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海尔的证明

海尔集团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是一个好文件,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突出强调了自主创新

    海尔集团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是一个好文件,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突出强调了自主创新,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这必将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建议》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也正是海尔多年来的实践,是海尔始终不变的追求。
    从张瑞敏的话中,人们可以领悟到张瑞敏和海尔人的几分欣喜、几许自信。
    确实,海尔人有理由感到欣喜和自信。植根于民族沃土的海尔,20多年来坚持以自主品牌打天下,以自主知识产权闯世界,如今已经成长为国际知名品牌、初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海尔走过的道路,为中央《建议》中关于自主创新的重要论述提供了最为生动的注解和最为有力的证明。
    追梦的人们
    海尔的“品牌梦”是如何开始的呢?那是一个被记者们讲述过无数遍的老故事了:1985年的一个夜晚。到德国引进冰箱技术的张瑞敏被邀请参加了当地的一个节日。仰望着庆祝节日的烟花,德国人不经意地对张瑞敏说:“在德国市场上,最畅销的中国货是烟花、爆竹。”张瑞敏顿时心里有一种在流血的感觉。从那一刻起,在张瑞敏的内心深处升腾起一个梦想,他和海尔人要学习和打造的:不再是单纯的制冷技术、冰箱产品,而是一个民族的自主品牌,一个支撑中国家电工业走向世界的品牌。
    20年过去了。当年萌动于张瑞敏内心深处的梦想,逐渐凝聚成全体海尔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当年出于朴素民族感情的热血冲动,已经演变为顺乎经济发展潮流的理性抉择。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总结说,“这些年来,海尔的发展速度很快,总是有很多人问:海尔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其实,就是因为一直以来,海尔有一个创世界名牌的梦想,还有一批勇于实践,用行动来实现梦想的人!”
    对于中国要不要发展自主品牌的争论,在海尔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海尔用自己的发展历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国需要世界级自主品牌;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创造出世界级自主品牌。
    张瑞敏对记者说:中国不能没有自主的世界级品牌。从产业链的层次看,没有自主品牌,就很容易陷入到为别人打工,处在产业链低端的状态;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当人均GDP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世界名牌,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和国内外竞争对手一体化的赛场上,只有世界品牌才有世界级比赛的参赛资格。中国企业要么成为世界级品牌,要么沦为世界级品牌的打工仔。
    中国企业不可能都做成世界品牌,这是现实,因为大多数企业靠的还是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
    但张瑞敏认为,“尽管如此,无论对哪一类企业,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中国企业必须有创世界名牌的精神!”
    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海尔的追求才如此坚定不移!
    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海尔人确信“只要找对了路,就不怕路远”;
    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海尔人才能保持“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一个当年濒临破产困境的集体小厂才能成长为今天为世界级对手瞩目的跨国企业!
    今年4月8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05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揭晓,海尔再次入围百强,荣居第89位。
    8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在由该报和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联合进行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中,海尔在包括质量、信任度、创新、管理等所有项目上的得票率都排在首位。
    随后,国家质检部门公布“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评选结果,海尔在全部三个入选产品中独占两席。
    韧性的坚持
    今天,当海尔继续坚定地向世界级品牌的目标奋然前行之际,当年那些缀有“利勃海尔”标识的“同门兄弟”早已不知所终;而曾经是强劲竞争对手的一些国内同行有的也举步艰难,至今没有培育出自己的品牌。
    圆梦的追求、韧性的坚持、科学的决断,使海尔最终扛起了“中国制造”自主品牌的大旗,避免了一些同类企业黯然出局的命运!
    假如在当年引进的大潮中,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未能抓住机遇,挤进引进项目的“末班车”,也就不可能有后来海尔品牌的辉煌历史;
    假如在“随便拼凑一台冰箱都能卖出去”的短缺年代,海尔也像有些企业那样目光短浅,海尔品牌的历史也许只能写到20世纪90年代初;
    假如在“家电卖出白菜价”的过度竞争中,海尔也步其他一些企业后尘,靠降价拼市场,大打价格战,也许海尔品牌的历史只能写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
    假如在国内外市场和国内外竞争对手“两个一体化”的竞争环境面前,海尔放弃自己的追求,以给“洋品牌”打工为荣,海尔品牌的历史也许随时都会终结。
    回顾海尔走向世界级自主品牌的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经历每一个阶段,都是攀登一个新的台阶,都是实现一次艰难的跳跃。
    一是名牌战略阶段。这期间,面对纷至沓来的种种诱惑,海尔以创国产名牌为目标,坚守自己的底线:不具备扩产的质量保证体系,宁愿限产也要保质量。在产品极为紧俏的那些日子,海尔只做到了10万台的规模,而那些做到上百万台产能的企业,由于质保体系跟不上,最终都成了昙花一现的“流星”企业。海尔人用了长达7年的时间,心无旁骛地做好冰箱这一个产品,获得中国第一枚质量金牌,做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冰箱名牌。
    二是多元化战略阶段。海尔筹建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家电工业园,明确了做“中国第一家电名牌”的目标。此时期,海尔开始涉足冰柜、洗衣机、空调器等家电产品,并向彩电等“黑色家电”、电脑等“米色家电”领域进军。为取得进军新产品领域的“入场券”,海尔运用“吃休克鱼”的独特理念,先后并购了18家企业,最终形成了96大门类、15000余种产品的产品体系。尤为可贵的是,海尔的星级服务理念不断升级、逐步完善:“先设计后安装”、“五个一服务”、 “星级服务一条龙”、“一站式通检服务”、“海尔全程管家365”、“神秘顾客”……海尔人用真诚的心,换来用户的忠诚,海尔由此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三是国际化战略阶段。以海尔美国工业园的破土动工为起点,海尔开始了进军国际市场、创世界名牌的探索和实践。与之相适应,海尔的管理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通过流程再造,建立了“市场链”、“人单合一”等管理模式,以快速地创新出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满足用户需求。
    事非经过不知难。海尔走向世界级品牌的过程,充满曲折和艰辛。没有韧性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成就。张瑞敏这样感慨:“做世界品牌的确太难了!要常年累月地耐得住各种寂寞、诱惑,要顽强、勇敢、理性、机智、不失果断,海尔的每一步战略选择都如履薄冰,有点像走钢丝,还有时候,感觉就像电影镜头中的那样,人刚跑过去,炮弹就在身后炸了。”
    今天的海尔,正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艰难爬坡。这是一道实实在在的“坎”:如何把国内名牌转化为国际名牌,真正具备进入主流市场,“与高手过招”的国际竞争力。
    “你弱小的时候,别人还没有注意到你,你可以潜行,但一旦你浮出水面,竞争对手注意到你并开始在意你了,他们的阻击也就开始猛烈了。”张瑞敏清醒地说。“走出去”只是开始,关键是能否走进去,走上去。海尔的国际化“三步走才走了一步半”。
    不变的灵魂
    “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价值观,海尔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只有两个字:创新。”张瑞敏这样定义海尔的企业文化。
    为什么要把“创新”定位为海尔的核心价值观?张瑞敏认为,这是由海尔创世界级品牌这个核心目标决定的。要创世界级品牌,就必须以满足用户需求来赢得用户的心,而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变才是常态。要满足用户需求,惟有不断创新。
    只有创新的价值观成为企业成长的基因,融入每个员工的血液,企业才真正拥有他人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海尔的创新价值观,经过播种、共享、基因三个阶段广泛传播,深入人心。所谓播种,就是将领导者个人正确的价值观自上而下地移植到员工当中;播种后,由共识到共享,在领导和下属之间建立起一种以共享价值观为基础的新型关系,形成“上下同欲者胜”的氛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潜移默化和机制的力量,使创新价值观成为企业成长的基因。
    伴随着管理流程的再造,市场链、SBU、“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的推行,更从机制上保证了创新价值观的落实。人人都是市场,每个人都面对市场,市场的压力转化为员工持续创新的动力,创新的价值观成为每一位员工成长的基因,也成为融合不同文化的价值标尺。
    创新是不断挑战新高度的过程。在海尔,员工们天天都要回答三个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要成为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创出中国人的世界品牌!
    “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经营的对象是谁?”———我们的员工和用户!
    去年创业20年之际,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1009亿元。当年,在“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测评中,海尔蝉联第一,品牌价值为616亿元;在《亚洲周刊》“亚洲企业1000强”排行榜中,海尔居125位;在美国《福布斯》杂志中文版发布的“中国最具前景品牌榜”中,海尔位居首位;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亚洲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排名中,张瑞敏荣列第6。
    每个人心目中的海尔未必相同,但海尔带给人们的欣喜和振奋是共同的。
    电影导演吴天明说,第一次走进海尔,尽管是走马看花,但耳濡目染,突然感到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向我们袭来。像荒漠跋涉者看见了绿洲,一片希望之光在我们眼前闪烁。
    评论家胡咏说,我们不奢望人人都成为张瑞敏那样,但我们至少应该理解,张瑞敏选择的人生是残酷的,这样的人生不是风花雪月。如果中国能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张瑞敏式的企业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会空前提高。
    而海尔外籍员工、海尔美国公司总裁迈克说,海尔始终在快速地成长,是家电行业中最令人激动、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20年来海尔取得了令世人震惊的成就,但海尔有更高更远大的目标,现在的成就只是海尔不懈追求征程上一个新的起点,在我心中我感觉真正的挑战甚至还没有开始!
    今天的海尔,正在从1000亿起步,向新的高度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