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儿童创新意识的培养

     当今世界,已经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今后经济的发展将主要取决于知识的生产、进步与创新,取决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就赋予教育——当然也包括语文教学——以新的历史使命。因此,教师应注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儿童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中关于如何处理好培养创新意识与学习语言文字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应从何处入手、创新意识与求异思维的差异性,似乎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坚持不懈地培养下去,那么,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创造能力  直觉思维  顿悟思维  求同  求异
    当今世界,已经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今后经济的发展将主要取决于知识的生产、进步与创新,取决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就赋予教育——当然也包括语文教学——以新的历史使命。因此,教师应注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儿童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中关于如何处理好培养创新意识与学习语言文字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应从何处入手、创新意识与求异思维的差异性,似乎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应寓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之中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考虑到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语文学科是教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就应与语言文字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实,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之中就孕育着诸多创造性的因素。我们无须也不应该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活动之外去另搞一套。
    以阅读教学为例,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创新能力和内在源泉,是创造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知觉和顿悟都是斗争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下产
生的。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所说的“举一反三”便是一种直觉思维或顿悟思维。曾听到一位教师的课,他很会创设这种问题情境。他教《将相和》中“渑池会”一段,只提出了两个问题:1.秦、赵双方是分出了胜负,还是打成了平局?2.秦国在渑池会的胜利归功于谁?由于这两个问题富有思考性、启发性,所以很快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犹如燧石的相互撞击,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儿童的阅读活动,离不开其固有的生活经验,离不开想象与联想。儿童对于课文中的信息,只有在他的记忆储存中能够找到与它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以后,才能够进行匹配与识别,从而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这种匹配与识别的过程,就是大脑中的相似组块和课文中的信息通过相似运动而相互激活、相互联系、相互调制的过程,亦即联系过去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图画的过程。显而易见,离开了再现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一过程是无法进行的。有位老师教学生读《早发白帝城》这首诗,问学生:“两岸猿声蹄不住”,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诗的?不少学生都认为这句诗是说猴子叫的时候尾音拖得很长很长。有个学生却不这样看,他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有一年暑假,我随妈妈坐车去姥姥家。公路两旁的柳树上有许多知了在叫。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着,我们做在车子上听到的知了叫声一直是响成一片的。我想,两岸猿声啼不住,也应当是这个样子的。”你看,学生对这句诗的感悟不是颇有创意吗?
    又如,老师教了《草原》一课,要求学生先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再想象一下话别时的情景,尽量用上课文中学过的词语写一段话。完成这项作业,学生要检索过去大脑中储存的相关的表象,并凭借这些相关表象将两句诗想象成一个画面,还要对学过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所有这一切,哪一样能离得开创
造性的思维活动?
    由此看来,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是无所不在的。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学科优势,在组织指示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有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欲望,就能使语文学科成为培育儿童创新意识的一片沃土。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打破“以牵为主”的教学模式
    两千多年前的《学记》里就已经倡导,教育生徒要“导而弗牵”。然而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流弊仍是一个“牵”字。其通常的表现是:老师通过钻研教材,先精心编拟一个反映课文思路的“板书提纲”。上课时,教师便用这个“纲”(即绳子)牵着学生的鼻子,亦步亦趋地往前赶。老师顺着课文的情节不停地问,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逐一说出提纲中预拟的字眼。实际上是让学生“猜”老师手中的“底牌”。学生实在说不出,最后还是由老师一锤定音。如此进行教学,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呢?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里的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头脑里储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其认识与感受也不会是相同的。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切都是老师说了算,都要统一到老师的“标准答案”上来,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丧失自信,一切“唯”老师之“命”“是从”,其结果是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答案都要统一,有时候也应当允许有不同的理解。有些课后练习,要求理解句子含义,或者谈谈自己学了课文的感受。这类练习,都应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就应当予以认可。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也许更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搞好预习,我们的教材都在每个单元前面写了一段导读词。这些导读词大都匠心独运
,起到了帮助学生了解背景、启发思考、指导学法等作用,但有些结论性的话——如通过学习,认识到什么什么、受到什么什么教育之类的话,我以为就不宜写进去。因为预习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先接触一下课文,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起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如果结论在先,不光是减少了悬念,降低了兴趣,而且也遏止了学生的自主思维,妨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至于受到水磨石们教育,那是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是水到渠成的事,不是通过灌输、告诉所能达到的,所以就更不宜在预习时作为要求提出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跟学生平等对话。记得看于永正老师的录象课《燕子》,有个学生当堂发问:“燕子在水面飞的时候,为什么要用尾尖沾水?”于老师想了想,回答说:“燕子要吃水里的小虫、小虾,所以先用尾尖沾水缓冲一下,不然燕子就会因惯性一头栽进水里。”教师的话还没落音,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反驳:“不对!我在乡下观察过,燕子吃的是水面上的飞虫,它不吃小虾。”于老师被学生“将”了一 “军”,并没有感到在面子上过不去,而是表扬了这个同学,说他不盲从,能坚持真理。这个同学听了老师的表扬,脸红扑扑的,显然他是既激动又兴奋。如果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兜头给这个同学浇一瓢冷水,那么,他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会被浇灭,哪里还会有勇气去坚持己见?
三、“求异”是创新,“求同”中也有“创新”
    有人把创新思维与求异思维混为一谈,认为创新就是求异。教了《捞铁牛》,就要让学生谈谈,要是让你去捞铁牛,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教了《称象》就要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那些官员之一,你会用什么方法称象……
    这种认识未免有些片面。求异固然是创新,有时求同也是创新。《黄帝内经》中早就说过:“智者求同,愚者求异,智者有余而愚者不足。”这就是说,真正的智者必须善于从复杂多变的万象中,去发现那个相对不变的东西,即
认识事物之间所共通的相似规律。我们从《蝙蝠和雷达》一文可以知道,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达到启示的。科学家模仿蝙蝠夜间探路,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的发明就是由于认识了“事物之间所共通的相似规律”,其思维的过程恰恰是“求同”,而不是“求异”,你能说这不是创新吗?
    由此看来,真正的创新思维,不在于“求同”还是“求异”,而在于要顺应并相似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儿童创新意识的路子就开阔了。我教《背兜》一课,就让学生跟三年级学过的《山里的孩子》进行比较。学生通过比较,不仅找到了两篇课文的相同点,也找到了两篇课文的不同点。有的学生说:《背篼》和《山里的孩子》两篇课文都写了山里孩子的勤劳和、健康和朴实。另一个学生说:《山里的孩子》是概括地写出了山里孩子的几个特点,而《背篼》则是通过一个山里孩子劳动归来的情景着重反映山里孩子的勤劳,文章含义更加深刻。还有的学生说:两篇课文连起来想想,山里的孩子在我头脑中的形象更加清晰了,我对山的孩子也更加了解了。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既有“求同”,也有“求异”,思维异常活跃。
    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定位不应太高。我们教的是蒙童,是培养他们从小具有创新的意识,而不是马上就去搞发明创造。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时是显性的,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隐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然而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坚持不懈地培养下去,那么,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