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策划思维问题

论策划思维问题任何工作,都要讲究方式方法。这一如我们学习一样。大学时候老师常常在耳边不厌其烦地讲着大学的知识和社会是脱节的,大家在大学里学到的是方法。对于到底是

论策划思维问题

任何工作,都要讲究方式方法。这一如我们学习一样。大学时候老师常常在耳边不厌其烦地讲着大学的知识和社会是脱节的,大家在大学里学到的是方法。对于到底是否真的学到了方法,不论对于在校的还是已经离开校园的人,都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

但是这确实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思维方式问题的重要性。这个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对于知识的掌握性。先说两个例子来从侧面、从本源的角度论证一下:

先举个老生常谈的例子,一个人对于某项技术再精通,再熟练,顶多就是个技术人员,技术精湛的技术人员。再具备很强的敬业精神,也许能够被评上个劳模。顶多如此!因为劳模也不是那么好评的(后门花钱不算,就跟我们代理行业靠关系拿项目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很多劳模踏实肯干只是一方面,更重要在于他能够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能够把他的这项技术提高到以前没有的高度。比如我们熟知的劳模朱元璋同志,他就把传承了一千余年的丞相制度废除而建立了内阁制度。所以,一个员工是否优秀不在于他能否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自己也用个很熟练,而是在于能否有自己独特之处。人云亦云再好,只能是只八哥。作为人类,他区别于八哥就在于他能够思考,能够有创造性。

第二个例子就抽象些理论些。就是具体技术和哲学的关系问题。哲学在这个社会是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被束之高阁,被我们广大的大学生同志们所鄙视。证据之一就是哲学课往往是大学校园里逃课率最高的,而却是最好过的!而且我们目前领导人也以理工科为主,而非像一些发到国家那样是以法律、哲学专业毕业的为主。大概唯一值得高兴的就是哲学系的老师们往往长寿。悲哀啊,悲哀,我真替哲学感到悲哀。其实哲学是万学之母。当今社会密如蛛网的分支科学,当初大多是从哲学这个母体分出来的。如果阁下真的用一定的脑子上过高中,且也用心去学习过哲学的话,都会认为,我们所学的这个哲学其实是教给我们关于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问题。能够学好并且熟练运用的往往会在毕业后出人头地。

我说这两个废话般的例子,其实就是想说明一点:那就是作为我们干房地产策划的同志们,你们水平的高低不在于是否会熟练运用那些电脑工具,不是在于能够对于一些知名项目绘声绘色,甚至不在于能够按照经验去套用你新面临的问题。在此我想另外简单谈下招聘问题。代理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往往就是注重能否熟练操作电脑和经历。而不能去考虑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人品性格。假设中国古代的几个着名帝王,例如刘帮、李世民、朱元璋等几位同志,如果他们按照这个标准选人,大概就不会有韩信、徐茂功、刘基、徐达等这些布衣名臣,甚至也就不会有中国历史上这三个最伟大的帝国了!足见,官僚主义害死人啊!

因此,一个策划人的好坏,一个策划公司的好坏,其思维水平思维方式就是衡量其到底是否能够适应工作、能否发展下去的标志了。这是由企业文化这个根本性问题决定的。那么,又引申出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作为我们房地产策划人,在遇到策划问题时候,到底该使用什么样的策划思维。

按照学术界通用的说法,在思维方式上面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科学思维方式,一个是人文思维方式。很可惜的是,我们房地产策划界对于思维方式的研究甚少。

科学思维方式起源于西方,准确的说是近现代自然科学的产物。这种思维方式的出发点是试验。即与任何自然科学的发现和技术发明一样,规定好一切客观条件,从静态出发,从具体的事物出发,然后进行一次次试验,不断验证不断修正,不断获得数字,从而最终获得结果。其特点在于喜欢精准的标准、喜欢数字、喜欢做细致的划分。这种思维方式具体到我们策划上面,其外在表象就是特别喜欢用数字说话,喜欢进行各种概率统计。而且我们策划界的通用观点就是“数字更有说服力。”

人文思维方式是典型的中国化思维。因为中国社会是个很文科化的社会,而这种“文”又始终是与“人”纠缠在一起。故而人文化的中国社会,必然会产生人文化的思维方式。相对于西方科学思维方式而言,这种人文思维方式体现出如下特点:随机性、动态性、整体性、联系性。

这两种思维方式在我们策划销售工作中碰撞之后,就出现这么个问题:即科学思维方式会注重报表、数据、表格,然后利用公式进行定位、判断。而人文思维方式更多是依靠拍脑袋、凭经验去做。这时候人文思维方式的致命缺陷:缺乏可衡量性和严谨性就表现了出来,再加之我们这一百余年来是不断学习西方的一个过程,人文思维方式就越来越受到科学思维方式的排斥。

关于人文思维方式的特点,从中国传统的中医便可以做一个充分地说明。去年张功耀老先生突发奇想,一方面号称自己读了33年的中医,一方面却出人意料、石破天惊地高喊着要“取消中医”。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啊。他的理论就是中医缺乏科学依据。确实是如此,中医中的大部分是大概其、差不多、模糊的概念,不能像西医那样准确,条理清晰。比如中药是完全根据大夫的经验与个人判断去配药,不但用药量的比例是模糊不确定的,而且连基本用药的种类都是不确定的。像日韩那样将中药配得如同西药一样精准,其实是降低了中药的疗效。另一个例子就是经络穴位学说,西医在解剖学上是无法验证的,故而很多西医是不承认经络的存在的。但对于我们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是相信并且体验到这个经络穴位存在的。其实,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很多慢性病上面,西医是束手无策的,而中医往往有自己独到之处。

中医的诊断思想是整体观念,辩证施治。基本体现了人文思维的随机性,动态性,整体性,联系性。例如面对一个病人,中医的药方是根据对方的具体病态和身体状况以及其他病症,而去综合配药,不似西医那样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在西医面前就说不通了,居然没个标准!成何体统!怎么衡量其治疗是否恰当呢?但是面对复杂病症,很多慢性病的时候,确实在很多西医那里是无法用药的。而中医会从阴阳平衡、辩证联系等的观点进行用药。于是很多人就会跳出来说:这不科学。那就没得谈了,非要加个“科学”的标签吗?我一再强调,这是我们中国使用了几千年现在仍在使用而且将使用下去的人文思维。虽然按照从西方传来的实验室科学无法验证,但其确实是有疗效的!

上面似乎在宣扬中医的优点,我并没有在此喧宾夺主的意思。长篇累牍的目的就在于利用中医的例子来验证人文思维对于策划的指导作用。因为在我们房地产策划界,其实与医学界的两种思维之争是一致的,一方面人文思维方式起着很大作用,但是一方面却受到越来越多科学思维的挤压。一个“科学”的高帽子,又压倒了多少创意、多少突破呢?

就如同中医一样,很多人文思维方式的策划就是不像有很多数字支持而那么可靠。但是如果对方真的是一个经验丰富、深谙中医又懂现代医学知识的医生,你是否也会对其的信任程度超过了那些大医院坐在细分科室里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呢?毫无疑问,中国人会是如此。从中国人热衷偏方就可以看出来。

这就对了。我不是反对科学思维。而是具体到我们这个行业,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越来越残酷的行业与时代,整齐划一,套路鲜明的纯科学思维是无法保证我们在例如定位等的关键问题上能够有所突破、高人一等的。而对于房地产策划行业,中规中矩就是平庸,人云亦云就是水货,花拳绣腿只能欺骗经验不足的开发商(而这样的开发商是越来越少了。)

纯粹的科学数字式思维方式,其实在我们中国的这个市场上是一直在走下坡路的。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的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必须本土化才能生存的一个原因。因为科学化的思维方式的数字不能体现一个对于我们东方民族很关键的东西:那就是人性!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和经历,又地域辽阔且地域色彩既千差万别又骨断筋连的这个民族的人性特点,连说都说不清,道都道不明的,怎么会用数字、图表就能搞清楚的呢?再举个极端点的例子,虽然极端点,但是很能说明问题:从明治维新就开始一心脱亚入欧的日本,当年就是利用了西方的科学思维方式去审视研究我们这个国度,结果产生了严重的偏颇判断,而贸然进攻中国。虽然从37年到40年仅仅两三年的时间他们就认识到了错误,但是他们的代价却是从此从一流强国蜕变为一个不健全的国家,并且在几个大国的压制下现在仍旧看不到重回一流强国的希望!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无法真正了解中国人的想法,了解不了中国人最本源的动力来源!

可惜的是,由于受到买方市场的影响,我们代理公司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竞争出现了偏颇,即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甚为好看的花拳绣腿的套路表演上,而不肯认真研究“人性”这种实战技术。面对着对手的不堪一击(即需求大于供给量),其实上谁都一样!各公司都玩命以科学的名义让自己专业,让自己显得高深去忽悠我们可怜的开发商。而开发商却忘记了不会做人就不可能会做事这个最浅显的道理!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被代理公司忽悠得甚惨的开发商,也逐步从盲目中清醒过来,总不免会对那些来自大城市口沫横飞天花乱坠的书呆子们怀疑地问一句“你们了解这个市场吗?”而这个市场的了解其实不是单单的销售多少供给多少,各项目的特点,而是当地房地产的人文特点才是核心所在!

如同唐僧般唠唠叨叨了几千字,其实我完全没有排斥科学思维方式的意义。就如同我坚定的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必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组成部分一样,策划的出路是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结合之路!又一句废话!不,这个结合是有度的,是有主次的。如同中医也需要西医的检测手段,需要西医的急救一样。我们房地产策划人员,也必须以数据去作为判断基础和重要依据。用很多科学化的程序去应对很多冠冕堂皇的场合。但是面对房地产这样的疑难病症时候,最后的几个关键点的决策是离不开我们主观臆断的!这个看似主观的臆断,其实就是来源于我们对于这个民族根本文化的掌握,来自于我们的人生阅历和房地产行业沉浮经验,从根上就来自于我们这个公司、我们这个决策者的文化根基。

微妙啊微妙。各位看官恐怕是更糊涂了。到底这个东西是什么?你所说的这个人文思维方式是什么?要我说只能说的“说不得啊说不得。说出来就不是它了。人文思维方式就是一种哲学式的思维方式,是不可能有确切答案的。否则它就是科学了。”我不是否定科学思维方式的用处,但是我认为在我们这个房地产市场中,科学思维已经被证明不能解决问题了。所以,我们呼唤人文思维。以“人”为核心的人文思维水平的高低是让我们这个代理公司能够在如过江之鲫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最终生存下来的技术保证!

到这时候,策划到底是技术还是艺术的争论已经没有意义。答案已经被市场给出了。其实已经对我们每个代理公司提出了鞭问。到底变不变?到底以什么文化思想为公司指导原则?随着涉及到人才选拔等多方面变革。我可以放心大胆地告诉大家,面对广阔的内地市场,科学思维为指导还是人文思维为指导决定了企业最终的成败。(而那些两者都不沾的大多数庸庸之辈就干脆甭提了。)受过正规中国特色应试教育的大多数好学生们,更适合也更喜欢有固定答案的科学思维,也更容易掌握。而对于那些真正适合这个社会的社会青年,往往被我们这些白领阶层给淘汰去自己当山大王了。能够在我们这个行业去踏踏实实干活的太少了。尤其在利润逾下的今天!事实证明,好学生往往是干不过社会青年的(不是自古英雄不读书吗?不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吗?读死书死读书的往往造就的是高分低能,而能够广泛涉猎课外书籍的被证明成年后会更有出息。)而房地产代理行业也必然只能生存下来少部分。古今一理!人伦日用,有道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