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连锁经营的几个难点

  2006年7月份,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业务萎缩后,美亚音像连锁店进行了全面整合,最后由上海藏音阁音像文化有限公司以承包的方式从美亚集团全面接手。美亚音像作为国内最早尝试开展连锁业务的音像公司,曾在鼎盛时期在全国铺设门店多达200余家,其中绝大多数门店都在黄金地段抢滩布点。当时,美亚音像月入千万,也曾一度准备把连锁店发展至500家。然而,轰轰烈烈推行十年连锁经营的美亚最终选择了悄无声息地黯然退出。 

  无独有偶,为规范发展音像制品连锁企业,06年上半年,山东省文化管理部门出台《2005-2015年文化市场发展纲要》,纲要明确规定,省内现有的四大音像连锁企业一律停止发展新的音像制品特许(加盟)连锁店。这一纸禁令源于过去两年内,山东省内音像连锁企业盲目的规模扩张所导致的恶性竞争。 

  上海和山东两地,曾经因为连锁业务开展的卓有成效,而被文化部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介。然而,经过9年风起云涌的扩张之旅,连锁经营最终在市场的检验中败下阵来。2005年,音像连锁企业在漫漫长跑中,集体陷入穷途末路。
为何在连锁经营的“威力”一次次地被其他行业验证过之后,连锁与音像的联姻却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乐观效果呢?

一、连锁经营与音像业的联姻 

1、连锁经营:点石成金的商业艺术 

  连锁经营,被称为是“现代流通革命”的两大标志之一。作为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的现代流通模式,连锁经营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方式也进行着不断的变革,尤其是机械化大生产方式在生产领域的运用,带来了产品品种、数量的极大丰富,由此引起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

  然而与生产领域相对应的是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发展的滞后,产品的极大丰富与消费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最终需要流通领域的改革进行解决。于是,上个世纪中期,一场流通领域的大变革展开了。连锁经营应运而生,这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态的本质,是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运用于流通领域,提炼出类似流水线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如配送流程、收益流程、服务流程、整理货品流程等。 

  连锁经营由于实现商业活动的标准化(商品、服务、店名、店貌等)、专业化(采购、配送、销售、管理等职能分离)、统一化(商品采购、物流配送、信息汇集、广告宣传、员工培训等)和单纯化(使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商业活动尽可能简单和规范,减少经验等因素对经营的影响),从而达到实现规模效益的目的。

  20世纪中期以后,连锁经营在发达国家取得普遍成功。以商业零售企业美国沃尔玛公司为例,该企业2004年销售总额达到2879.89亿美元,超过了通用汽车公司,位列《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榜首。另外,世界排名前200家的商业企业也都是连锁集团,跨国集团中营业额增长最快的也是连锁经营的零售业。在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销售额一般占市场销售总额三分之一以上,美国已达三分之一,英国更是高达近一半。 

  90年代中期,连锁经营正式进入国内,短短十年的时间,连锁经营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无论在连锁企业数量、店铺数还是销售额等方面都突飞猛进,在刺激生产、扩大内需、搞活流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我国音像连锁经营的现状 

  连锁经营与音像业的联姻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整个音像流通领域正面临着一场变革,旧的流通体制被打破,新的尚在摸索中。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音像流通领域与其它行业的流通领域一样,采用的是省市县三级批发―零售的计划批零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计划经济逐步松动,市场主体开始多元化,从80年代中期开始,新所有制形式的公司介入音像流通领域经营,计划批零模式崩溃,市场进入多级批发―零售模式。

  但是多级批发―零售模式的经营主体分散、流通环节多,经营效率低,自然给流通灵活的盗版经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而后,随着市场的发展,各地相继出现了批发商较为集中的音像制品经营场所——音像批发城,形成了音像批发城―零售模式。音像批发城以其集中经营而方便了零售商集中采购的优势的发挥,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音像流通领域的繁荣发展。但在后期,大部分音像批发城管理严重失控,成为走私、盗版音像制品的集散地,最终,文化部不得不于2002年元旦前关闭了除经营较为规范的广东音像城之外的所有音像批发城。原有的音像批发城―零售模式也因其环节过多、服务功能简单而被市场淘汰。 

  在产业外部环境恶劣,内部结构失调的现状下建立起一种更为有效的分销模式,以大流通促进上游的发展,改变现在不合理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枣核式”产业结构,成为政府和业内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