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店如何巧妙定价?

  价格是基于价值而确定的,要快速卖茶,你一定要为消费者创造出乎意料的价值感,从而让消费者心花怒放,感觉到“值”“真值”“太值了”,这是你为茶叶定价的关键,如果你的定价让消费者觉得不值,或者说让消费者觉得你在“姜太公钓鱼”,那么,你就要重头再来了。

  成本加上利润,不就是茶叶价格吗

  价格是售卖茶叶的关键之一,你要快速卖茶,就要为茶叶制定一个合适的价格。

  如何制定茶叶价格?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不就是确定几个数字吗?但是,如果你真的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你必须了解价格的真相,学会制定价格。

  别急,你想一想,如果真的是这样。一只芝宝打火机为什么要卖500元,甚至1000元?你把他称一称,拆开来看看,算算成本,怎么都想不通,普通打火机10元都不要,芝宝凭什么要这么高的价格,而且还能广受追捧,畅销世界?难道芝宝的制造成本真的要高出普通打火机几十倍?

  再来看看瑞士劳力士手表,一只普普通通的劳力士手表也在5万元以上,若是按照制造成本来看,你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劳力士为何要制定那么高的价格,一块钢铁可以卖出黄金的价格?

  另据百度百科显示,北京时间2010年6月12日,经过9位出价人77次激烈角逐,2010年度巴菲特午餐价落槌在2626311美元,超过2008年创造的211万美元的最高拍卖纪录。北京时间2012年6月9日,最新巴菲特午餐价为3456789美元,再创纪录。试问,一顿饭的价格为何要到300多万美元,难道其“生产成本”超过了300万美元?

  这么多行业的例子,只是要告诉你一个秘而不宣的真相,生产成本加利润的定价方式是不全面的,你必须学会定价,以便借助具体的数字让消费者心花怒放。

  制定茶叶价格,要考虑哪5个要素

  要制定让消费者心花怒放的价格,你至少要在生产成本的基础上,综合考虑5个要素。

  第一,要看品牌定位。定价要符合茶叶的品牌定位,通俗地说,高档茶主要面对经济实力雄厚的人群,自然要有相应的高价格,大众茶面对经济实力一般的大众消费,就要有相应的大众价格。例如,西湖龙井作为高档茶的代表,:其价格始终居高不下,明前的西湖龙井更是被炒至天价。更有心术不正的茶商,去贵州收购茶叶冒充西湖龙井。

  第二,要看产品系列的定位。一个茶叶品牌可以有很多系列,例如,作为世界领先的专业闽茶品牌,闽豪功夫旗下铁观音有龙吟珠、功成茗就、闽杰、闽道、闽瑞、山野村夫等七大系列,各有各的特色,分别针对不同购买力的目标人群,同时也根据各个系列的品质差异,制定了不同的价格,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第三,要顺应消费者的认知习惯。这一条很重要,在消费者认知里,高价格等于高质量,便宜没好货,所以,好产品一定要有其相对应的“高价格”,你价格定低了,消费者不相信“高档”,一定不买账;大众产品自然要有“大众价格”,你定高了,消费者觉得“不值”,同样不买账。这就是普遍存在的消费者对价格的认知习惯,你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同时,消费者也知道货比三家,你不能胡乱定价,不能让价格远远偏离了价值。你需要经常提醒自己,不管你定高价还是定低价,你一定要实事求是,保障你的茶叶“物超所值”才行。

  经济学上经常讲一个非常形象的问题,沙漠里的一瓶水要卖多少钱?这取决于这瓶水对消费者的价值,如果消费者口渴得即将死去,那么,这瓶水的价钱是消费者当时能够支付的所有钱。换言之,只要消费者能付得起,多少钱消费者都愿意购买,你就可以以此来定价。

  这就是价值,这瓶水相当于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无限大,自然是无,当然,如果你基于人道主义精神,以0元的价格,免费赠送给消费者,你获得的是崇高的体验和内心的愉悦,这两者很难用钱买到,却让你受用一辈子。

  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这种极端的沙漠卖水实例,但定价的实质都是一样的,你一定要遵循价值规律,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看茶叶值多少钱,然后再按照消费者的认知习惯去定价。

  第四,要预留运作空间,即充足的利润空间,保障灵活的促销空间。利润包括茶企自己的利润和经销商利润。促销则包括两种促销,一种是渠道促销,主要目的是吸引经销商进货;另一种是终端促销,主要目的是吸引消费者购买。

  例如,你的成本是100元,加上20元的利润,看起来很多了,但是,每逢节假日,大家都要促销,你打个9折之后是108元,接近成本了,消费者还认为你折扣太少。这就叫运作空间不够。若是再考虑到经销商的利润,你这个价格就很难生存了!

  降价容易涨价难,实际定价的时候,你不仅要考虑给经销商的折扣以及给消费者的折扣,而且,你要把这些折扣事先考虑清楚,不能等到见底了”才后悔当初定价太低。

  第五,要注意“小技巧”的“大作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消费者不仅有“买便宜”的心愿,还有“占便宜”的心态,你在定价的时候,一定需要注意到数字之间细微差异造成的天壤之别。

  例如,一斤茶叶定价“1000元/斤”和“999元/斤”,你有什么感觉?尽管只是“1元”的差距,但是前者给人的感觉上了“1000元”这个数量级,后者给人的感觉是“便宜很多”,“1000元还不到”,仿佛两者有着实质性的差异。

  再如,“991元/斤”和“999元/斤”,虽然前者更便宜,但是前者给人的感觉是“1元钱还要收”“够小气的”“贵了点”,后者则给人的感觉是“lOOO元都不到”  “挺精确的”。这就是消费者的感觉,你必须重视这些“小技巧”,并让它们发挥“大作用”。

  关于这方面的“小技巧”很多,举不胜举,但万变不离其宗,你要想方设法让消费者“买了便宜”,又“占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