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仑苏:牛奶也能奢侈

      经过漫长的“试婚”体验,老刘终于决定结婚了。如果把婚姻看成是一种对感情、经济、时间的综合消费,老刘的消费过程可谓十分“理性”。体验时间长、消费心理成熟,关键的一点是,老刘在消费之前进行了足够的体验,并且很享受体验过程带来的乐趣,进而顺理成章地对婚姻进行了“消费”,这种消费过程的次序对最终判断有很大影响。用时下流行的说法,这是“体验式经济”的一种有趣尝试。

  与此类似,在食品消费市场上,牛奶始终被看做是一种大众消费品,是被认定为“不可能做出花样来”的商品,然而蒙牛推出的特仑苏牛奶,却依靠体验营销打破了这种保守的思维定式,剑指高端定位,在众人的质疑声中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2005年底推出的蒙牛差异化品牌特仑苏牛奶,经历短短的1年时间,其在上海一个市场的销售量就达到日均1万箱,而在其市场运作强势的北方地区,这个数字更高。进入2007年,国内各大乳品品牌纷纷推出高端液态奶产品,而特仑苏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以开拓者的身份引领着高端液态奶市场。据北京物美超市市场部经理左英杰介绍,特仑苏在高端牛奶中是销售最好的,其余各品牌的高端产品占据着相对低一些的市场份额,总体市场处于向上发展的势头。

  特仑苏成功的因素有许多,包括营销策略、产品定位等等,体验营销仅仅是一段轻柔的开篇曲。然而外界对特仑苏的品牌建立过程有许多误解,以更中立的角度解读特仑苏,会得到与以往大不相同的答案。

  特仑苏的体验精神

  普遍认为,特仑苏的卖点在于其蛋白含量高于普通液态奶,这主要是被特仑苏的广告宣传所误导。事实上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特仑苏也强调OMP造骨蛋白的功效,但和口感相比显然苍白了许多。以体验的方式最终达到口感致胜的目的,才是特仑苏真正高明之处。

  赞伯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路长全说:“通常的消费过程从消费者得到产品信息,到最终实施购买需要经过诸多环节,且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体验巧妙


地将消费者‘斟酌’的过程减到最少,由身体的验证产生判断,再由判断产生购买的决策。”

  按照最终结果的划分,体验营销指向四个最终方向:教育体验、美学体验、逃避体验和娱乐体验,特仑苏选择的是提供娱乐式体验。牛奶作为一种饮品,口感好坏是最直接的体验,如果能做到口感极佳,达到愉悦消费者味觉的目的,就足以迎合用户的心理了,特仑苏恰恰在口感方面较为突出,与普通液态奶拉开了差距。

  牛奶作为饮品,带给用户的价值是较为直接的,但特仑苏通过体验的过程赋予了消费者更多的附加值。“是牛奶吗?不,是特仑苏。”,这是特仑苏在黄金时间出现在主流电视媒体上的广告语,也是对特仑苏个性化路线非常贴切的佐证,坚定的语气凸显坚定不移的态度,这种附加值体现在,以往的牛奶口感没有达到特仑苏的品质,当一种前所未有的味觉体验出现时,用户就很容易认同该产品高昂的价格了。

  特仑苏的品牌精神中也包含了美学体验的内容,其产品包装设计的风格趋于大方、简约,不像酸酸乳那样花哨,也不像普通液态奶那样朴实。这种美学体验与娱乐体验的交织,是特仑苏成功营销策略的第一步。

  “迫于无奈”的差异化定位

  几乎所有的营销评论都将特仑苏归结为差异化品牌定位的产物。诚然,差异化定位是特仑苏品牌建立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特仑苏成功抢占市场的一种先进理念。然而,为何蒙牛偏偏选择2005年酸酸乳在市场上呼风唤雨之际开辟这条独辟蹊径的路线,并且事先毫无征兆,亦没有配合蒙牛风格的“事件捆绑”营销策略呢?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自日本传入中国,触动了国人的消费欲望,各乳业厂商纷纷加大液态奶市场投入,乳业集团的产值以每年 20%以上的速度发展。牛根生于1999年创立的蒙牛集团恰好赶上了乳业快速扩张期的最后阶段,借助“虚拟联合”的方式,以每天超越一个同行企业的速度,年发展速度达到了惊人的323%。

  然而自2001年开始由于市


场份额逐渐饱和,乳业进入兼并、同质化竞争的发展阶段。2004年伊利总收入为87.35亿元,净利润仅为2.39亿元,总收入比上年增长39.38%,净利润却仅为22.69%,而许多乳业巨头已经迈入亏损的边缘。

  从2005年底开始,乳业进入了当前的产业提升发展阶段。之前的并购带来的市场份额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乳业巨头的发展需求。特仑苏的粉墨登场正是这个阶段最明显的信号,其诱因是乳业被迫进行的产业升级需求,将产品研发的方向转移到市场细分的每个角落,针对消费者的合理需求进行创新,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由此可见,特仑苏并非主动的营销策略的产物,而是乳业大背景使蒙牛被迫寻找一条通往利润蓝海的路径,无奈之下,蒙牛才将路标指向了液态奶的高端。
 失去界限的高端定位

  虽然产业升级的动机稍显无奈,但特仑苏的发展方向依然得到了市场的肯定,这得益于蒙牛对市场细分趋势的独到眼光。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从每个人身上赚取一块钱的生意”这个概念是很诱人的,但市场规律证明这种想法是无法实现的。

  即便是大众消费品的牛奶,也势必走向市场细分的最终结局。面对庞大市场的细分需求,再也没有一种牛奶可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在沃尔玛超市的一次随机采访中,一位消费者表示,他作为一名媒体机构的中层领导,收入较为丰厚,不光他和他的家人,周围许多朋友都是特仑苏牛奶的忠实消费者,他们认为,作为追求高端生活品质的人群,在有能力的前提下,特仑苏等高端牛奶产品是他们很好的选择,优质的口感是他们最为看重的因素,同时兼有保健的功效,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好的营养膳食选择。

  这位消费者的看法很具有代表性,特仑苏的消费者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追求特仑苏的口感和品质,二是看重特仑苏带来的产品附加值。由此可见,特仑苏的市场定位很巧妙迎合了这群消费者的心理,他们不但有消费能力,而且有足够的消费欲望和理由,市场定位得当,是特仑苏成功的


另一个原因。

  对此,蒙牛集团总裁杨文俊表示:“提出概念是设计一个新产品的最先步骤,在提出产品研发概念的过程中,产品的市场定位将作为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出现,这直接影响到之后流程的市场调研、包装设计、行销计划等多个重要环节。最终产品将卖给谁,被哪一消费群体所消费,决定了其口味的设计方案,包装风格取向,以及具体营销方式的选择。市场定位取代了营销模式的重要地位。”

  “宣传得到位,不如定位得准确”,成为了蒙牛的营销新思路。

  特仑苏甫一上市,给人一种天外来客的感觉,广告做的另类高端,产品概念化十足,定价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而事实上,蒙牛对于自身优势的认识是很清楚的。“作为我们产品的主要成分,牛奶是蒙牛品牌的核心点,即便再时尚再高端的产品,始终要以奶为核心”,杨文俊如是说。

  蒙牛酸酸乳在口味上非常接近饮料,如果去掉牛奶的成分,实际已经很接近运动饮料“脉动”的口味了。而在类似问题的处理上,蒙牛显得很有原则,甚至保守,至今蒙牛尚未推出一款纯饮料产品,其所有的产品线均以牛奶为主要成分。

  关于市场定位,特仑苏的说法与外界评论也有所不同,杨文俊表示:“特仑苏的定位可以说是高端,但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并不是强硬的将某一收入层次以上的人群划为我们的目标客户群。我们更希望消费者认可一种概念,享受特仑苏是一种生活方式,追求生活品质的表现,这与人们购买牛奶花费多少钱无关。”

  三种定位的特仑苏牛奶各司其职,“特仑苏牛奶”定位于普通消费者的高端需求;“OMP”牛奶融合进了帮助钙质吸收的概念,给予孕妇、低龄、高龄者以营养补充;“特仑苏低脂奶”适合于追求时尚健美人群使用,三种定位均从健康营养角度出发,能充分体验到特仑苏的不同之处。

  外界评价的所谓“高端”定位,实际上已经被特仑苏模糊化,收入水准并非明显界限,让尽可能多的用户进入这个“高端”消费群体是特仑苏的最终目的。但这并


不意味着蒙牛没有对市场进行细分,恰恰相反,随着商品经济进一步富足,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必将增多,消费品也不可避免的将被分出层次。在价格、功能类似的前提下,一种产品能否在市场立足,与消费者对于这件商品的个人感受有关。网罗到越多的消费者认定此产品对自己有价值,就可以越直接地提升该产品的销量,并且达到抢占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目的。

  回归理性与非奥运营销

  特仑苏的定位很特殊,定位的动机也很不寻常,其营销模式更是不同于以往。舆论对于蒙牛为何一改之前的“事件捆绑”营销策略,转而进行稳妥踏实的品牌宣传,始终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其实很简单,特仑苏在市场上找不到任何竞争品,又何苦大费周章地浪费宣传费呢?

  在蒙牛品牌建立之初,伊利是乳业的绝对龙头,为了将品牌建设提升到一定高度,牛根生提出了建立“中国乳都”的口号,携手伊利将呼和浩特打造成了中国最优质奶源生产地的概念,结合非典的主动捐款、“神五”上天、《超级女声》等具有轰动性的社会事件,蒙牛精心打造出了一个品质优良、青春活力,而且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

  每一步有规划的品牌造势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达到主要竞争对手伊利的高度。模仿最终只能换来同质化,蒙牛选择的是一条差异化创新道路。利用“神五”上空的新闻事件,推广了品牌内涵;以为非典医务人员捐款提高了社会影响力;借势2005年《超级女声》,使酸酸乳销量超越了伊利优酸乳。

  好了,轮到特仑苏登场的时候,牛根生兴奋地发现眼前的市场上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开阔地,放眼四下找不到任何竞争对手,仅由得特仑苏一家独大,当然,是独大还是独败在当时尚是一个存疑。这样的背景下,特仑苏开始了小心翼翼的定位和推广宣传,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特仑苏尚属于开拓市场阶段,而且是完全首创的产品定位,对于自己的发展状况,蒙牛也很难做出判断,小心翼翼的宣传攻势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特仑苏问世一年之久,就取


得了很大成功。在高端液态奶市场,蒙牛终于做了一次弄潮儿。

  路长全认为:“蒙牛始终尊重伊利的老大哥地位,以差异化创新的方式跟进产品和宣传,可以降低试探市场的风险,到了特仑苏,是个特例,也是蒙牛始终提高自身地位的结果。”

  提到营销策略,路长全对特仑苏的方式表示认同,并对乳业面对奥运商机时应采取的应对策略做了分析:“奥运会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商机,这是路人皆知的,也正因为如此,奥运概念的营销出现了明显的同质化。小孩子都会认为,方便面上出现的刘翔和五环标志并不代表什么,也许会被认为是支持奥运会而已,这样一来厂商费尽心机获取的奥运合作伙伴资格就白费了。现在应该做的是非奥运营销,在大家都忙着与奥运沾边的时候,谁最特立独行,与奥运会划清界限,谁就有可能脱颖而出。”

  由此看来,伊利获得了奥运会官方合作伙伴关系,对于蒙牛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也许在2008年,我们会看到特仑苏参与的一系列非奥运公关活动,大胆地与奥运会抢夺公众的眼球。

  继续细分的液态奶市场

  特仑苏成功了,这只是故事的开端。

  未来乳品行业必将遵循差异化定位大原则,将蛋糕切分为更小层次,特仑苏将蛋糕横向切了一刀,功能性产品将在纵向瓜分出更多大细分市场。

  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升级主要采取两种方法,“加法升级”和“减法升级”。

  加法升级比较容易理解,即在牛奶中添加比普通奶更多的营养元素,如特仑苏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蛋白质。加法升级的结果将衍生出各类功效的牛奶,液态奶也将由高端化向功能化转型,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如婴幼儿专用奶、学生奶、女士专用奶、中老年专用奶、运动员专用奶等。

  减法升级是另一种市场细分方法,是以有机的处理方式,将牛奶中主要的三种残留物去除:抗生素、重金属、农药残留。减法通过对牛奶进行提纯,可有效将“三留”降低到远低于国家标准的水平。

  加法与减法无所谓高低之分,只要产


品定位切合实际,能够抓住定量消费群体,就可以被市场认可。

  由于市场细分的趋势,导致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更加关注。为了体现差异化,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乳品企业不断开发出适合各类群体生活需求的产品,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尤其强烈。特仑苏作为首先迎合这些发展趋势的液态奶品牌,始终处于市场的领导地位。

  由此看来,解读了特仑苏成功的因素,也就可以大体回答中国消费市场的总体趋势,只要定位准确,跟随产业升级和产品细分的趋势寻找机会,再结合对消费心理的分析进行产品研发,就有可能在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体验巧妙地将消费者‘斟酌’的过程减到最少,由身体的验证产生判断,再由判断产生购买的决策。”

  伊利获得了奥运会官方合作伙伴关系,对于蒙牛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也许在2008年,我们会看到特仑苏参与的一系列非奥运公关活动,大胆地与奥运会抢夺公众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