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身的发明由来

根據歷史記載,早在古埃及時代就有紋身,而台灣約可追溯至四百年前的原住

民。人類之所以紋身,多半基於某種象徵意義,或已成年,或用來區分人我、

階級之別,「美」的層面較少提及。

早期台灣社會除了原住民外少有人紋身,但受到日本武士文化的影響,約從日

據時代起,就有人開始模仿日本武士紋身,用以彰顯自己的「勇武」性格,以

及深化類似武士階段的群體義,而這類型的人多以「道上兄弟」居多,且在早

期監獄內形成一種次文化,使得台灣社會產生對紋身者的刻板印象是「非善

類」。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紋身的藝術本質已逐漸浮現。

為了推廣紋身藝術,讓紋身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蘇富魁首先致力於紋身工具

的改進,自行研發出操作簡易又衛生的紋身機,且為了拓展紋身的藝術層面,

自國外引進色彩更豐富的紋身色料,並出資錄製影帶,將紋身的美呈現在眾人

眼前。

最近紋身的客戶型態已有些許的變化,狀似「兄弟」的客戶雖然仍佔多數,但

許多自主意識較強的前衛人士,諸如文化工作者、搖滾樂團成員、新新人類

等,或有為了紀念某事物而紋身的人都不少,而要求在身上紋上某神明或經文

等吉祥物改運的人也很多尤其近兩年受到歐美紋身熱潮的衝擊,一些職場婦

女、新新人類,為了追求更真實完美的自我,紛紛加入紋身的行列,顯示出已

有人逐漸肯定紋身藝術對社會文化民俗風情人際關係精神層面的提昇有著不可

磨滅的正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