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公司到小肥羊

从网络公司到小肥羊
2006年私募投融资领域热钱翻滚,惊涛骇浪,无数资金砸向高科技互联网TMT(科技、媒体、电信)领域。风险投资(VC)的热钱吸引着创业的热情,众多 WEB2.0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拿着一张BP(Business Plan,商业计划书)到处找钱的情景又开始上演。但精明的投资商们已经发现互联网大潮里泡沫显现,估值偏高,逐渐将眼光和精力投向媒体、教育、医疗、能源、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就连几年前不被VC看好的餐饮业,也异常火爆:继“一茶一坐”之后,又有“小肥羊”成功融资。恰好此时,中国最大的民办教育学校 “新东方”成功登陆美国纽约交易所,为9月10日的“教师节”赋予新的内涵。

  在长期与民营企业家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行业民企的老总们与高科技公司的CEO在心态、风格上很不一样。高科技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大多年纪较轻,还在为“第一桶金”奋斗,有着无畏、轻松的作风。民营企业家们通常比较有“家底”,有房、有车,而且这些家财是他们一砖一瓦打拼起来的。面对国际资本,他们瞻前顾后、思虑重重。由于创业历程和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家通常在认识上存在三大典型的心理误区。

  误区1:不缺钱,因此无需找VC

  不可否认,中国有众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不管是杀猪的还是种菜的,抑或是卖化肥的,都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都能闯出一片天,吸引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PE)的眼球。业绩(概念、名声)不错的民营企业必然会被人踏破门槛。

  与VC们的积极热情相对应的是,我们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们对VC似乎不是那么有兴趣。与IT公司资金饥渴不同的是,我们常听到传统行业的民营企业家们说“我们不缺钱,我们不需要VC投资”。而且,越是VC追捧的公司似乎越经常宣称自己不缺钱,这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好公司现金流比较稳定,在短期内不会出现资金问题。

  但仔细推敲,你会发现,做得好的公司应


该缺钱才对。如果公司处在高速增长期,要抢占市场份额,争取为更多客户服务,能不缺钱吗?不缺钱是因为没有进步!你觉得自己不缺钱说明你仍处于静态发展阶段,而在竞争激烈的商业战场上,不发展只有被击败。

  记得当年我们为分众传媒进行私募融资时,江南春始终理直气壮、反反复复地向VC讲述三条道理:一,我为何要做分众这件事(既我的商业模式有何创新);二,我要做成分众的商业模式,我需要多少资金的支持;三,我将来会做成行业里什么样子(即我会为投资人带来如何可观的回报)。

  往往投资人带来的不只是金钱,他们还会带来很多战略资源、品牌价值、国际化运作视角以及对企业结构治理的建议。不难发现,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背后均有国际资本的支持,包括内蒙古蒙牛、上海永乐、上海分众、无锡尚德以及北京新东方等。

  误区2:我不便宜,我的公司PE值应是……

  有些民营企业在融资起始阶段,往往喊出天价。这种心态是其缺乏专业知识和过分自信导致的。很多民营企业家能拿出一套看上去很美的财务报表,但仔细推敲不难发现,这种报表往往是现金收付制,其中要么存在大量难以收回的呆坏账、负费用,要么就是收入确实有问题,很难通过这种报表判断企业的可持续扩展能力(Scalability)。

  很多企业家会高估自己的盈利能力,为了获得较高的估值与VC签订对赌协议(投资方与融资方在达成协议时,双方对于未来不确定的约定;如果约定的条件出现,投资方可以行使一种权利,如果约定的条件不出现,融资方则行使另一种权利)。结果往往为自己的草率“赌博”付出代价。

  寻找VC实际上是寻找自己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如果一味对公司估值开出天价,一味与优秀的同类上市公司的市盈率(PE值)看齐,不给自己未来的VC伙伴留有赚钱的空间,恐怕与VC合作还是会“同床异梦”。

  民营企业家要有大局观、长远观,私募融资只是公司发展的一个台阶,因此要善于听取融资


专家(如专业财务公司)的意见。江南春的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可以卖40、50倍市盈率(PE),在其首次公开上市(IPO)之前的三轮私募,都是以个位数PE值实现融资的。

  误区3:家族企业较好控制,VC进来会失去控制

  相当多的民营企业是以夫妻或兄弟等家庭裙带关系起家的。在打拼出一定的基础后,开始面临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团队管理和团队激励体制以及如何吸引与留住人才的课题。带有较浓家庭色彩的公司,一般在公司治理与管理方面都会形成监管成本过高、较难吸引中、高级人才加入的问题。


  VC投资介入企业后,往往需要一系列的投资人“保护”条款和特权。并且新的资金注入,也会带来新的国际通用的公司治理与团队建设的机制与措施。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的确削弱了之前公司一人说了算的情况,但长远看来,企业管治“民主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障。


  国内民营企业家在改革开放后的近20多年里积累了相当的物质基础和宝贵的经验。而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大、做强,成为本行业的翘楚并进军国际市场,将是一大机遇和挑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诞生更多的江南春、施正荣、俞敏洪、朱骏、牛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