,泯灭了多少创新的火花,阻碍了
多少探索的步伐。勇做“第一个吃螃蟹”者被说成“不知深浅”,敢于冒尖者被视为“不识天高地厚”,敢闯敢冒风险者被看作“冒失”,富有个性者被当成“不成熟”。
  大凡创新,都是对原有、现有事物的超越,都是对未有的把握、未至的实现、未知的探索,这就需要有个性的解放、求异的氛围、首创的褒奖。在如此这般的文化条件下,才能鼓励人们提出新思路,开拓新天地,创造新事物。
  求全责备的用人准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人们普遍接受的道理。然而在社会生活中,特别在看待改革创新的人物时,人们却常常以求全责备的尺度去衡量。这也难怪,因为这样量人度事的准则,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是很有市场的。凡事都讲究圆满,凡人都苛求完美。一个干事的人背后有几个不干事的人盯着,不干事的人反倒啥事没有,干事的人却落下许多不是;一个敢闯的人背后有几个人戳脊梁骨,戳脊梁骨的人反倒成了“好汉”,敢闯的人却落下许多遗憾;一个创新的人背后有几个人不断挑刺,挑刺的人反倒“识见于先”,创新的人却横遭指责。这样的事例还少吗?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有这样一番名言:“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 ‘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胡锦涛同志在强调创新时一再要求人们宽容失败。创新与失败并存,成功与失败共长。大凡创新,就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成功;任何探索,也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失败者。苛求完人、苛待探索,只会束缚创新手脚,压抑创新激情,扼杀创新事业。在向创新型国家挺进的当今,我国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给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提供一个十分宽松的环境,这包括一个极大包容的氛围,一个鼎力支持的条件,就像深圳以法规的形式保护创新,宽容探索那样,着力鼓励人们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这样,创新激情一定会不断涌动,创新人才一定会充分涌流,创新成果一定会持续涌现。
  创新,就是主张“变”,主张“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它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原有事物平衡的打破,对原有关系协调的突破,更是对按部就班秩序的爆破。惟其如此,人们才能敢于变革、勇于竞争、甘于冒险、勤于创造,也才有创新激情的竞相迸射、创新活力的千帆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