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经营”开茶馆

  张丹久大学学的是自动化,一帮同学大都是工程师,“就我一个另类,主要是自己和茶很投缘。” 

  张丹久刚刚从国外回来,“我这次去了旧金山、温哥华好些地方,主要是考察市场,想到国外开茶馆,这些地方的华人越来越多,关键是那儿的房租不比北京贵。” 

  张丹久说自己开茶馆也算是一种“错位经营”,因为上学学的是自动化,一帮同学都是工程师,“就我一个另类,主要是自己和茶很投缘。” 

  从副业到主业 

  “最初开茶馆不是为了挣钱,主要是想有一个交往的平台,有点像‘玩票’。”

  毕业后在学校呆了一段后,张丹久就下海了,和朋友在中关村开了一家公司,主要是卖复印机等办公用品,当时他们还有一个广告公司,有若干朋友,大家在一起就撺掇着开一个茶馆,大家聊天谈事儿也有一个地儿,“正好当时我们在海淀苏州街上有一个门面房,于是就改成了茶馆,这是第一家‘茗仁茶艺馆’,很醒目,因为在中关村西区改造前,我们是最高的一个楼,而现在成了最矮的一个楼。”

  张丹久说,第一家茶馆开张赶上了好时候,“1997年那会儿,北京一共才有20多家茶馆,市场刚开始起步,这种消费比较超前,赚钱太容易了。”

  茶馆经营走的是高端路线,经营乌龙茶,当时,他们认识台湾一个比较好的供货商,“乌龙茶当属台湾的最好,那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别适宜乌龙茶的生长,而大陆的乌龙茶就要稍稍逊色。”那时候,他们连茶具都是从台湾那边进口过来,一套也要上千元。这么多年,他们和台湾的供货商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直到现在也是先供货后结账,“我们不用花钱进茶叶,这块成本也是蛮高的,因此我们的经营成本相对比较低。” 

  第一家店应该说不赔不赚,但张丹久说,就像证券市场一样,你赶上一波上升行情,想不赚都难,“我们比较幸运的是,也赶上了一轮大发展,在发展中扩大了经营规模。”从1998年到2000年的三年时间,他们又开了5家店,生意一家赛一家,尤其是在官园和月坛南街的店,可以说是一个店带起了一条街。他们在官园开了第一家茶馆后,紧接着周围就开了6家茶馆,月坛南街更是如此,他们开了第一家茶馆后,旁边修汽车的、卖复印机的一看生意挺火,纷纷改换门庭也开了茶馆,到现在月坛南街上有11家茶馆,被称作“茶馆一条街”。
 
  “纯吃茶”不再吃香 

  张丹久说,从1999年到2000年,是茶馆经营的黄金时代,因为市场在急剧膨胀,高速发展,一方面那时候的经营成本比较低,另外,这是一个新兴行业,受到大家的追捧,因此能够获得超额利润。“最火的时候,新开一个茶馆3个月到半年就能收回成本,一个100平米的茶馆一年盈利至少100万。”

  但在2001年、2002年以后,后续进入的源源不断,北京的茶馆从20多家一下暴增到500家,到现在也有500、600家。“一方面竞争加剧,粥少僧多,另外,像后兴起的咖啡馆、酒吧等也开始与茶馆抢客源,原来请人喝茶是很有面子的,而现在一说就是去星巴克。但最重要的,还是经营成本的大幅上升,压缩了其中的利润空间。”

  张丹久说过去房租每平米也就2、3块钱,而现在好一点的地段,每平米得8块钱,“利润都被房租吃掉了,茶馆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像我们的官园店、月坛南街店,现在比起经营最好的时候也差多了”。

  张丹久说,茶馆说白了就是“卖水”,没有多少附加值,一个就是场所,一个就是茶,原先大家的主要经营方式就是茶位费再加上茶钱,现在有些人开始卖“纯茶”,也就是你卖了茶,这次喝不完,留着下次再来喝,茶馆只收一个茶位费。这样虽然留住了回头客,但利润也被砍下去了。现在,还有的人开一些规模较大的茶馆,经营也不乐观。 

  “跟别的茶馆比起来,我们的日子可能好过点,至少有品牌支持,而且我们入行早,投资早都收回来了,而对于一些刚开张的茶馆来说,形势比较严峻,总的来说,北京的茶馆面临洗牌,我们也在静观其变,也许别人淘汰点,我们的饭就会好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