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体现(3)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体现(3)
 当然不能说我们的历史上没有愚忠,没有三纲五常,但是从思想本身来讲,并没有要求你去这样做,因此我们的历史上才有很多连死都不怕的谏臣。只要皇帝错了,就要进谏,哪怕皇帝把他杀了也要说,这些谏臣遵循的就是这种从道不从君的理念。

  在现代人看来也许这种做法太蠢了,但是这种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我们经常强调要做一个大丈夫,《孟子》里面讲要成为大丈夫,基本的条件有三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大丈夫的品格,这就是儒家提倡的做人的根本准则。

  有几句话我们都很熟悉,就是诸葛亮讲的“鞠躬尽瘁”,范仲淹讲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讲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都是我们经常背诵的一些名言,可以说都是在儒家的熏陶下人格的升华。

  所以儒家在人际伦理上是强调要有序有别的,但是在有序有别中,又强调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的。总而言之,它体现了一种“惟道是从”的精神。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养观念

  在个人的身心修养方面,儒家强调以修养为本。从整体来讲,修养就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养成问题。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养成要通过教育,儒家强调教育,而且十分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受教育的开始,然后是学校的教育,还有社会的教育。但是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的教育都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儒家更看重的是一个人内心的自觉性。

  儒家强调修养是一个自觉、自律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克己复礼的过程。如果我们不把这个“礼”局限在所谓的封建礼仪上,而是把它扩展到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的层面,那么我想在任何时候“礼”都是需要的。

  如果我们不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的规范和人际关系的原则的话,那么我想我们可能会处处碰壁,也就永远得不到自由了。拿佛教的话来讲就是不断地自寻烦恼。

  其实一定的自律并不是要让我们做道德的奴隶,而恰恰是让我们


做道德的主人。如果我们领悟到了,就可以从物质的奴隶变成物质的主人,从道德的奴隶变成道德的主人,这一切都在于你思维方式的改变。

  这就是哲学里面的自由,只有认识了必然才会有自由,如果你处处要跟必然斗争,那就永远得不到自由。就像我们开车出去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如果你偏不遵守,那好了,你就等着一天到晚拿罚单吧。不光拿罚单还有可能被抓起来,这还有什么自由可言?但是,如果遵守了交通法规,车开到哪儿你都会感到很自由。

  儒家修养身心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人安身立命。所谓的安身立命就是使人能够在社会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达到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乐观而注重现实的生活态度

  儒家的修养观决定了儒家生活的态度是非常乐观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它恰恰是跟佛教相反的。佛教的人生观是苦命,而儒家则是很乐呵,但这并不妨碍从不同的道理通向同一个境界。

  就像孟子讲性善,而荀子却讲性恶。但不管是性善也好,性恶也罢,一个是通过扩展善心来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一个是通过改变你的恶性来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最后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手段也大致相同,都是通过教育和修养。

  你不能说我人性善了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这是不可能的,也必须要有一个不断地受教育和自我修养的过程;而如果人性恶,你就认定自己必恶的话,那么你在这个社会上是没法生存的,还是要化性起伪,通过教育、通过自身修养来达到最终的目的。

  所以孟子和荀子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最终都达到了一个人生的理想人格的境界。

  儒家的生活态度既然是非常乐观的,那当然就非常珍惜生命。孟子曾说,“君子不立乎危墙之下”。明明知道这个墙要倒了,却偏偏非要站到那里,这并不能显出你的勇敢。所以不是说,我活着就要怎么了不起,不是这样的,而是要重视现实,不回避现实,不沉醉于一种虚无的理想,而是要通过实践努力实现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