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

    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口语交际创新教学方面,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说出立意“深、新、活”的好篇章。
    一、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的,与通常情况下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如我们在口语交际创新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说出来的内容就有独创性,就能达到立意深刻的目的。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其中讲了很多名人巧用“逆挽法”,反弹琵琶,顿生妙趣的事例。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有一天登山时看到一群秀才在吟诗,也上去凑热闹,秀才们不认识他,都想看他的笑话,就让他吟。他的“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的如水般平淡的句子引来了一片讥笑,接下来他吟出的“举头红日向云低,万里江山都在望”一句,大气磅礴,境界雄壮,却让讥笑声嘎然而止。我们若能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借用其逆挽妙法,引发逆向思维,也定能使口语交际活动更加妙趣横生。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总爱根据习惯说法,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因此,在创新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探索和挖掘,说出人人心中皆有,个个口中全无的话来。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后,我让学生畅谈心中的爱,鼓励学生歌颂伟大的爱,也激发他们逆向思维,说出独到的见解。结果大多学生认识到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有爱生活才幸福,有爱未来才美好;爱给人信心、力量和勇气。令我最激动的是一些学生用了逆向思维:家里人的溺爱限制了我的自由,限制了我的发展;老师包容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产生隔阂;过分的爱使我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还有人把电视剧中“爱是一把双刃剑”也搬进了课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不偏爱。逆向思维使话题被展开,立意不再单一与狭窄,内容新颖、独特,使“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的歌声变成了心声。
    在“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的辩论活动中,学生通过逆向思维,真切感受到“读不健康的书有害”“读书不求甚解也有害”,悟到要“好读书”,还要“读好书”;知道怎么做“开卷有害”,明白如何做才“开卷有益”。
    这种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的手法虽说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它以意料之外的惊人手法,达到深刻表现的目的。当然教师在启发学生时,应加以强调,不能随心所欲,随意逆向;不能毫无根据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在立意求新时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背离道德。
    二、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通过旁敲侧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将思维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扩展和扩广,从新的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与逆向思维的区别在于它与习惯思维是平行同向的,不是逆向的。其特点是不受定势的影响,对一个问题从侧面换角度思考,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向去,以求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提出新观念,获得新结果,产生新创造。
    宋徽宗赵佶常以诗句为题招考画家。一次他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让画家作画,画家们绞尽脑汁,有的在“踏花”上做文章,有的在“马”字上下功夫,有的在 “蹄”字上花心思,可谓个个煞费苦心。唯有一位独具匠心,画的是“蝶儿追逐马蹄,翩跹起舞”,仅用几只蝴蝶,就让我们顿觉花“香”扑鼻,真可谓曲径通幽,妙笔生花。还有一次画《深山藏古寺》,有位画家仅画了个在泉边一瓢一瓢地往桶里舀水的老态龙钟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表现得含蓄深邃淋离尽致,画面虽看不到寺,观者却深知寺“藏”在深山之中。这位画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运用了旁敲侧击的侧向思维,选择了和尚挑水的新颖角度来表现主题。白石老人 “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所以他的画总是新意迭出。口语交际也应如此,立意构思上要妙用侧向思维,翻出新意,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正因为贝尔有这种侧向思维的创新意识、习惯和能力,他才发明了诸如电话之类的新事物。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我们也要带领学生“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收独辟蹊径的效果,达到出新意的目的。
    在组织“怎样保护环境”的口语交际训练前,为了引发学生侧向思维,我利用自己教《品德与社会》的优势,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学生参观了本地的厂矿企业,感受了家乡山河的壮丽,目睹了环境污染的现状,聆听了领导的介绍,了解了这些厂矿为家乡发展做出的贡献。归来后,学生的思维与课本知识在情感上碰撞出火花来了。他们对厂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经济发展,又要持续发展”的口号有了浅显的认识。口语交际时不再停留在大话、套话上,而是结合本地实际,畅谈自己的认识(但大观点不变——一定要保护环境),还有人以“假如我是乡长、厂长”“我作为一个公民、一个小学生、一个未来人”为题谈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最后还定下了“刷标语宣传、写通讯报道、从我做起、写建议书、赠锦旗”等十多条可行的环保方案,既提高了口语水平,又增强了环保意识。
    三、纵横驰骋,引发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思维形式和其它发散形式的综合,它要求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它能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来。
    当前,“话题作文”是潮流,口语交际训练也依托“话题”,这给了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如果长期的进行话题训练,学生也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也势必局限于旧路老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让其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让其语言达到“奇、新、美”的境界,不再吊死在一棵树上,不再局限于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扩散的思维,扩大思维量,提高思维变通性和流畅性,让他们语言篇章也“横看成岭侧成峰”。
    在教学《凡卡》一文时,我有意利用课后的思考题“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作为口语交际训练的话题,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发他们多向思维,结果大出我的所料:有的学生顺着课文意思,写出了凡卡的悲惨结局;有的学生侧向思维,让凡卡的命运有了各种转机;还有的逆向思维,让凡卡的命运彻底改变,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不行吗?学生为了自己的续写站得住脚、自己的美好愿望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可是想尽了“合情合理”的理由,有的还与同桌争得面红耳赤。我追求的就是这种效果——多向思维下的多维效果。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助推剂,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在口语交际创新教学时,要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鼓励他们说出立意“深、新、活”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