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成:到农村创业去!

杨学成:到农村创业去!
想“跳农门”,却进了农学院
杨学成出生在广东茂名的一个村庄里,通过考大学实现“跳农门”曾经是他高中时代的理想。可事与愿违,杨学成没能考上心目中的重点大学,而是考入了广东仲凯农业技术学院。杨学成苦笑:农村的孩子居然考进了农业学院学种田?
1997年9月,杨学成踏进大学时,他差一点就打退堂鼓了,一个同学安慰他,“大不了大学毕业拿了个文凭出去打工。”杨学成留了下来。
真正接触学科时杨学成惊讶发现,农业学校并不是他之前想象的那样枯燥无趣,相反,农业现代化发展让其变得大有“学问”,他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学期间,他甚至还开了一个“虹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不仅让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市场紧密结合,更是赚足了学费。
三位大学生的约定:到农村去
杨学成开的农业公司红红火火,在学校学习也不耽误,这引起了很多同学的羡慕。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学成和宿舍里的汤文辉、蔡志矿聊天,大家谈起对未来的畅想,三人约定,在毕业一年后,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到农村去搞高科技农业。
之所以约定一年后,一是为了积累一些资金,为来农村打基础。再者,大家也希望趁着年轻,先在社会上从事一些工作,可以增添些阅历,为以后的艰苦创业做一点“预演”。
2000年,杨学成大学毕业了,同学们各分东西,汤文辉在汇丰银行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蔡志矿找了一份做医疗器械的工作,都有着相当高的薪水……而杨学成也在东莞找到了一份长驻海南的工作。
三人都很忙,少有联系,杨学成也曾担心,时间的流逝会把那个约定冲去?
一年后,当三个人重聚一起,大家都背着大大的行囊,除了行李,就是自己一年来的辛苦积蓄,大家随时准备着为创业计划出发。
“那么优越的工作,辞去不后悔吗?”记者问杨学成。杨学成说,我觉得去做自己的事业前景广阔,我们一点也不后悔。但如果我们没有去实现约定,我们反而要懊悔一辈子的。
2001年7月,杨学成、汤文辉和蔡
志矿来到了英德市望埠镇下塘村创立了一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把创业地点定在这里,是因为粤北地区生活水平比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地租也不高 ;而且,光、热、水资源都很丰富,适宜农作物的生长。还有,港澳地区的蔬菜类农产品基本上由粤北地区供应。
刚落脚下塘村之初,他们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极大误解,有人以为他们是在外面犯了什么罪,来这里避风头;有人看他们瘦弱的样子,以为他们是躲到这里来“吸白粉”;也有人怀疑他们是富家子弟,来此花钱体验生活……
杨学成三番四次地向村民们解释,他们是大学生,是来农村创业的,村民依然不理解,村民们说,这年头,会有人放着舒服的都市生活不去享受,跑到这偏僻的山沟穷受罪?
初战告捷,“小翠”西瓜热卖
年轻人管不了别人那么多风言风语,说干就干,他们租了10亩地,搭起了大棚,在当地搞起了温室大棚种植。当地一些不知情的人见他们不走,为了把他们“赶”出去,拿起了杀猪刀和自制的鸟枪来恐吓他们,一些人还悄悄地进他们的大棚去偷东西……
面对如此阻力,“我们事先已经在网上收集了非常多的相关信息,也做过相应的市场调查,所以我们打算好了首先在大棚里种温室的小西瓜。”杨学成说,他们还把自己种的小巧玲珑的西瓜命名为“小翠”,取“脆”的谐音,其实是指西瓜甘甜、爽脆的意思。
创业初期凝结了三个人无数的汗水。为了省钱,无论粗活、细活,都是手把手地干。三个细皮嫩肉的书生脱了衣服鞋子,走到田地里干活,三十几度的高温度,一干就是一个夏天。他们也没有搭建专门的住房,只是简单地用几块木板支起了一张床,把床也安在了大棚里。因为受到沙土的影响,大棚里白天奇热无比,身上热得生痱子,晚上却温度骤冷,要盖上厚厚的棉被。虽然环境恶劣,他们依然热情高涨,总觉得前面有着希望等待他们去收获。
不久,小西瓜种植已初见成效,接下来就是需要推销出去。以前办过公司的杨学成特别有商业头脑,他提议他们的“小翠”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走
高档路线。他们把眼光瞄准了深圳、东莞的高级超市。
为了让超市接纳他们的产品,杨学成一个个商场地去做工作,他诚恳地对超市里的负责人说:“我们的西瓜绝对保证品质,凡是有我们‘小翠’标志的西瓜,我们保证都是七八成熟、没虫口、没花皮、包甜,如果存在问题,就算是开了口的瓜,我们也包退。如果你们对我们的瓜没有信心,我们就在你们卖完以后才收钱!”
为了能准时送货,在前三个月中,负责送货的蔡志矿几乎每天都是在货车里度过的,凌晨两三点钟就去把西瓜拉上货车,晚上十二点才回来,接下来又要到田里选西瓜了……
累了就在车上合上一会眼,饿了就在车上随便吃个盒饭,正午是阳光最毒辣的时候,他却要光着膀子下车卸货。被累得又黑又瘦的阿矿没有叫过半声苦,他还拿自己来开玩笑说:“我晒得又黑又瘦非常好啊,这样我过非洲旅游也没有人查护照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翠”出奇地好卖,五元一斤的“小翠”,常常是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
于是,他们又扩大生产,把大棚由10亩增加到20多亩。除自己动手种植外,还尝试性地联系了两家农户,大家一起来种植,还雇用了一些长期的工人,忙碌的时候,又请来一批临时工。为了避免出现品种单一的问题,他们又计划发展多种品种的大棚反季节栽培……
&nsp;
首次“立体种植”遭遇重创
也许第一个成功来得太快,让他们掉以轻心了。
2002年初,先是由于技术上出了一些问题,杨学成他们种植的一批农作物颗粒无收。然后又引进了一批豆角,但只长苗不长豆。
5月,他们实施第二阶段的计划:进行“立体”种植。种植方面以小西瓜和反季节的瓜豆类蔬菜为主,养殖方面以鸡、鹅为主,他们想将种植和养殖进行有机地结合,更好地利用资源,充分发挥效益。但是,当月,连续下了大半个月的雨,基地全部被雨水淹没了,快要收成的20多亩农作物也全部死掉了,同时死掉的还有刚买回不久的500只鸡和200多只鹅,一下子损失了四五万!
这时,
村里的“好心人”做杨学成的工作:“大学生,不要想得太天真了,跑来山村里胡搞,到头来是要吃亏的。”阿辉的家人也来电催促他:“你年龄也不小了,快点回来找个女朋友结婚吧!”更好笑的是,还有人悄悄地告诉阿矿,村里的年轻女孩子都瞧不上他们这三个所谓的大学生,她们觉得他们当农民没出息。
他们在重创下艰难地恢复生产,靠着主打产品“小翠”和其它农作物的收入慢慢恢复了元气,还有了十多万的利润。重要的是,他们还从中摸索出了青瓜、番茄、通心菜、豆角等在当地发展反季节种植的价值以及构建了自己的销售网络。这为以后带动农户发展反季节种植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的实践失败使他们认识到,要更好地发展农业,光靠自己干已经不行了,更应该的是带动更多的农户一起种植,让大家共同致富。而要让农户相信他们跟着干,必须以成功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
他们决定让基地上规模。2003年3月开始,他们通过多方面筹集,融资到30万余元,又租了一百亩地,建起了具有60多亩竹木的大棚基地。并自行建造了房屋、包装间、排灌沟、供水井、水池、沼气池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功能齐全的农业生产基地。
基地建成后,在当地起到了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到当年6月,他们就与160多农户在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上建立了购销关系,他们几乎把基地附近的一条自然村的闲散劳动力招收过来基地,传授给他们大棚种植技术,把60多亩大棚分包给村民管理,以产量付给报酬,使得农民积极性高涨。大棚种植也随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甚至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的注意。
跌进低谷:飓风将大棚夷为平地
新产品中秋和国庆前后就能大量上市,估计回报是八九十万……正当大家沉浸在对收获成功的幻想中时,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又来了!
2003年8月4日下午6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在几分钟内将大棚瞬间夷为平地,多年的努力瞬间化为乌有。
付给了基地三十几个村民的工资后,还背负了几万元的债务。偏偏这个时候,
汤文辉又得了病,不得不回家休养。冷清的基地只剩下杨学成和蔡志矿,这一灾难的洗劫让他们走到了低谷。
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站不起来了。杨学成和蔡志矿都觉得对未来充满迷惘:我们到底还要不要继续走下去?
可让他们很意外的是,这一次不再有人嘲讽他们了。相反,村民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了他们同情和鼓励。大家自发地送来了大米、油、花生等生活物资,表示支持。
杨学成和蔡志矿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的手再次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我们不能辜负村民对我们的期望,再难,我们也要继续干下去!”
杨学成和蔡志矿约定:蔡志矿先去附近的公司去打工还债,而杨学成留守基地,等待时机。
“长这么大,我第一次知道饿的滋味是这样的。”杨学成说。因为没有钱,在8月到11月这三个月,杨学成靠着自己种的100斤花生维生,“花生,一部分拿来榨点油,一部分拿来随便炒炒,往里面放点盐当菜,然后熬一锅子白粥。”
冬天来了,马上就过年了,杨学成口袋里紧得很,但怎么也得把这几个月的水电费给结了。把工地的三轮车改装成了拉客的三轮车,然后跑到了街上拉客。拉一个客人两元,经常跑好几里路,没人拉,就拉货。
苦,并不怕,但创业初期有着美好的憧憬,所以还能苦中作乐,而现在,希望何在?每天,杨学成蹲在自己那片废弃了的大棚里,看着夕阳西下,眉头深锁,他一直在思索着:怎样才能走出困境?
生机再现:一封信感动科技局
2004年10月,杨学成鼓起勇气,把自己写的那份《关于建立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基地,以此带动农户走上新的致富道路》的计划书投递给了英德科技局。
英德科技局的有关负责人连夜读了他的计划书,被深深打动了。这位负责人拍案而起:一定要帮助这三个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
2004年12月,在科技局的帮助下,杨学成、汤文辉和蔡志矿重新建立起了一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结合之前的经验教训,他们对大棚进行了改善,改用钢管作为大棚的主材料。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占地20多亩,总投入20
万元,基地甚至又加盟了两名大学生。示范基地建立不久他们立刻成功地进行了一批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经过大半年的发展,到2005年9月,他们已与当地600多家农户签订了将近一千亩的生产订购合同。
为了让示范基地更具抗风险的能力,杨学成又与珠江三角洲有实力的农业大公司取得了合作,进一步扩大了销售网络和竞争优势,基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中受益的农户数量不断扩大。
最近,他们又带动农户新搞起了50多亩的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与一千多家农户就水果番茄、水果青瓜、小西瓜、大顶苦瓜等品种签订了生产订购合同。与他们建立起关系的农户分布在英德多个镇和韶关个别地区。同时基地也成了当地农户的“技术咨询站”,为广大农户提供了技术的支持,不断地为农户挑选出新的高效益品种供农户种植。
杨学成告诉记者,他希望在今年内带动农户发展200至300亩的大棚反季节种植。一次次的失败,让杨学成积累了丰富的大棚种植经验,也让他变得更为成熟。他说:“我们的工作虽然现在还没有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一定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像我们今年的计划,如果不出意外,以一亩能带来一万元的收益来看,300亩就能带来300万的收益,这也将给农民带来比以往多3倍以上的收益!” 杨学成坚信,在经历一次次失败以后的重新开始,他们有信心把大棚种植做得更好。
成功启示:城市不是唯一选择
杨学成他们三位大学生创业的事迹传开了,也逐渐得到了社会许多人士的关注和肯定,三人团体被评为“广东省2005年度十大新闻人物”20个候选人之一;2005年7月被英德市共青团委授予“青年创业先锋”;2006年初,被评为第八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20个候选人之一……
每年,从全国各地涌向大城市的大学毕业生数不胜数,他们为了在大城市找到一份稳定并且待遇优厚的工作,都在挤着独木桥。但杨学成他们三位大学生却显得与众不同。他们主动放弃了大城市里的优越工作,到农村开创自己的事业,并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在资讯发达、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并非大城市才是大学毕业生唯一的就业方向,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是最佳选择。
希望杨学成他们三位大学生的人生选择,能给即将踏出校园的莘莘学子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摘自黄金时代