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农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略谈农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 汪令治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竞争主体日渐增多、竞争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以及金融技术的不断更新、金融产品种类的不断涌现所形成的严峻局面,农业银行如何加快金融创新,在竞争中找准立足点,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一项非常紧迫的课题。

  一、农行金融创新的局限性

  (一)制度创新处于表层。一是组织体系不合理,相当一部分基层机构设置在资源短缺、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且发展潜力不大的地区,经营效益难以体现;二是用工制度、奖惩制度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责权利不对称,未能充分体现个人、银行发展的高度一致性;三是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上,仅限于对一些规章制度的修修补补,回避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二)经营方式创新滞后。与外资银行及辖内同业相比,在服务层次、服务手段、服务效率等方面表现迟钝、乏力,经营效率事倍功半。
  (三)产品创新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品种不全、科技含量低且功能单一。如对于国外商业银行普遍推行的以银行信誉和银行经济技术条件为基础的创新服务如贷款承诺、期权合约、离岸金融等知识密集型金融产品开办得很少或根本就未开办;据统计,2000年末,整个农行系统的中间业务收入只有22.9亿元,占净利息收入的比例还达不到全国银行业的一半,更难与西方银行业50%左右的平均水准相比。

  二、推动金融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一)实施银行再造工程,创新管理体制。笔者以为,加入世贸组织后,体制和机制成为制约农行业务发展的最大因素,如不能在短期内迅速改变,农行则很难生存下去。对此,全行上下必须要认真研究外资银行和国内其他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按照规模经济、最优配置和与市场对应原则,对银行的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对传统的工作结构


和工作方法从根本上进行重新设计,革除过去管理体制的弊端,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提升经营层次,创新经营方式。市场既是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又是金融创新的归宿点,抓住了市场就抓住了经营创新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业务经营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新经营方式,实行一级管理,多级经营,将省级分行逐渐建成经营与管理并重的内部监督中心与业务指挥中心,加大对大客户、优良客户和高附加值个人客户的等级服务力度,度身定做个性化金融产品。同时,要按照“扁平化”管理模式,整合市、县行的组织体系,逐步将二级分行建成直接面向市场、面向客户、面向经营的经营管理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缩短管理链条,确保信息畅通,使上情能快速下达,下情也能快速上报,确保市场营销工作事半功倍。
  (三)提高科技支撑力度,创新金融产品。新技术理论认为,新技术革命的出现,特别是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为金融创新提供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保证。并由此实现了产品的不断创新,拓展了金融业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使24小时连续性的金融交易成为现实。由此看来,农业银行要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搞好科技创新。一方面要利用现有的电讯技术和Internet网技术,将辖内所有有效网点集中联网,所有客户基本信息集中管理,抢在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之前,发展一批具有忠诚度的网上银行客户群,建立起辖内客户对银行网上业务的信任和依赖,进而拥有进行网上银行拓展和创新的客户群基础。另一方面要提高科技对业务经营的支撑力度,把科技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产品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产品创新与客户需求、市场营销的有机对接。当前,特别要以现有的网络技术为基础,积极提倡柔性服务,在合理的空间范围内,根据客户需要,运用市场专业型、特殊产品专业型等策略,重


点开发企业销售服务网络、法人资金清算系统,大力拓展集团性、系统性客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公用事业类、司法行政管理类、电信类、保险类等各种代收代付业务以及其他代客理财、信息咨询等知识密集型的中间业务。同时对市场上名目繁多、品种各异的产品,在“拿来”的基础上,通过导入CI策略,进行外包改革,形成适宜的产品组合,以新的产品形象吸引客户;对市场急需、而自身因能力受限而又无法开发的金融产品,可采用面向社会招标的办法,委托给有关公司和个人加以解决。
  (四)建立金融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总行与所辖各分支机构要划分创新的权责利之间的关系,在统一的游戏规则下,建立相应的利益驱动机制,谁创新、谁获利,以充分调动各级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