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产力的科学分析

对于生产力的科学分析

生产力运动的规律究竟是怎样的?

人类历史上的生产力应当划分为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特点又是什么?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不是一种抽象,理论上的盲目将导致“代表”时点上的错位,其结果是把未来生产力的要求拿到今天来实现。

蒸汽机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

马克思认为,与青铜器相对应产生的是奴隶社会,手推磨相对应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资本主义。那末,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什么呢?

恩格斯说:“蒸汽机确实是所有那些以它凭借的巨大生产力的代表,唯有借助于这些生产力,才有可能去实现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在这种制度下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相协调的生活。”(《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5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列宁曾经把电气化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标志,这是列宁从他所看到的历史进程中得出的结论。然而,历史的继续发展已经否定了这一结论。既然资本主义能够率先实现电气化,这就证明,电气化仍然能够容纳在资本主义的外壳之内,因而电气化还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标志。

敲了1个多世纪的丧钟为何没响

《共产党宣言》在宣布资本主义灭亡时,说了这一段话:“要证明这一点,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循环中愈来愈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象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和恩格斯得出结论说:“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显然,1848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已经拥有了建立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生产力。而这个生产力之所以存在,是根据资本主义当时的经济危机反推出来的。

反推的思维方式虽然可以说明事物的因果关系,但也容易出现因果关系的误接。以后的实践证明,马克思的这一结论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只能证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私人占有的矛盾,但不足以证明这个矛盾已经无法调和。这

要证明资本主义已经病入膏肓,还需要一个逻辑次序,即说明资本主义早期和晚期在生产力中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情况,说明这个新的生产力为什么再也无法容忍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私人占有的矛盾。《共产党宣言》缺少这个逻辑次序。

第二,一个社会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样的,有的是社会根本矛盾所致,有的则是技术上的原因。由于对经济总量平衡的规律掌握不够,对金融信用制度的运用不当,同样也可能发生经济危机。类似这样的错误不是资本主义灭亡的症状,而是资本主义不成熟的标志。一旦资本家掌握了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后,社会的经济波动就会变得缓和。马克思的反推逻辑没有分析两种不同的情况。

判断生产力水平的方法存在缺陷

马克思、恩格斯习惯于通过生产工具的变化去揭示生产力的发展,并由此推断社会的性质。他们在历史的观察中感觉到,新的工具出现以后,往往带来生产方式的改变,形成新的生产关系,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出现了新的对立和冲突。

然而,这是一种经验型的推断,它符合历史,但不能说明历史。青铜器、手推磨、蒸汽机本身毕竟没有社会的标记,这种推断在马克思那个时代之所以能够成立,只是因为从青铜器到手推磨、再到蒸汽机,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那时的技术进步比较缓慢,以工具的变化作为生产力的标志,尽管并不准确,却也能说明问题。但在资本主义以后的历史中,科


技进步大大加快,一切新的工具不等到固定下来就会变得落后。

在这种情况下,用工具作为生产力的标志必然失效。对生产力的认识,如果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我们将无法解释当前世界发生的现象,也无法真正把握历史规律。

用器物作为生产力分界的标志,容易把生产力当成技术范畴的事情。布哈林在他的名著《过渡时期经济学》中就曾经提出:生产力范畴不是经济范畴,而是技术范畴。(参见《过渡时期经济学》,第76页,三联书店1981年版)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批判雅罗申柯时也说,一味强调研究生产力,就是把政治学变成“片面的和干瘪的生产工艺学”(《斯大林文选》第622页)这样的批判,从反面证明,在斯大林的心目中,生产力只是一个生产工艺学。这种认识所带来的必然后果是: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被有意无意地取消,政治则变成了比“片面的和干瘪的生产工艺学”更为强悍的力量。

把生产力当作一个动态系统来研究

现代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组成这个系统的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结构。要真正把握生产力运动规律,必须观察生产力内部的结构变化。

生产力的内部结构首先是生产力三要素结构。社会财富的形成,起初是由劳动力(人)、劳动对象(自然)组成的,继而便由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三个要素组成。这三个要素在不同的阶段对财富形成的贡献有所不同,表现了位次的变化。所谓三要素结构就是指它们在生产力中的贡献率所形成的比例关系。

在生产力三要素结构下面,我们又看到了第二层次的结构,表现为三个子系统:

一是以人为考察对象的劳动力结构,其中又包括劳动力的自然结构、分工结构、教育结构(素质结构)等方面。其中对生产力起重要影响的是高素质与低素质劳动者的比例关系。如果两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相等,一个地区的文盲和大学生的比例是1∶9,而另一个地区是9∶1,那末,这两个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绝对不在一个档次上。

二是与


劳动内容有关的产业结构。这个结构内又存在着一个主层次,即三次产业结构,在生产力不同的发展水平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是不一样的。在这个结构下面,又可分为多种多样的产业结构,诸如农业结构、工业结构、产品结构,高技术产业结构等。

三是与劳动工具有关的工具结构,表现为手工工具与自动化工具的比例以及工具的自动化程度。两个大型的钢铁厂生产相同数量的钢铁,一个需要5000个员工,一个只需要1000个员工,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就是工具的自动化程度不同。

生产力的发展正是表现在这些结构的变化上,其中三要素结构的变化是生产力运动中最主要的内容,劳动力结构、工具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最终会反映到三要素结构的变化上来。

对生产力三要素的评价

关于自然力

劳动对象,不管是未经加工的自然物,还是已经加工过的物品,归根到底,都来自于自然。在17世纪,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还停留在地球的表层,当时的经济学家把自然资源称之为土地。

在强调劳动的同时,经济学家从来没有忽视土地的作用。人类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土地是人类永恒的生存资源,土地在满足人类需求上的作用从一开始就存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之一威廉。配第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中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这个命题表现了威廉。配第丰富的想像力。

颇有意味的是,配第为什么不说土地是财产之父,劳动是财产之母?从物质意义上说,土地对财富的形成更带有本源的性质。到目前为止,离开了大地母亲的胎胞,任何物质性的财产都不能生成。父亲对孩子的问世当然是缺不可少的,但父亲永远不能生孩子。因此,就像原始人崇拜女性生殖器一样,配第把土地看作财富之母。过去,许多人在理解威廉。配第的这句话时,仅仅把它看作为是强调土地和劳动在财富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其实,这个命题还有另一个涵义:劳动和土地在财富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不同功能。要想子


孙满堂,光有父亲的努力肯定不中。

关于劳动力

人是生产力的主体,没有人,也就无所谓生产力。马克思曾借用奥维狄乌斯《变形记》中的一句话说,离开了劳动,自然界只是一个“粗糙的混沌一团的天然物”。(《资本论》第三卷,第920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同时,人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为人力是由体力和智力两部分内容组成的。人的体力的增长是有限的,而知识的增长是没有极限的。由于知识的产生和继承,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不断提高,由此实现了经济的内涵增长。

关于工具力

劳动工具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它是“生产的成果重新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9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劳动工具的变化离不开以往劳动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积累,因此,劳动手段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标志。工具在生产力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工具不仅能缩短人类的必要劳动时间,而且能够突破人的生理限制,减少人对自然的依赖性,极大地扩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当工具发展成为用热能驱动的机器以后,它的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1800年,英国纺织业一个人所能生产的数量等于1785年46个人所能生产的数量,产生这个变化的原因就是机器。

消除一个误解:马克思从未否定土地、资本要素贡献

在土地问题上,马克思完全接受了威廉。配第的表述,他说: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第12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他也特意解释了土地为什么是母亲而不是父亲:

“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


2卷,第92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因此,土地是“一切财富的原始源泉”(《论土地国有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51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他和恩格斯都曾经严厉地批判了只看到劳动,不看到土地的错误观点。他在《哥达纲领批判》的第一句话就是:

“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恩格斯也说:

“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成财富。”(《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0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在工具问题上,马克思的观点也十分鲜明,他在《哲学的贫困》中,曾明确指出:“机器是一种生产力。”(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63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则提出:“机器的价值等于机器所替代的劳动能力的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46页)

马克思不仅强调工具的作用,而且关注工具的变化。他把蒸汽机发明以前的工具统称为“自然产生的工具”,蒸汽机产生以后的工具称为“文明产生的工具”,以区别两种工具的性质差别。

马克思特别强调资本在人类社会特定发展阶段中的历史作用:

“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因此,资本一方面会导致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社会上的一部分人靠牺牲另一部分人来强制和垄断社会发展(包括这种发展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利益)的现象将会消灭;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会为这样一些关系创造出物质手段和萌芽,这些关系在一个更高级的


社会形态内,使这种剩余劳动能够同一般物质劳动所占用的时间的较显著的缩短结合在一起。”(《资本论》第三卷,第926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生产力的三要素是一个很微妙的结构。人本身就是自然物,而大自然抚育出有思想的动物以后,人就成了脱离自然的对立物,反过来要改造自然。工具本来是人制造出来的,但工具达到一定阶段后,又成为人的对立物,改变和制约着人的活动。这三者就这样互相关联,互相对立,构成了生产力的要素。

生产力演变

土地即大自然在人类历史的始点上,马克思说的:

“土地(在经济学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物,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它未经人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资本论》第一卷,第202~203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从这个起点出发,“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人类在当时能做的全部事情就是像动物那样采集野果和狩猎弱小的野生动物。从而“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这意味着大自然对人生的制约在不断变弱,人类劳动对生产力发展的意义不断显示出来。这样,随着人的劳动能力不断提高,大自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下降。这个下降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是人们为了摆脱自然的制约而坚持不懈的结果。在这个无限的下降中,自然力的贡献不可为零,因为土地的作用不会在下降中失去它的永恒性。虽然人类必将发展太空产业,但恐怕没有人会认为,人类经济的发展可以不需要地球。

工具(资本)力贡献曲线的解读

工具力与人的劳动同时产生,恩格斯说:

“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1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对资本的定义则完全是从它在生产力中作用和社会关系中的


位置来定义的。在他看来,“资本是已经转化为资本的生产资料”(《资本论》第三卷,第920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资本与土地不一样,它是劳动的异化物。资本家既是资本的人格化。因此,劳动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则是人与人的关系。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资本力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表现了一个迅速上升的过程,马克思指出,“随着积累的过程,资本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假定原来是1∶1,后来会变成2∶1、3∶1、4∶1、5∶1、7∶1等等。”(《资本论》第一卷,第690页)马克思在这里看到的是资本主义早期的情况。虽然资本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不等于资本力和劳动力的贡献。但如此大幅度的变化证明资本的贡献还在上升。

随着人类科技创造力的提高,它的作用呈下降趋势。这个下降并非指资本的总量在减少,而是说,它的作用在不断下降。由此出现了与资本主义早期相反的情况:

在单位产品中,资本不变部分的比例在缩小,可变部分在增长。换言之,单位产品中资本对生产力的作用在不断下降,而单位产品中劳动力的贡献在大幅度提高。这就是今天所说的知识经济时代。不过,资本的作用只能趋近于零,而不会等于零。因为知识的应用毕竟离不开资金的运行。

劳动力贡献曲线的解读

劳动的作用在人类区别于动物之日起就发生。

生产力轨迹图的前半部分是根据马克思的论述画成的;D交叉点的情况,19世纪的马克思未能看到,我们给补上了;D交叉点以后的情况,谁也没有经历,是根据逻辑预测的。

人类正在进入生产力发展的第三个大阶段

劳动力在生产力中的地位正在提升到首位

从十三世纪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到十九世纪马克思的“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都表达了人类对知识和科技的一贯重视。

然而,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科技的作用有一个提升的过程。

古代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也称为手工经


济,它以直接攫取自然资源的简单办法来获得生存资料。

近代经济是一种资本经济。资本作为一个革命的力量,不断地用机械代替手工。这一伟大的变革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它使劳动力依附于资本,成为资本的奴隶。在这一阶段,科技虽然在资本经济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仍然只是实现资本增值的手段。只有在资本的选择下才能长入经济。珍贵的知识和发明,常常因为暂时缺乏商业价值而被资本视若敝帚。由于资本在生产力中的中心地位表现得如此突出,以至于人们把资本看作经济中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

现在出现的种种迹象表明,资本在生产要素中独领风骚的时代将在下一世纪谢幕告别,经济舞台的活剧,将由科学技术来领衔主演。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切体力劳动和重复性的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断降低。上一世纪30年代,美国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数目占劳动人口总数的33%,今天已减少到17%.预计再过10年将降到12%,到2020年将不到2%.与此同时,从事科技开发和研究的劳动人数在成倍地增长。两种情况都说明,人的作用将向生产系统的纵深层次转移,非创新性劳动将不再是生产活动的主体。

科学技术的加速度运动一方面造成了产业中资本密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又加速了资本的老化。就集成电路产品来说,按照西方的摩尔定律,几乎每隔3年就有一次更新。其价格则从按年下降变为按季下降,第一年值10美元的产品,第二年只值3.14元。这样,凝固的资本很容易成为陈旧技术的殉葬品。资本的使用价值是带来利润,资本一旦失却了领先的技术,也就失却了使用价值。这就导致了资本对技术的依赖。资本服从技术,听从技术调遣,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

知识和科技当然离不开自然资源,离不开资本。但是,在经济的运行中,资本的稀缺程度在下行中降低,而知识的稀缺程度在上行中升高,技术进步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意义远大于资本。

产业结构重心的根本性


转移

上一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生产力中的产业结构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一是出现了一批“高科技产业”,包括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航天产业等等。这些产业的发展意味着传统产品的生产将变成一个数字化过程,人类可以任意确定他所需要产品的数量、形状和型号,只要人给计算机一个指令就行。而人类被机器所奴役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二是新教育产业,这是以传播知识和科技文化为中心的产业。新教育产业的规模是过去无法相比的,精英式的教育正在消失。受教育已成为每个人终身的事情。这意味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境地。

三是以规划、咨询等活动组成的“脑业产业”,这类产业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各类社会科学为知识基础,对企业、政府的各种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当机器的操作不再需要人手的时候,这是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第四是以现代高科技为手段的文化娱乐产业,如影视、音乐、文化旅游、电子游戏等方面的产业,以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

新兴产业群的出现,使得生产活动发现了新的特点:

第一,自动化大大缩短了人类为生存需要所进行的必要劳动,从而使人类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去从事他所感兴趣的活动。

第二,劳动者的大多数劳动不再是人与物质的直接接触,而是发生在大脑中。

第三,人类的生产活动不仅将以智力生产为主,而且将以满足精神追求为主。这是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社会。

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如果能够在这个新的生产力中长期生存下去,将是一件咄咄怪事。

21世纪的人们终于看到了马克思、列宁都没有看到的知识经济,它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了新的视域。我们现在可以毫无犹豫地相信,社会主义一定能够实现,劳动者将以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去获得整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修正

有待更加科学的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忽视了产生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条件;而后者首先强调物质的力量。可惜的是,马克


思所看到的物质生产总是与机器连在一起的,他完全不会想到,机器工业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年以后,将变成传统产业而逐步淘汰。同样的,他所看到的产业结构,只要简单地划分为农业、工业,或者物质生产、非物质生产就行了。他没能想到,今天的产业结构会变得如此复杂,而被他看成非物质生产的第三产业居然在产业结构中占据最大的比重。

根据生产力轨迹图,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大工业不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它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知识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如果这个结论成立的话,那就只能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宣布资本主义丧钟敲响的时候,存在着生产力发展时点判断上的错误。有资料显示,当时美国知识分子的数量只占人口的6%,而今天已占51%。这表明,美国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年以后,人类才出现社会主义生产力,即创造性劳动正在全面替代重复性劳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

恩格斯曾直截了当地说:

“整个人类历史还多么年轻,硬说我们现在的观点具有某种绝对的意义,那是多么可笑,这一点从下述的简单的事实中就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止的全部历史,可以称为从实际发现机械运动转化为热到发现热转化为机械运动这么一段时间的历史。”(《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54页)

马克思、恩格斯未能看到生产力运动的全部表演就被迫离开了历史剧场。他们曾经为蒸汽机的精彩一幕而大声喝采,却没能看到此后更加辉煌的场景。由此决定,他们对生产力运动的认识不可能完整,这就是历史局限中的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修正

马克思、恩格斯在生产力时点判断上的超前,使得以后的社会主义未能出现马克思所预期的情况。对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已经感觉到了。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个别地方本来可以做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