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论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德鲁克则把管理与文化直接联系起来,他认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的传统,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管理是——而且应该是——受文化制约——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无价值观的科学。”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在探求适合我国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之前,先来看一下我国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以建构和实现人类自身生存发展止于至善的人文之道为核心内容,以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价值取向为本质特征,以追求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为目的。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个人、家、国、天下四者统一起来,在社会整体中建立个人的价值。强调培养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从总体上说,儒家强调的是整体,也并不忽视个性,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治理国家应该以富民为本,“民为帮本,本固帮矣”;崇尚“仁爱、礼仪、忠恕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同时主张以信取仁,认为“诚信者,天下之竭也”;要真诚待人、诚实敬业、恪守信用、讲求信誉。“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二、我国当前企业文化现状
  
   1.CIS式的企业文化
  我国许多企业将CIS(corporate identity strateg


y)理解为企业文化,甚至将CIS凌驾于企业文化之上,这样的结果就是使企业文化形式化,让本来就属于企业管理软性因素的企业文化显得更“虚”。
   企业文化包括环境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但其核心还是精神文化。一谈到CIS,很多人的印象就只是产品包装,员工的统一服装等,其实,这些只是CIS的最外围部分。CIS分为三大内容,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和VI(视觉识别),之所以分为这三大部分,是希望通过三大识别系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使消费者很容易区分出企业的差异性,从而建立企业品牌。从这个角度来说,CIS包含企业文化的内容,就是MI理念系统部分,这是它与企业文化交叉的地方。然而整个企业员工都奉行的基本信念和共同价值观,即企业文化的深层——精神层才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企业文化中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标准。
  
  2.政治思想式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国有企业垄断时代,企业文化的代名词就是政治思想工作,直到今天,中国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却依然如故,政治思想式的企业文化观点根深蒂固,甚至有人将这点归纳为中国企业文化的一大特色,并提倡要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目前,在提倡政企分开的政策下,大多数国有企业的“一把手”已经不是党委书记,而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党群工作一直是和企业文化相联系的,企业文化工作自然也就是由党团组织负责,所以在国有企业,企业文化虽然不叫思想政治工作,但依然带有政治的色彩在里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员工都认为企业文化是形式主义、是务虚的最直接原因。
  
  3.全盘西化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虽然起源于日本却是由美国人形成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许多西方管理理论大量被中国企业所采用,一时间好像是只有西方的管理才是最好的。中国企业


的出路就是要按照西方管理理论来运作,因此许多“海归派”也特别值钱,他们将在西方学到的管理理论搬到中国来,许多企业文化其实就是完全向西方学习。西方企业管理理论能否在中国运用,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其中一个主要判断标准就是它能否融入到中国文化当中。
  
  三、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创建个性化企业文化
  
  当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现状是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改革深入进行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改革深入进行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往往没有同时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配套建设,导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引进常常不够深入,效果不太理想。许多组织结构的优化设置因为缺乏实质性内容,形同虚设,不能发挥正常功能。事实上,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改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笔者认为在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塑企业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作为社会重要组织之一,企业的直接目的是赢利,但赢利绝不是唯一目的和准则,更高层次的目标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报效国家,奉献社会,把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作为企业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以天下为己任,关心社会、奋发有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已经深植于中国人的心里。无论是对于任何一种所有制的企业,努力营造这种企业精神,让企业员工和社会认同这种精神,鼓励员工以为社会创造价值为荣,这既符合了民族文化传统,又遵循了企业成长的规律,必将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企业经营的产品只有与社会进步相辅相成,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才会给企业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区带来更丰厚的利润,最终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将“物”的管理和“人”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人”的管理为主,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人


化”。企业文化所强调的人,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既是“经济人”又是“社会人”与“文化人”;既是生产主体,又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抓好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必须从“人”着手,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格,即“民为贵”;正确把握人性的本质,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关心人、理解人、重视人、依靠人、尊重人、凝聚人、培育人,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得道多助,天下顺之”。全国模范企业青岛港的领导干部有一句座右铭:职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办好。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赢得了全体职工的拥护,港口效益连续多年保持了增长。
  
  3.树立“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
  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首先就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以赚钱与否为第一,即儒家所说的“求财须有道,不义害自己”。其次,就是要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道德水平,改变社会不良的风气。由于职业活动是在企业与一定行业内进行,它对社会道德水平有很大影响。如果各行各业都能忠实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不但有助于改变行业不良风气,而且能促进社会道德的发展。再次,就是要守信。信,即诚实、讲信用,与公众交往言行一致,守信不移,重望无欺。以诚为本方能有信用和信誉,诚信使企业得到公众的认可。诚信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是立业的根本。讲诚信是讲究商品质量,货真价实,不短斤少两,即企业对顾客应该坦诚,注重企业道德。
  
  四、总结
  
  企业文化就好比一个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创造力。中国具有传统文化的天然优势,我们应该考虑怎样根据中国文化,创造出一套适合这个文化特色,使整个运作更加顺利,更为大家所接受的管理方式,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