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促销的本质

回归促销的本质
AC-Nielsen的最新调查表明:随着店内可供选择的单品数量的不断增加,高广告投入等传统营销工具已经不足以推动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店内促销的重要性正日益突显,正成为市场营销人员的焦点。
  尤其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大多消费者是低参与度的购买决策者,这决定了他们是在被动地接受广告,而媒体广告又因为从接受广告刺激到购买,中间有地空(一般在家里看广告,在商店购买)和时空(从家里走到商店的时间)的距离障碍,一般被动接受广告刺激的消费者的短暂购买冲动会被这个“距离障碍”所磨灭,除非不断的通过被动的广告刺激使消费者深刻的记住该品牌,只有当消费者在接触产品时,记忆才会被唤醒;而且在广告充斥的今天,大多广告被众多品牌、尤其是强势品牌的密集攻势所掩埋,而沦为阈下广告(不能引起目标受众的注意和兴趣的广告)。

  相对广告而言,利用终端作为与消费者沟通的平台或工具,其过程可控性更强,效果更容易评估,终端成为广告大战之后的营销主战场是必然趋势。

  但是作为终端营销的核心部分的促销环节,已是“病入膏肓”。  

  促销成了“猝死”

  根据AC-Nielsen的调查结果显示:买一送一的促销形式是接受度最高的一种形式,而降价、加量不加价紧跟其后(如图所示)。

 

  
  但是在实践中,大多数企业在促销形式的选择中,正在放弃前三种,而用的最多的是后三种(免费赠送、积分换礼、送礼品等),虽然买一送一和降价对顾客让渡价值和利益的过程最为直接和直观,同时也迎合了“消费者对以价格为表现的利益的敏感性”的事实。但是这些最被消费者接受的促销方式却存在先天的不足,譬如“买一送一”就很容易让消费者留下“该产品只有半价的价值”的负面印象,它是在对市场掠夺性的开发,舒蕾的例子就是前车之鉴,舒蕾曾经一路高歌凯奏,目前却陷入了发展瓶颈,形成了有促销有销量,没促销没销量的困局,使得其销售额和市场


占有率在徘徊不前中有所下降,舒蕾的促销从本质上说不是促销,而是一种贩卖创新,促销一旦成了一种长期固定的销售形式,那就不是促销,是变相的降价,这种变相的降价直接导致渠道真实价格倒挂,直至会因为通路不通而加速产品消亡。

  可见,最被接受的促销方式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促销是品牌危机的信号

  促销的初衷是要促进销售,但是这种销售不应该理解为即时的销量增加,而是促进渠道流转、以及终端动销的速度提升,要达到这个目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扩大消费群体,准确地说是将潜在顾客,或者转换性顾客培养成为品牌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促销担负着培养忠实消费者和提醒老顾客的目的,这是为了促进消费者购买的频率,这才是促销的基本使命。

  然而在实战促销设计的过程中,不少企业误读了促销的内涵,当然也有的企业是因为出于对同质化促销的无奈,找不到更特别、更有效的促销方式而陷入过度促销、甚至以促销做销量的误区。

  甚至有的企业有意无意地将交易总量作为衡量促销效果的基本指标,以致于在促销的时候,对执行者产生误导,他们不考虑促销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挖掘潜在顾客,甚至为了应付考核,将促销对象锁定为老顾客和忠诚顾客,通过让利促销或价格战式的促销对市场掠夺性开发,寅吃卯粮,将顾客未来的交易提前履行。

  而在下一期,市场需求已经被提前掠夺,销售队伍要完成业绩,只有再下更猛的“药”继续掠夺市场,周而复始,市场陷入恶性循环,企业除了发生费用、损失利润、引发促销战、抑或价格战等弊端以外,并没有得到任何其他好处。

  大凡运作顺利的产品或品牌,就不必要进行广告和促销,因此促销常常会给消费者一种负面印象,即该品牌出问题了,只有卖不动的东西才会打折、降价,促销力度越大,则预示着品牌的危机越严重。

  不用打折的促销

  促销的同质化和盲目性让传统促销逐渐走进死胡同,许多品牌在选择促销方式时,不得不小心翼翼,即便


如此,在同质化的促销比拼中,传统促销方式渐渐变异为价格战,不知不觉地走进死胡同。

  因此一种全新的促销理念应运而生,新的促销形式不再用赠品,不再打折,而是通过对消费者行为进行深度研究,根据消费者的行为特征进行资源整合,达到与消费者互动沟通效果最大化。

  举例而言,台湾统一企业对消费者行为进行了大量数量研究,以发现销售地点对销售的促进关系,结果表明:产品陈列面的增加一倍,销量可以增加23%,如果增加到三倍,销售可以增加40%;而侧放陈列产品则会损失25%的销售;陈列位从货价的最低端移到货价的黄金视角位(消费者平时最舒适的视角是低于水平线10度的,因此目光在货价130-150CM的位置停留的时间最长,故这段货价称为黄金视角位),销售可以增加78%;在终端陈列上贴上一张POP,销量可增加13%;如果再加上一个落地堆码陈列,销量还可以提升42%;

  同时在研究过程发现,中国人大多习惯于向右看和向右转弯,因此在设计陈列面或端头的位置时,陈列面尽量至于货架的左边,而端头陈列设计在动线方向的右边。而在香港,大多顾客也是习惯向右看,但是习惯向左转弯,这也许跟各地交通规则不同有关的缘由吧。

  掌握这些规律,其销售促进的增长倍数是可以直观的计算出来的,另一方面,哪些地方是营销费用的黑洞,也立见分晓。

  麦当劳也做过类似的研究,在麦当劳,一般是一字排开五个售口,大多消费者习惯于在右起第二个售口购买,然后是右起第四个,然后依次是中间的、右起第一个、最左边一个,抓住这个规律,麦当劳在员工岗位分配时,最娴熟的员工放在右起第二个位子,而新手往往安排在最左边那一个。麦当劳无需另外投入促销费用,仅仅是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就可以整体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为消费者创造和让渡更多价值,以促进销售。

  在消费者感官刺激方面的研究中,获得对销售的促进的成果也越来越丰富,譬如“五觉” 营销刺激悄悄


流行起来,即对消费者“味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刺激,甚至是“整合”刺激。比如定位给管理者的书刊,撒上他们最常用的香水,通过嗅觉引起他们的注意,可以让他们体验一种亲和力;再比如在听觉上,在促销导购中的研究表明,高于正常语速120%-130%时,顾客会认为导购员很自信,故而转移为对产品和品牌的信任;再比如,比较悠扬的曲调和旋律,可以平抑人们的心情,会减缓思考的速度,而相反比较激进、劲爆的曲调有助于使客户情绪高涨起来,甚至激动起来,在这种情绪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的时间会明显缩短,表现出冲动性购买的各种特征;在触觉上,比如超市的食品促销员如果同顾客有轻微的接触,会增加顾客的亲切感,前来品尝和购买的顾客会就会更多,等等。  

  如此种种新的促销手法只是冰山一角,将促销建立在对消费者高度了解与洞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达到促销的效果,而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摆脱促销“危机信号”的宿命,以回归其本质――寻找最佳的方式与消费者互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