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立体思维训练

背水一战---立体思维训练
  在楚汉战争初期,赵、魏等国联汉反楚,刘邦兵败彭城之后,他们又依附项羽,联楚反汉。于是刘邦命韩信率兵攻打魏、赵。韩信破魏后率兵数万,要越过太行山攻打赵国。赵王歇与主帅陈余集中了20万大军,于魏赵交通要隘太行山的狭窄山口井径,凭险据守。韩信处于劣势。如果强攻,必定失败。他审时度势,认识到只有将赵军引出险要阵地,才可能破敌。而汉军有许多是新兵和原魏军的降兵,在赵军优势兵力的攻击下,只要有退路必然溃逃。所以韩信把主力置于绵蔓水东岸,背水列阵。半夜他派两千精兵,每人都携带汉军的红色旗帜,从山路迂回到赵军大本营附近,隐蔽起来。又派1万兵马在河边摆出背水一战的阵势。清晨,韩信命令军队大张旗鼓,从正面攻打赵军。赵军一看认为汉军必死无疑,于是离开城堡前来应战,双方激烈交战。韩信佯装战败,丢弃旗鼓向水边逃去,赵军以为汉军不行了,倾巢出动,追杀韩信。早已等候在水边的1万兵马上来接应,韩信率领大军返身复战,拼死战斗,由于汉军是背水作战,后无退路,所以个个都非常英勇,双方激战很久都不分胜负。双方拼杀当中,埋伏在赵军大本营附近的两千精兵乘虚占领了赵军大本营,到处竖起汉军的旗帜。赵军激战中,一看背后的大本营、关隘一片汉军旗帜,顿时军心惊慌,阵势大乱。汉军乘势夹击赵军,杀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获得全胜。

  [立体思维训练]
  立体思维与平面思维有什么不同?

  [思维提示]
  通常人们在思维过程中习惯于就事论事或从自我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而立体思维者则不然,他们更喜欢从大局着眼,从宏观的高度寻找微观层面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把人们习惯的思维层面作为平面思维层次的话,那么,立体思维者是站在更高思维层次上看平面层次上的问题,这样立体思维者的眼界、解决问题的途径自然要比平面思维者开阔得多。故其所作所为常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奇效。
立体思维看似玄妙、深奥,但只要掌握


其本质原理也很简单。一般常见的立体思维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以事为主的思维活动中,把事件作为平面层次,把背景环境作为立体层次,从整个环境的角度去分析事件的演化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方法又称环境法;另外一种是在以人为主的思维活动中,把一方的思维活动作为平面层次,把双方或多方的思维互动过程作为立体层次,从预测双方或多方的思维互动过程的演变趋势出发,探求或设计解决问题之道,这种方法又称局外法。在军事对抗活动中,高明的军事家通常会根据敌方指挥官的习惯思维定势,设计我方的军事部署,所谓料敌如神、洞察先机,采用的就是这种局外立体思维方法。
  虽然立体思维的基本原理并不十分复杂,但是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立体思维者却不容易,这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广博的学识作基础。一个学识肤浅、阅历单纯的人是无法驾驭宏大的思维活动场景进行立体思维的,因为,这超出了他的思维想像空间。另外,在思维活动中,平面和立体的界定也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时,当你认为正在从立体俯视对方,自以为得计之时,却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别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被人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