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绘画工艺三、玻璃画的几种表现形式

三、玻璃画的几种表现形式

勾填法玻璃画:勾填法玻璃画是目前行较广的一种绘制方法,适宜初学者运用。一般是先用一种色(通常用黑色、金粉或银粉)勾画出物象的边框、形状、结构,再往勾好的框线内填上颜色,具体画法可参照前面讲过的步骤,这样画成的玻璃画称“勾填法玻璃画”。磨砂玻璃画:磨砂玻璃也叫毛玻璃,这种玻璃可以自己动手磨制。方法是,把玻璃平放在案桌上,上面撒些金钢砂,浇一点水,用油石或砂轮片在玻璃上反复磨擦,直到把玻璃表面磨成半透明为止,再用清水冲洗,擦净,晾干。还可以用喷枪装上金钢砂对着玻璃喷洒,玻璃被打毛后,便形成了毛玻璃。工厂成批生产磨砂玻璃是用氢氟酸浸浊的。在毛玻璃上作画。要画在磨过的那一面,通常有两种作画方法。

(1)用清漆(俗称亮面)作画。可以采用国画中白描的方法, 白描中有单勾复勾两种,在描绘上力求概括明确,在线的处理上要有装饰性和旋律性,防止碎乱、呆板、松散等毛病。用豪放、简练、洒脱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体、要落笔准确,运笔熟练。用清漆画过的地方,就变成了透明状态。用这种方法画完之后,不再涂底色,从正面看,给人以素雅、宁静的美感。

(2)用颜色作画可用勾填法,没骨法。在正面看,色彩和线条都虚一些,有一种虚幻、朦胧感。用这种方法画好后不用刷底色。没骨法玻璃画:所谓没骨是采用传统的中国画形式“没骨法”。不勾轮廓线,而是用颜色直接来画,使用什么颜料都可以。画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象没骨山水那样苍润可爱;可以象水粉画那样简明艳丽;也可以象油画那样浓郁丰富。没骨画法就象在纸上作画一样,无非是玻璃绘画步骤区别于其它画罢了。采用此法画玻璃,需具有一个的绘画基础。初学者应选择范画临摹或照着压在玻璃下面的图样来画,以画叶子为例,在叶子色没干时,用狼毫毛笔蘸深色画出叶脉。用水性色,可以出国画“兼工带写”的特点。没骨法玻璃画,以涂浅色或白色油漆为底色较适宜,如果物象以浅调子为主,


那么底色就应涂深色。

镂刻法玻璃画:镂刻法玻璃画是借鉴了雕刻的一种表现手法,突出了图案的装饰性特点。在绘制时,油画颜料中不调进汽油、调色油等稀释用的油,用油画色相对浓稠些。画完某一物体后,在油未干时,用一支木锥(或竹锥)在上面刻画。木锥是用软木质的小木棍削成的,形状象铅笔。细线用尖一点的木锥画,粗线用粗一点的木锥画。还要准备点废布,在刻画过程中随手把沾在木锥上的油擦去。用木锥在玻璃上刻画出的线条比较均匀,待油色干了以后,可在刻过色的地方涂上适当色彩,但后涂折色与玻璃上已干的油色在深浅上要有较大差异。以画菊花叶为例,可先按着菊花叶脉的纹理,待粉绿色干后,再涂上深绿,这种镂刻方法适宜刻画外形整齐,线条细密等物体。

粘贴法玻璃画:粘贴法玻璃画特点与众不同,因为它不是画在玻璃上,而是画在纸上。

有两种粘贴方法:

(1)在玻璃上用油漆刷好边框,干后, 用棉花蘸酒精在油漆的边框上轻轻擦拭,目的是为下一步能粘浆子。把生宣纸裁成玻璃那么大,在纸上按国画的方法作画,色彩可鲜艳强烈一些,画干了以后,把画面的一面放在玻璃上,然后在画的背面刷浆糊,使浆糊渗到画的正面一些,这样浆子既不弄污画面,又能将画牢固贴地在玻璃上。再用一张和玻璃同样大的白纸,刷上浆糊,略等片刻,待白纸涨开拍糊在画的背面,这层白纸既起衬托画面的作用,又起保护画面的作用。

(2)在玻璃画中可局部使用粘贴法。比如一幅山水画, 画面中有一轮旭日过渡的颜色不太容易,不妨在一张纸上先画出来。方法是用笔蘸桔黄色,横刷;加上桔红,横刷;再加朱红,最拍用大红,使颜色过渡自然。干后,肜剪子剪出个正圆,熳贴在玻璃适当位置上。玻璃画中折月牙、双豆字、人物等常用此法处理。粘贴时用胶水,刷底子时应把粘贴部分一同盖住。重叠法玻璃画:重叠法实际上就是把纸上作画的顺序颠倒过来表现在玻璃上。比如我们在画面上看到有的松树勾画了多层次的松针,在松针下面有


一片粉绿,给人感觉有深度和立体感。要是在玻璃上描绘,就得先画逝处的松针,画中间松针,再画远处松针,最拍画一片粉绿,用粉绿把前几层松针盖在下面。渐次法玻璃画:这种画法应用比较广泛,就是说一笔下去,能出来渐变的效果。

(3)比如画一朵红花。可在毛笔笔根蘸深红,笔尖蘸粉红,一笔点下去,就出现一个由深到浅,渐次变化的花瓣。

(4)扁头油画笔,笔头一面蘸深红,另一面蘸粉红,先在纸上来回趟几次,使两咱颜色自然衔接,再用这支笔在玻璃上画花瓣。

(5)一支笔在花瓣上端画粉红,另一支笔在花瓣下端画深红,中间一条空着不着色,用一块海绵或棉布球在中间一条偏上偏下拍打,使粉红和深红衔接起来。布球和海绵,可根据需要自己制作。也可把海绵的四个角捏住,蘸颜色拍打,用此法画天空、水面等都会出现渐次的效果。

(6)有时为了表现天空、云朵、湖水、烟雾等景色,可先把色调好, 油性色可加进调色油或香蕉水,水性色可加进适量清水,涂在画面适当位置后,用喷雾器或打气筒对准画某一部分,吹出预想不到的效果。仿磨花式玻璃画:即用画笔出具有典雅、质朴的玻璃花效果的玻璃画。常选用秀明玻璃,用狼毫毛笔较为适宜。蘸银粉(胶水中掺一点银粉)或灰性色(水性色、油性色均可)作画,画面尽量表现出玻璃磨花图案,使形象肯人磨花凹凸感,某些线条可用笔尖蘸少许深灰色描绘,画出来给人感觉很象机械磨花效果。图案常以竹、兰、梅、松、鸟、蝴蝶、牡丹、荷花、金鱼等较为居多,也可根据需要描绘其他物象。若用水性色作画,待颜色干透,涂一层清漆。

气球画法玻璃画:市场上卖的气球可按一面的需要自行选购大小不等几个,根据气球大小和充气多少,画出不同白物象。绘制顺序是,先把玻璃上全部均匀地涂一层颜色,然后拿充气的气球制出各种需要的物象,球内气多的适合表现圆滑的物象;球内气少的适合表现群山乱水等。通常用气球的按、拖、推、揉、拉、点等法。表现对虾、螃蟹、金鱼


、花、梅、竹、鸟、兽等。这种画法会产生一种特殊艺术效果。

2、绘制玻璃画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掌握水性色的性能。玻璃画一般前景用水性色做画较多,后用油性色。在使用水性色画玻璃时,干湿变化明显,湿时深,干时浅。这种干湿变化即使有一定经验的人在纸上作画也很难掌握,对于初学者则更难,常常出现干后不是所需要的色彩效果,笔触生硬,色相、色度都不理想,这是因为不能正确分析水性色干湿变化规律。因此,要在画面颜色没干之前,将颜色逐一衔接上去,并预计出颜色干后的效果,比较准确地表现色彩关系。水性色蒸发快,往往新的颜色没有调出,画面颜色已干,为此在必要时,颜色中可加进少量甘油,使蒸发减慢,以保持颜色的湿润,较正确识别和把握它们的关系。

(2)涂油性色后水性色折变化规律。玻璃前景用水性颜料画完、干透之拍。前景用油性色,水性色就会被油性色覆盖住,油性色的油会把水性色润透,这时水性颜料就会由浅变深,水性色变得光亮和鲜艳,所以,用水性色画五廛,要事先考虑到涂上油性色后的变化规律。如果某幅玻璃画完全使用油性色,也就不会出现如上情况了。如果完全使用水性色颜料作画,只要注意湿深干浅就可以了。

(3)恰当运用白色和水,这是画好玻璃画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玻璃上用水性色做画,由于玻璃本身吸收水,所以适当运用水的媒介和稀释作用,可增强画面的表现力。但用水过多,会减弱色的明度,出现水渍和污点,当然用水过少,会使颜色堆积,难于运笔。做画经常要用到白色,调色时加入一定数量的白色,可以增强色彩明度,减弱色彩的纯度,丰富中间色调,使画面浑厚柔润,但过多的调用白色会使画面变灰,色彩混浊,画面粉气,失去玻璃画所具有的特点,尤其在画暗部时,尽量不要用白色,可用土黄、土红、蓝、绿等色与之调合,以达到暗部色彩的要救济主。画面“灰”是由于色彩调合次数过多;“脏”是因为来回涂擦,修改过多造成的;“生”是常用原色作画,显得色彩生


硬。

(4)其它。在玻璃上写字有正反之分,书写的是反字,从正面来欣赏字体。一种方法是在玻璃正面用水性色写上文字,翻过来照着描下来就可以了,最后再把正面的字用水擦去。另一种方法是先在白纸上写上文字,把纸翻过来,描出文字后,垫在玻璃底下,再描红下来。

画玻璃时,玻璃的四个角可留出1公分折地方不用着色,因为玻璃画镶嵌时可以盖住边角,留出不上色的地方是为了手拿着检查正面效果以及存放时拿着方便。

画完的玻璃画要把颜色一面朝上平放,防止颜色流淌。洗涤油笥色画笔可用煤油。然后再用肥皂洁洗。也可用香蕉水洗涤,后用肥皂水洗净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