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营销:成本制胜

        到吉利去,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吉利在花钱的问题上可真是“斤斤计较”。

    花小钱办大事。

     吉利充分利用民营企业那种滚雪球的发展模式。在考察国内外不少汽车企业后从中总结出许多有益的东西,吉利发现这些财大气粗的大集团,往往都是强调轿车要大规模生产,这种大投入的搞法,又往往与市场营销情况不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经济规模与规模经济的矛盾,结果是往往投入上百个亿建成几十万辆生产能力的汽车厂,而最终一年才销售出几万辆,无疑增加了制造成本。比如,像神龙投资了150亿人民币,花了5年时间,光利息分摊到每一辆车上就是上万元钱。

     根据销售量建厂,不搞“一口吃个大胖子”,汽车制造成本就会大大降低,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无疑又是一大机遇。刚开始造汽车的时候,吉利豪情制造厂的生产能力是一年2.5万辆,花费才3个亿,吉利宁波基地5万辆的生产规模总共投资虽然才7亿元,吉利认为并不比那些投资上百亿元的大型生产厂逊色。有些企业引进技术,连钢筋水泥都引进,成本怎能不高?投入大,利息就多,运行费用就高。

    在建设的时间上,更是让人惊奇。1999年8月,宁波美日公司在北仑港畔打下了第一根桩,到2000年5月17日第一辆美日汽车驶下生产线,历时才9个月,像这样的项目,国外一般需3至5年,别克建厂用了两年零三个月,被称为创下了汽车史上的世界纪录,而美日公司比这个世界纪录缩短了一年多时间。

    除此之外,吉利建线是可拆可合式,生产批量没有上来时,就只用其中一部分,批量上来,再把线连上,而不一步到位。吉利在生产线的建设上也不追求气派,而是尽量缩短工位,增强生产节拍。按别人的生产节拍,一年出100辆车,吉利可能要求出1,000辆车,那么吉利的工位就比别人短了,这也为吉利省了不少钱。“比如说厂房,别人的厂房可能是带空调的,我们现在没有,虽然对工人的操作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不会很大,老百姓


买车不会问这车是不是带空调生产的。”

    在零部件采购上,吉利针对我国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过剩这一状况,不搞“大而全”,而是广泛利用现有配套企业的生产能力,企业通过招投标,与国内400多家配套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浙江省是全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一汽、东风和上汽等许多配件,都是浙江供应的,这里有优良的配套件环境。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吉利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管理结构精巧,机构比较单一,实行一人多岗,销售员又是售后服务员,也是公共关系员,采购员也是质量检验员、成本核算员。需要协调的事情减少了,工作效率高了,成本就降低了。

    但是对于吉利采取的一人多岗以降低成本的做法,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卢东斌认为,在企业的初级发展阶段,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直接人工,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但这种方式也是危险的,很可能造成权责不明,人员职责难以专业化,所以不是企业的发展方向。
不花钱也办事。

    搞“模仿”不用什么技术转让费。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缪雪中指出,吉利轿车不是纯粹由我们开发设计出来的,有人指我们搞摹仿秀,我们的车确实是夏利车型的改造品种,不过为此我们也省下大笔引进技术所需费用。吉利豪情L6360微型车仅花费300万元。原吉利研究院负责人乐玉汉的观点是:“最初改动不大,成功的几率要高一些,而且投入少、见效快。在特定的时期和条件下,这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乐玉汉有一种非常形象的描述:“差一步的,我们就把它拿过来;差好几步的,我们就准备明天拿过来。”其实,在企业发展初期,这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产品开发捷径,也是许多大企业发展初期的必由之路。

     众所周知,吉利是用夏利的平台起家,采用夏利成熟的底盘技术,也采用了夏利成熟的配套系统。真需要关键技术的话,可以将技术人员带技术一块儿挖过来。吉利里的许多技术人员,也都是从生产夏利的天汽挖去的。对于“模仿秀”,吉利高层也有自己独到


的看法:汽车从一诞生到现在,哪一辆轿车是五个轮子的,除了备胎都是四个轮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哪个汽车都是模仿秀。轿车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是一个发动机,哪个厂的汽车是两个发动机,我没有看见过。

     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就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成功的。吉利的说法却更加纯熟:不可否认,吉利自生产汽车起就伴随着“模仿秀”的非议,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吉利绝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认真地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我认为,模仿只是简单地、不加区别地重复。学习是在解剖、理解的基础上吸取其精华,然后结合自己的特点加以改进的过程,是在已有的东西中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和聪明才智。吉利的新车型设计就是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结合自己的能力和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开发目标,从并不复杂的外形改变开始,这样不仅为老产品赋予了新的生命,也给了自己机会。尽管我们当时做的不是核心技术的开发,但贴近市场。在不断发现、迎合、引导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吉利不仅扩大了自己的消费群体,也逐渐积累了经验,锻炼了自己的开发队伍。

    要求一个刚成立几年的汽车生产企业生产出不带“模仿”痕迹的轿车恐怕不太现实。在外国轿车品牌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吉利敢于站出来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办法,努力开发中国的轿车品牌,这种精神值得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