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营销,中国企业的出路还是泥潭?

体育营销,中国企业的出路还是泥潭?
TCL以体育营销为构建全球品牌助力,重要的不是体育本身,而是借此势头快速“攻下更多的山头。”
 
近日,李东生宣布TCL网球营销战略全面启动。此次大规模的体育营销策略的实行似乎意味着,TCL将通过体育这种无国界的语言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强势的TCL品牌,TCL团队似乎据此对来年的业绩抱有很大的“信心”。
 
体育作为一种无国界的语言,有助于与体育有共同精神内核的品牌的全球化传播。近年来众多中国企业,尤其是走国际化战略的企业都将目光锁定在体育营销上。比如海尔为了打开澳大利亚市场,采取聘请当地著名的球队和球星代言来使品牌更贴近当地市场。联想也频频联姻奥运会、NBA等体育活动品牌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尽管如此,和耐克、百事等充分利用体育、音乐等无国界的品牌沟通方式成功实现品牌全球化的企业相比,联想、海尔、TCL等企业却找不出其品牌鲜明的个性标签,从技术、渠道上更找不到立足国外市场的自信。缺乏对品牌的内修,使得品牌管理者无法从战略上准确把握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模式,盲目的投入体育营销也使中国企业难遏财务风险。
 
众多走国际化体育营销路线的企业,有些是有计划性地实施全球体育营销战略,有些则显略显盲目。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体育成为颇具价值的注意力牵动因素。加之08奥运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体育营销更是空前地受到企业的垂青。容易受到忽视的是,这其实也逐渐引发了商界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品牌的同质化实质上意味着企业品牌战略的失败,而前期所耗去的巨额推广费用是不可能追回来的。
 
跳出体育营销执行到位的问题本身,那么品牌真的是靠体育赛事就能堆出来的吗?
 
三星过于显眼的体育营销,是中国商界对体育营销存在着诸多误读的榜样。许多人认为三星品牌的崛起归功于体育营销,特别是它赞助汉城奥运会的创举。实际上三星早在赞助奥运会之前,已经是一个业务遍布全球的品牌,其产品已进入全
球的前十名,只不过是其品牌美誉度不高而已。另外,三星每年市场费用中只有20%投在体育营销,体育营销并非三星品牌成功的全部。由此正确的解读应该是,三星的国际化=技术值得信赖+业务遍及全球+全球营销推广(包含体育营销)+全球化的品牌高度。
 
联想的国际化路线颇似三星,近年来不仅通过收购IBM的PC业务获取美国市场渠道资源,引入外籍高管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整合能力,而且频繁开展和冬运会、F1赛事、NBA等具有高品牌价值的体育活动的合作,推动品牌成长,希望以此加速“通过08北京奥运的品牌推力实现全球化品牌高度”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从执行效果来看,我们会明显感觉到联想步履的蹒跚。其实,难点就在于联想品牌的内核没有三星那么清晰。以新贵族为品牌标签的三星,所到之处,无不把韩国精神带到。
 
就超越国界这一命题而言,体育也好,音乐也好,毕竟都只是形式。单项的体育赛事也好,奥运会也好,其倡导的往往是多维的文化价值观念,一个品牌如果能与其中的某一种理念相互融合,就已足够受到普遍的尊敬。08北京奥运,中国企业都想据此提升品牌,基本上都启动了体育营销,这其中对品牌的定位和品牌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才是根本。
 
TCL以体育营销为构建全球知名的TCL品牌助力,需要准确定位其品牌个性到底是什么,品牌所倡导的精神内核又该如何表达,并与体育精神中的何种因子相对应和匹配。中国企业走向全球,首先不能放弃对技术的研发和渠道网络的搭建;构建全球品牌,其思路应该是先确立自身的品牌价值内核,再寻找匹配的营销方式进行全球品牌传播,才能真正构建广受尊敬的全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