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具商青睐奥运商机

日前,以文具见长的外资品牌史泰博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办公家具的独家供应商。这让身为奥运文具独家供应商的中国贝发着实吃惊,并直指对方隐性违规。由此,围绕奥运商机的明争暗斗在两大文具商之间展开文具老大独家供应家具近日,史泰博商贸有限公司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办公家具的独家供应商。这个消息让业内外很多人士都感到吃惊。

     要知道,位列世界500强的史泰博是全球最大的办公用品公司,自1986年成立以来,目前在全球已拥有1 600余家办公用品超市和仓储分销售中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办公用品界巨头。因此,按道理来讲,史泰博非要成为奥运独家供应商的话,怎么着也得冠以“办公用品独家供应商”,而不是“办公家具独家供应商”。

    而从史泰博的主营业务来看,更不应该成为办公家具供应商。记者在史泰博网站上看到,其办公家具的门类介绍排在耗材文仪、设备周边、通讯数码等产品之后,从重要性而言,办公家具并不是史泰博首要推介的商品门类。

     在史泰博网站上的销售排行栏目中,仅有“办公文仪、常用耗材、办公整机、日杂百货”等四大类商品的销售排行,并没有办公家具此类商品。而在排行榜中的四大类商品,除日杂百货之外,其他三类商品贝发集团均涉足经营,而排在第一位的办公文仪,比如文件夹、笔、订书机、回形针等,大部分商品种类都属于文具商品之列。

    另外,史泰博从2006年起,开始聘请凤凰卫视女主播陈鲁豫作为形象代言人。有关人士表示,在广告中,无论从“买办公用品就找史泰博”代言及其广告表现,还是从它的产品性质来看,史泰博的品牌属性都不是“办公家具”,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办公文具商。

    令人不可思议的,还不只是这些。香港皇朝家私已经是北京奥运会生活家具独家供应商,史泰博又成为办公家具独家供应商,被很多人认为“多余”。有人甚至打了个比方,在汽车企业中,能否分出公务车供应商和私家车供应商.
曲线竞争考问国产品牌实力但作为全球五百强


的史泰博,费力气成为奥运独家办公家具供应商,应该不是闹着玩的。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中国目前最大的文具生产商和供应服务商,早在2006年4月就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文具独家供应商贝发集团品牌总监李柏颖,第一感觉就是非常诧异--难道史泰博转型生产办公家具了?

    史泰博商贸董事长金卫国却反过来认为“贝发的态度很奇怪”。他说:“虽然贝发和史泰博在办公文具产品上是竞争对手,但史泰博以办公家具成为独家供应商,是符合整个奥运招商的程序和规定的。因为史泰博的口号一直都是‘满足办公所需’,办公家具当然也是主营业务。”

    相关人士表示:“如果贝发觉得不公平,可以向奥组委提出申诉。”

    申诉?先给个理由。

     记者了解到,统一是以“方便面”成为供应商的,如果统一不这么做,可口可乐必定会申诉,因为统一有茶饮料和碳酸饮料,如果不加以具体的识别,势必会和可口可乐冲突,所以统一在品牌识别上必须注明“方便面”。因此,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副部长刘军表示,为了避免产生分歧和产品交叉,史泰博今后必须以“办公家具” 来进行奥运营销。

    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实际传播效果中可以发现,当史泰博作为独家办公家具供应商,其品牌称谓与奥运标志共同使用时,大家记住的依然是其代表的文具品牌。这是一个惯例,当一个已被普遍认可经营某一类产品的品牌,希望凭借另一类不同的产品从事其原有产品不能从事的业务时,消费者理所当然地会联想到其所经营的核心产品。这也是为什么如果可口可乐成为碳酸饮料赞助商后,百事可乐即使以服装品牌进入赞助商行列也会被否决的原因。
贝发集团品牌总监李柏颖认为,史泰博以非核心业务“办公家具”的身份成为供应商,在奥运会取得成功后,无疑会刺激其主营业务的发展。

    这样看来,史泰博似乎真的有点狡猾。但既然已经“尘埃落定”,史泰博成了奥运供应商,而且符合招商程序和规定,贝发要想反戈一击,拉其下马,绝非易事。

    拍案而起还是与狼


共舞尽管贝发集团已经惊动,但依然没有动作。

     文具业一位权威人士告诉记者,“退让或反击”实际上已经不是贝发企业自己的事情了。这反映现阶段中国企业遭遇国外企业攻击时的一种竞争态度。贝发完全可以拍案而起,因为这是一种规则。我们走出去,别人都要求中国企业遵守规则,而到了中国,规则如何不能维护?对于所有希望通过北京2008年奥运会战略得以成长的中国品牌,必须敢于面对这种挑战。像我们的家电品牌和网络品牌一样,奋起抗击国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入侵。而不要像我们的物流百货业一样,沉默到沦丧,甚至消亡。

    该人士表示,国内企业目前依然弱小。像贝发这样的企业,虽然在国际和国内文具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上,已经渐成大器,但是在品牌认知方面,依然与世界级企业相差甚远。可以想象,贝发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肯定是拿出多年的积蓄和很大的力气,对北京奥运会予以巨大投入,推测其目的是将自己的文具品牌带入公众的视野。但史泰博的进入,将迅速消解其原有的影响力。面对这种侵入,面对中国高达3000多亿元文具市场份额的流失,贝发集团是否还没有发觉危机所在?

    但还是有乐观人士表示,真金不怕火炼。外资品牌不守规矩的进入,恰好给了一个考验国产品牌实力的机会,不妨坦然直面,不妨与狼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