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温州人的经商之道

现代温州人的经商之道

现代人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来开启财富之门。温州人能够赚钱,得利于在观念上更新得快。

1)“所有制”的观念。温州人用“不管白猫黑猫,能够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观念来看问题,认为能够发展生产力的就是好的所有制,反之就不是好的所有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温州人搞家庭工业,搞专业市场,搞个体私营经济,搞股份合作经济等等,但在当时搞这些并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但是它是发展的需要,是符合温州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国家投入少、生产力水平低的实际,也符合温州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当时的温州如果不这样搞就发展不了,所以温州人就大胆地搞起来了。

2)“市场”的观念。早些时候,好多企业家在市场上遇到问题找市长,希望政府帮助解决,甚至是指望给予特别的政策关照来解决问题。这当然是最好的捷径,但市长的职责是维护“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不可能超越规则对某一家企业给予特殊的地位。所以发展经济就得勇敢面对市场的压力,认真研究市场规律,密切关注市场行情,以市场的概念来指导自己的商业行为,从市场本身寻找出路,这才是根本之道。温州人在经营过程中,早就习惯找市场而不是找市长,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

3)“铁饭碗”的观念。当其他地方的人为挣得一个“铁饭碗”而挤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温州人已经开始了放弃比较显眼的公职身份而去打工或者自己创业。早在1980年,当时任温州通用机械厂要职的郑秀康毅然辞去公职,并且卖掉了家里的手表、自行车等值钱物品,开始学做皮鞋。当时他的这种举动在世人眼中无疑是发疯。正因为郑秀康超人的胆识,所以他领导下的康奈集团是温州鞋业领头军团。

4)“说与做”的观念。温州人认为商机就是金钱,抓住就不松手。
温州人有着强烈的机遇意识,认为一旦机遇来临要抢抓、快抓、抓紧,否则,机遇就会稍纵即逝。而且温州人善于创造机遇,认为只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不利因素可以转化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

5)“从政与从商”的观念。温州人把经商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体现人生尊严的一种追求;而有的人总认为经商低人一等,认为只有当官从政或者着书立说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温州人坦然经商的观念,实质上是对儒家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一种反叛与挑战。

6)“面子”观念。温州人认为能赚钱就是最大的面子。比如当初大多城市的鞋匠很多都来自温州。而好些大城市的人守着“远走不如近爬”的陈旧观念,即使下岗回家没活干,宁肯吃老子、靠老婆、依社会,也不愿扫大街、刷厕所、擦皮鞋,甘心守着清贫也不愿“掉架”;而温州人却抛家舍业,不远千里地去外地,干其他人不愿意干的事情而赚钱。

7)“人才”观念。温州企业敢于起用新人、能人,只要能发展经济,就大胆提拔使用,真正做到唯才是举,有才必用,能者必上,庸者必下。而且他们还深谙用人之道,能够做到用人不疑、用其所长、大胆放权,目的就是所用之人能够更好地为自己的事业服务。力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8)“实践”的观念。温州人创业不等不靠,没有条件就马上创造条件,如“借鸡下蛋,卖蛋还钱”。而不像有些人总是强调客观理由,为自己的懦弱找借口,却不从主观原因上找问题、挖根子。他们的口头禅就是:等一等,看一看。很难有勇气迈出实践的第一步。

9)“抢先”的观念。当一崭新商机出现于人们视野之内,有些人还在观望、徘徊甚至研究的时候,温州人已经大赚了一笔了。原来是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现在变成了&ld
quo;天鹅肉往往是被第一只癞蛤蟆吃掉的”。抢先占得商机,就抢得了市场的制高点,难怪俗话说“做鬼也要跑到前面”。

10)“择业”观念。温州人就是只要能挣钱,什么都敢干,什么都能干,什么都愿干。而某些人的择业观念就显得落后,不合心愿的职业不去,脏、苦、累的职业不去,理想的职业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这种观念和心态使不少人在激烈的竞争中错失了时机。观念一变天地宽,社会之大、市场之广,怎么也能找到就业之路!只要转变观念,肯定会找到用武之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否则,只会既误了自己,又误了国家和社会。

观念影响和决定的不只是个人命运,观念的更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思想解放、观念变革在任何时期都是经济发展的先声。纵观改革开放的历程,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每一次巨变,每一项业绩,都来自于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体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