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训练在媒体中的运用

创新作文训练在媒体中的运用

传统的写作是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平时积累的材料,通过构思和某些技巧,借助语言文字所完成的一项创造性劳动,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而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作文创新要打破旧观念,把作文训练融于多媒体中,增大学生听和看的机会,采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可视可听形象逼真的情景,让学生在细致周密观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对图片动画赋予语言的活力(并善用修辞手法),使动画能跳动时代的音符,给学生的文章注入活力,增加一抹亮色,从而写出更有特色的美文。

一、    引导学生切换主题,进行续写或改写训练。

教材中有些文本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学生学习后,心中有许多话要向文章中的角色劝诫,或想为课文中的角色鸣冤翻案,或对文章的结局有独到的设想。为满足学生这些急于表达的愿望,可要求学生把心中的话编成故事。当学习了《马说》一文后,让学生根据内容写假设《千里马遇到伯乐》。这时在多媒体上展示伯乐在集市上转悠,忽然听到马的嘶鸣声,他便径直走来,发现一僻静处一匹瘦骨嶙峋的高头大马,听到它叫声宏亮,看到它前蹄使劲刨土,显得躁动不安,伯乐正在他细端详。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马的神态、动作、声音进行描写;对伯乐的神态、心理、语言进行揣摩,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写出伯乐发现千里马的过程和千里马的结局,把文章续写出来。学完法国著名作家莫伯桑的《项链》后,在视屏上出示玛蒂尔德出席夜总会前,在镜子前欣赏自己动人的倩影,及十年后还清债务时那端庄朴实的形象,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想象,对《项链》的结尾进行续写训练。同学们看完图片后,啧啧声不断,叹息马蒂尔德的十年辛酸。有的同学甚至描绘出她生活的场景和勤劳的身影,这样运用视图与作文的整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多数同学有话可说,从而提高了写作效率。

二、    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写出不同题材的文章


在习作训练中,同一题材从不同


角度思考,可确定不同的主题。如在训练以“叶”为题的习作时,在多媒体上展示这几幅画面:

第一幅早春柳叶吐翠,万绿初露,翠绿鹅黄,一色新嫩;第二幅栉风沐雨的各种树木,遥望生机蓬勃、苍翠挺拔,如黛如墨;第三幅秋色渐黄,如火如丹。让学生看了这些插图说出自己的感受。甲生说,第一幅图片让我想到:春光明媚,黄鹂鸣翠,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勃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乙生说:第二幅图可赞美叶对生命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你看:它在凌冽的春风中绽放,在炽热的阳光下长大,从冰雪消融到寒冷秋末,它经历了风吹雨淋,虫咬石击,以致千疮百孔,可是它并不凋零,它顽强地走过了自己的一生,完全是因为对阳光、泥土、雨露充满了热爱,对自己的生命充满了执着,以致享尽天年。这不正是一部人生历程的哲学吗?仔细观察第三幅插图后,丙生说:金秋十月,丰收在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可谁曾想到,是叶给了花朵果实养料、水分,使鲜花开得更艳,使果实更饱满,这正是具有绿叶般奉献精神的人们品格的真实写照。正如清代作家龚自珍的人生格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由此可知,在作文训练中以同一题材为内容的话题作文,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摒弃习惯的思维定势,从多角度、多方向、多渠道观察图片和动画,写出各种体裁的文章来,这样的文章想象大胆,立意新颖,富有创造性。

三、    引导学生的创设情境,使学生畅所欲言。

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入手,加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综合训练,如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我先在多媒体中显示图片,让他们进行直观想象,再放一些恬静、柔美的音乐,如《故乡的小路》,

《故乡的小路》

1、         我那故乡的小路,是我童年走过的路,那路旁的小花给我欢乐和幸福。啊!弯弯的小路,是我梦中思念的路。

啊!弯弯的小路是我童年走


过的路。

2、         我那故乡的小路,是我童年走过的路,妈妈抚摸着我的衣裳,轻轻地对我嘱咐。啊!弯弯的小路,是我童年走过的路。

啊!妈妈的话(儿),在我心中永记住。

让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训练,这样就训练了学生的听、说的能力。接着,再让学生把看到的和听到的通过合理的想象写成一段话,进行片段写作训练。学生写好后,让他们自己轻声念念,随即抽三五名同学当堂诵读,并进行指导。创设情境,还可以用演小品或其它形式,根据情境合理想象。若预计本次作文学生会存在无话可说的问题,我常常是提前在多媒体中准备好一定的材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再通过想象,再写。这样的写作训练,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进行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综合训练。

2、引导学生把作文要点融入轻松的说话中,使作文的形成过程变为教学过程。

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差,不善于打开思路、语言干瘪、条理不清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打开智慧之窗,理清文章思路,启发学生模仿范文写作以提高创新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如在写“说恒”这篇作文时,一上课并设有说明这节课让学生写议论文“说恒”,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理清思路,学习议论文的语言表达。学生可以不举手,不站立,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言,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以求畅所欲言。学生毫不拘束,从解释“恒”出发到说出有关“恒”的成语、名言,再到“恒”的具体事例。然后在多媒体上打出有关名人事例和名言警句来,让学生从中选出适合证明“恒”的例子和名言警句来。

材  料

1、        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卡莱

2、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3、        恒心意味着不能半途而废。

4、        行百里者,半九十。——《战略策》

5、        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牛顿

6、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


一座山峰。——狄更斯

7、        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

8、        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

9、        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5年。

10、   李时珍写《本草钢目》花了27年。

11、   徐霞客写《徐霞客记》花了34年。

由此看出要成就一项事业,需要持久的恒心,所以巴尔扎克说:“持续不断的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

12、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他从7岁就开始练习书法,熟读前代书法论著,刻苦练笔着了迷,无论走路还是坐着,都揣摩着名家书法的架势、手指不停地在衣襟上画着字。时间长了,连自己的衣襟都划破了。他在绍兴亭“临池学书”时,因为每天洗笔砚,使一池清水变成“墨池”。正因为如此,才练出“入木三分”的笔力,形成丰富多彩的字体,真是笔笔刚健,字字飞龙,成为划时代的书法家。

13、     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22岁就中了进士,一生中曾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副宰相、史馆撰修等重要职务,政治繁多,但他又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和史传作品,数量之巨,十分惊人。有人想不通他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向他请教。欧阳修回答说:“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同时联系现实说出“恒”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意志品质、心理品质。也有同学认为“恒”是一种“愚”的表现,是死钻牛角,但必明确指出21世纪的接班人一定要具有持之以恒,有志者事竟成的精神。

针对以上交谈,我又给学生复习了有关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等知识,然后让学生大胆去写。这样的训练,即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就会经常有立意新的文章从学生中产生。

利用多媒体和作文教学的整合,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高效快捷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无疑是我们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不断进行作文教改,教出自己的风格,教出一流的学生,准是我们终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