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西溪路525号的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园。在这里园内气派而典雅的建筑,以及园后那青葱的老和山,都让我们感觉到一种创业的美丽。而在几年前,科技园刚刚起步阶段,很多老师出来创业都是过着“打游击”的日子。     

  “现在的条件跟我们刚出来的时候比,那简直没得说。”坐在科技园依山的会议室里,浙大旭日科技的单岩老师对于过去显得有些“不堪回首”。    

  他说:“浙大旭日2001年创办时,我们几个人在浙大路中宇建工一废弃厂房呆了1年半。后来厂房要拆了,我们又只好流浪到了白沙泉附近的农民房当中。”     

  流浪的日子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阻碍。单老师告诉记者,那时每个客户来到他们的办公室都惊讶,如此一高科技企业会坐落在“贫民窟”之中。这也让一些客户产生了不信任,从而放弃了合作计划。     

  今年初,这一规划建设用地1700亩的浙大科技园核心区刚刚完工,浙大旭日就第一个搬了进来。     

  据了解,这一核心区创业孵化用地300亩由浙江大学直接运作,规划建设孵化用房30万平方米,投资10亿元人民币。此外,浙大科技园还分别在宁波、温州、嘉兴、绍兴和江西南昌市建立了分园。 

  而作为浙江大学科技园市场化运作的平台,由学校出资6000万元建立的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发展,总资产已增加到1.3亿元人民币,注册资金增扩到1亿元人民币。     

  虽然创业过程中,老师们都面临着资金和场地等问题的困扰,但目前除了那些早已声名远扬的浙大中控、浙大网新之外,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依靠自己的技术优势独步国内乃至国际,他们正成为新兴的科技型公司。     

  浙大蓝星是一家专门从事节能玻璃新技术开发的企业公司。2001年,浙大的3名老师和秦皇岛一研究设计院的11人团队共同出资成立。2002年该公司研制出了一种能够将太阳光主要热量挡住的隔热


玻璃,这样就能够一直保持室内较低的温度,从而起到节能的效果。

    据公司董事长韩高荣介绍,去年公司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后就实现产值2.5亿元。而此前国内这类玻璃市场一直被国际最先进的玻璃厂商比利时的格拉维伯尔公司所垄断。由于浙大蓝星产品的价格只有普通玻璃的1.5倍,而比利时产品却是普通玻璃的5倍。因此浙大蓝星很快就把比利时产品赶出了中国。     

  韩高荣向记者透露,比利时公司为了重夺中国市场,在今年早些时候就提出收购浙大蓝星。当时他们就向对方表示,没有3个亿想都不要想。 

  浙大信息学院教授王匡和张明创办杭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要将这一技术产业化,为发展数字电视产业作出贡献。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国芯公司今年连续推出有线数字电视信道接收(GX1001)、卫星数字电视信道接收(GX1101)和数字视频处理(GX2001)三款芯片,成为我国数字电视领域产品系列覆盖面最广、系统和芯片开发能力最强的芯片设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